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研究

2021-03-24 06:59谷云龙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城乡关系区域协调发展

谷云龙

摘 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发生极大变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其一,改革开放前严重的偏向时期,在户籍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统购统销制度加持下形成的传统城乡体制;其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九大”的改善时期,在“三农”政策指引下城乡关系得到恢复性缓和,在践行新时代政策基础上得到实质性改善;其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进入城乡融合发展时期,在2035年预计城乡关系达到县市水平。本文通过探析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中国城乡关系演进,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关系;演进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

前言

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统筹性发展战略之一,通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为城乡关系科学演进给予支持。积极助力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促进中部崛起,东部地区可率先发展,发挥各地区优势,在扶持机制、合作机制、市场等机制加持下缩小区域差距,形成共同发展、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发展格局。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新时代城乡关系和谐、稳定、融洽重要战略,基于此为城乡关系进一步得到合理演进,探析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中国城乡关系演进意义及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 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研究意义

1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

在区域协调发展下城乡颠覆将地区经济总量视为衡量缩小地区差距唯一标准旧态,调整城乡差距缩小导向,用“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公共服务差距”取代“缩小城乡地区经济总量差距”发展格局,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得以朝着均等化方向发展,保障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2尊重自然客观发展规律

打破城乡大力发展经济思维模式束缚,根据城乡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设定针对性较强的发展战略,避免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大规模兴建城镇、发展工业、集聚经济,使各区域具备生态保护功能,将“发展”的定义调整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并行,在尊重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前提下优化城乡关系。

3摆脱行政区划发展束缚

改变完全依照行政区划谋求发展模式,根据城乡内涵、发展基础、人口规模、集聚经济能力,针对不同区域调整发展评价重点,践行突破当前政策束缚及体制障碍新举措,规设差别化城乡发展绩效评价标准,使城乡发展考评指标更为科学,达到城乡关系和谐演进目的。

1、形成科学长远战略思维

城乡关系演进改变追求短期效益思想,在城镇化、现代化、智慧化发展时期,为城乡居民自由流动提供便利条件,在经济结构改革优化背景下聚焦未来几十年城乡关系,保障资源环境、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相适应,协调需求无限与区域空间有限矛盾,赋予城乡关系演进前瞻性、科学性、可行性,为城乡长远发展指明方向[1]。

二 区域协调发展下的中国城乡关系演进研究综述

1城乡差距问题对城乡关系格局的影响

城乡差距客观存在,主要源于我国负面辽阔,不同地区发展基础、潜能、资源及需求存在极大差距,用东部沿海地区城乡发展对策协调西北地区城乡关系显然不具备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为此各地区直视城乡差距问题,以改善民生环境及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从实际出发明确城乡功能定位,在关注不同区域发展同时又增强东、西、中部地区互动性,通过鼓励东部率先发展、促进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地区、推进西部开发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调整区域性发展战略,为有针对性的改善城乡关系并优化城乡格局给予支持。

在明确城乡差距问题前提下基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优化城乡关系格局:第一,优化城乡发展方向,改变大量排放污染、大量耗费资源、大量占用土地传统缩小城乡差距的方法,将提高综合效益及发展质量摆在首位;第二,优化城乡发展重点,在经济基础、人口集聚、环境承载力等综合指标过硬地区规划城乡重点发展区域,改善客观环境,兴建基础设施,促进资源集聚,壮大经济规模,加速城乡一体化,继而将重点