适于新疆长绒棉的综合机采栽培技术

2021-03-24 09:59陈晋瑞张磊磊洪梅范阿棋吐尔逊·吐尔洪马志华谢利
棉花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新疆

陈晋瑞 张磊磊 洪梅 范阿棋 吐尔逊·吐尔洪 马志华 谢利

摘要: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在提高我国纺织产品档次、增强行业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指导新疆长绒棉机采种植,课题组在集成前人对长绒棉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机采棉高效综合栽培技术基础上,结合长绒棉机采种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机采长绒棉品种要求、机采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和脱叶采收技术要点,总结形成了适于新疆长绒棉的综合机采栽培技术。

关键词:长绒棉;机械采收;栽培技术;新疆

中图分类号:S56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21)01-0064-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21.01.012

Abstract:Xinjiang long-staple cotton has excellent quality.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ur country's textile products and 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Xinjiang long-staple cotton machine harvesting and planting, the research team integrates the high-efficiency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long-staple cotton by the predecessors and the high-efficiency comprehensiv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machine-picked cotton. Based on the selection and breeding objectives of machine-harvested long-staple cotton varieties, the key points of machine-harvesting planting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defoliation harvesting, and a comprehensive machine-harvest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uitable for Xinjiang long-staple cotton is summarized.

Key words:Long-fiber cotton;Mechanically harvested;Cultivation technical;Xinjiang

新疆是我國唯一的长绒棉生产主产区,人工采摘成本高,制约着长绒棉生产效益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植棉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实施长绒棉机采种植,推进长绒棉机采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目前,新疆南北疆地区现行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机采棉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范均针对于陆地棉[1-7],陆地棉在株型结构、始果枝节位、对脱叶剂敏感程度等方面均与长绒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不能完全套用于长绒棉机采种植。新疆现行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长绒棉高产栽培技术仍然没有解决机采面临的脱叶难、始果枝位高度低、下部铃难以采收等现实问题[8-9],也不能套用于长绒棉机采种植。基于此,课题组在集成前人对长绒棉优质高效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长绒棉机采种植的特殊要求,提出了机采长绒棉品种要求、机采种植管理技术要点和脱叶采收技术要点,总结形成了适于新疆长绒棉的综合机采栽培技术。

1机采长绒棉品种要求及品种推荐

一般而言,机采长绒棉品种除具备基本的丰产、品质及抗病性要求外,还应从生育期长短、植株特性、始果枝位距地面高度、对脱叶剂的敏感程度、结铃吐絮的集中性等方面综合选择。一般需具备以下机采特征特性:全生育期在130~140天,株高在100 cm以上、茎秆坚韧不易倒伏,始果枝位距地面高度不低于12 cm、第一果节果柄上举、棉铃不下垂,对脱叶剂敏感、脱叶效果较好且不挂叶,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有一定的抗风和抗冲撞力。经2014~2018年课题组机采试验和一定规模的试采,目前比较适合新疆机采的长绒棉品种有新海45号[10]、丰海7号、新海58号[11]。

2 种植管理技术要点

2.1 播前准备

一是土地选择,机采棉田应选择60 hm2以上集中连片地块,且要地面平整,排灌方便,便于采收机械工作。二是施基肥,基肥以施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施入腐熟优质农家肥30~45 m3/hm2或商品有机肥2250~3000 kg/hm2,基施尿素150~225 kg/hm2、磷酸二铵525~600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另可根据测土配方情况补施一些微量元素,基肥一般于犁地时翻入耕层。三是灌足播前水,通常采用冬灌的形式,确保灌水深度≥20 cm,洗盐压碱深度≥80 cm,耕层总盐量<3%,冬灌不足或未经冬灌的棉田采用春灌,以不影响播种期为原则,在3月20日前结束灌水。四是根据墒情及时整地,清除残茬、残膜,土壤化学封闭除草处理,整理至待播状态。

2.2 播种

采用66 cm与10 cm的宽窄行距带状配置株行距,1膜4行或1膜6行,行间播种孔之间呈三角带状分布,株距9~12 cm,理论株数21.90万~29.25万株/hm2。选择高强度农用地膜,以减少地膜在机采时被采棉机吸入,地膜应用厚度一般在0.010~0.012 mm,地膜耐候期180 d以上[12]。严格种子质量,棉种应在机械清选的基础上进行人工精选、晾晒,确保发芽率≥93%,净度≥99%,水分≤12%,纯度≥97%,播前对种子按要求进行包衣处理。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确保播种质量。播前地头打好起落线,留1播幅,要求播种机升降一致,机车能上路的条田不留横头,播行笔直成一线,接行准确,下种均匀,单粒率>95%,错位率<3%,空穴率<2%;压膜严实,膜面平展,覆土适宜,播种深度2.5~3.0 cm,覆土深度1.0~1.5 cm,有定位条件的建议采用GPS或北斗导航播种机进行播种,以降低因播行不直造成采收时撞落棉的损失。

棉花科学,2021,43(1):64-68[]陈晋瑞,等:适于新疆长绒棉的综合机采栽培技术

2.3 科学运筹水肥

根据棉花长势、天气情况、土壤墒情确定合理的滴水时间和滴水量,6月份滴水2~3次,平均每次滴水量225~375 m3/hm2 ,滴灌周期10~15 天;7月份进入棉花的花铃期,正是长绒棉需肥需水的高峰期,另7月份的高温天气日数多,常导致花粉败育,易形成中空和畸形铃,需滴水4~5次,滴灌周期6~7 天,每次滴水量375~450 m3/hm2;8月份進入棉花盛铃期到吐絮期,滴水3~4次,平均每次滴水200 m3/hm2,滴灌周期7~10天;棉花全生育期滴水9~12次,总滴水量3750~4200 m3/hm2。

长绒棉滴灌除第一水和最后一水外,其他均实行“一水一肥”,滴施单质肥料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全生育期滴肥7~10次。6月份,随水滴肥1~2次,肥料可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或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一般每次施大量元素水溶肥45~75 kg/hm2,或尿素45~75 kg/hm2+磷酸二氢钾7.5 kg/hm2。7月份,随水滴肥4~5次,每次滴施大量元素水溶肥75~120 kg/ hm2,或尿素75~120 kg/hm2+磷酸二氢钾7.5~22.5 kg/hm2。8月份,重点防早衰,随水滴肥2~3次,每次施大量元素水溶肥45~75 kg/hm2,或滴施尿素45~75 kg/hm2+磷酸二氢钾7.5 kg/hm2,可根据棉花的长势长相调整。现蕾开花期可叶面施微肥,使用纯硼1.5~2.25 kg/hm2、硫酸锌3 kg/hm2,分2~3次施用,同时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2.25~3 kg/hm2。

2.4 化学调控和打顶

为了减少下部棉铃浪费,机采长绒棉要提高始果枝位距地面高度,需要苗期促长,因此要根据品种的特性,调节首次化控的时间和药量,达到调控始果枝位高度的目的。苗期严禁使用缩节胺进行化控,根据品种的特性,综合调节首次化控的时间和药量。一般在2~3片真叶时,喷施磷酸二氢钾450~750 g/hm2。苗期需中耕1~2次(播后第2天即可中耕),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形成高光效冠层结构,提高光合强度,使其发挥生长优势,塑造机采理想株型[13]。棉花全生育期根据不同品种对缩节胺的敏感性以及棉苗长势长相进行3~4次化学调控。第1水前3~5 天,根据苗情,对壮苗、旺苗喷施缩节胺15.0~22.5 g/hm2。第3水前3~5 天,对壮苗、旺苗喷施缩节胺30.0~45.0 g/hm2。打顶后7 d,用缩节胺 75.0~120.0 g/hm2化控。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适应长绒棉机采需求,株高控制在100 cm以上,果枝数在12~14个/株时打去顶部一叶一心,打顶适宜期为7月5~15日。

2.5 病虫害防治

长绒棉植株棉酚含量较高,顶端优势强,幼嫩部位多绒毛,抗红蜘蛛和棉蚜能力较陆地棉要稍强,但在条件适宜、前期虫口密度大的情况下,这两种虫害也会使长绒棉严重受害。因此,对蚜虫和红蜘蛛的防治也要高度重视。另外,长绒棉苗期易受棉蓟马、盲蝽象等害虫的侵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用勤查早防、生态调控、增益控害技术,在苗期田间虫害点片发生时,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如阿维菌素、啶虫眯等低毒农药)防治。一般在5月份出苗现行后及初蕾期轻治2次,可有效压低蓟马、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基数,减轻中后期防治压力,并为增加益虫数量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以益控害、生态平衡的目标。长绒棉性器官发达,开花时花冠大而鲜艳,易受棉铃虫为害造成减产,目前生产上尚无抗虫长绒棉品种,所以要加大二代和三代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做好测报和田间调查,在虫害大面积发生之初,应遵循“发现即治”的原则,果断选择低毒化学杀虫剂进行全面彻底防治。

3 脱叶采收技术要点

3.1 化学脱叶技术

脱叶是机采长绒棉这项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脱叶剂的使用是否得当,直接决定脱叶效果,对采摘、存放、加工等一系列程序都有着重要影响[14]。一般而言,日平均气温≥18℃、夜间最低气温>12℃,下部第1果枝至第4果枝吐絮率达到30%,才可以喷施脱叶催熟剂。确定脱叶催熟剂的喷施时间要综合考虑天气状况、生育进程[15],新疆地域长绒棉机采喷施脱叶催熟剂的适宜时间为9月15~25日。

长绒棉叶片较陆地棉大而厚,叶片上腊质也比陆地棉厚,脱叶剂的渗透和吸收不如陆地棉,采用一次脱叶催熟剂喷施,叶片很难脱落,应视情况采用两次脱叶催熟。长绒棉禁用含除草剂成分的脱叶剂,以免长绒棉纤维品质下降。脱叶剂选用噻本隆,催熟剂选用乙烯利,为了达到更好的喷药效果,配合助剂使用[16]。对于早衰长绒棉,植株叶片在9月15日已落叶30%的棉田,可采用一次脱叶催熟,喷施50%噻本隆450 ml/hm2搭配40%水剂乙烯利600 ml/hm2和助剂。对于正常生长的棉田采用二次脱叶催熟,第1次喷施50%噻本隆450 ml/hm2搭配40%水剂乙烯利900 ml/hm2和助剂;7~10天后,第2次喷施喷施50%噻本隆300 ml/hm2搭配40%水剂乙烯利600 ml/hm2和助剂。

3.2 机械采收技术

机械采收前要及时清除田内飘移的残膜、滴灌带及杂草、杂物等,组织人工采摘出15 m的转向带,对不规则的地边、地角进行人工采摘,并将棉秆彻底砍除拉出田外。平整好采棉机进出地行走路线,及时处理影响通行的障碍物。

第2次喷施脱叶剂20 天后,长绒棉脱叶率一般在90%以上、吐絮率在95%以上,这时即可实施机采。机采长绒棉时,采棉机的行走速度应比采摘陆地棉时稍慢一些,确保采棉机的作业速度控制在3.5~4.0 km/h,可提高采净率。同时,采收时应注重在早晚空气湿度大时采收,每天中午空气湿度最小时停止,可确保机采长绒棉田间采净率≥90%,控制下部遗留棉在5.0%~8.0%、撞落棉在1.0%~2.0%,机采后长绒棉籽棉外在质量达到水杂率≤ 18%,籽棉含杂率(棉叶、棉秆、棉壳) ≤ 8%,籽棉含水率≤10%。

参考文献

[1]张西岭, 宋美珍, 王香茹, 等. 新疆“宽早优”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 2020, 47(9):34-37,.

[2]张旺锋, 田景山, 余力. 新疆南疆棉區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J]. 中国棉花, 2019, 46(7):30-32.

[3]柴娟. 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新疆农垦科技,2020, 43(8):7-8.

[4]王琦, 葛具庆, 张力伟. 南疆机采棉发展现状及高产技术[J]. 中国棉花,2019,46(9):36-38.

[5]张旺锋, 田景山, 董恒义, 等. 新疆北疆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J]. 中国棉花, 2019, 46(6):37-39.

[6]曹阳, 严玉萍, 郭海玲, 等. 新疆北疆机采棉稳产优质栽培技术[J]. 中国棉花,2016, 43(9):44-46.

[7]赵海, 李玉国, 郭景红, 等. 早熟陆地棉新品种新陆早6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4(2):150-151.

[8]田立文, 孔庆平, 阿力甫, 等. 新疆长绒棉配套高产载培技术研究[J].西北农业学报, 2001(02): 104-105.

[9]覃琴, 刘萍, 陈小梅. 长绒棉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河北农业, 2017(07): 16-17.

[10]洪梅, 吐尔逊·吐尔洪, 阿同古丽·吾斯曼, 等. 早熟优质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5号[J]. 中国棉花, 2015, 42(3):37-38.

[11]李诗林, 陈晋瑞, 吐尔逊·吐尔洪, 等. 长绒棉品种—新海58号[J]. 中国棉花,2017, 44(3):39-41.

[12]田立文, 翁琴, 王红梅, 等. 新疆棉花与国外典型主产区棉花间差异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4):16-22.

[13]陆江林, 石磊, 张玉同, 等. 适宜我国机采棉关键栽培技术的整合分析[J]. 甘肃科学学报, 2017, 29(3):81-85.

[14]曹阳, 严玉萍, 凤振秀, 等. 棉花机械采收脱叶剂应用试验及提高脱叶效果途径分析[J]. 作物杂志,2012(4): 144-147.

[15]田景山, 张熙怡, 张丽娜, 等. 新疆机采棉花实现叶片快速脱落需要的温度条件[J]. 作物学报, 2019,45(4):613-620.

[16]洪梅, 张敏, 范阿棋, 等. 不同种类脱叶剂在长绒棉上的应用效果[J]. 中国棉花, 2017, 44(7): 33-35.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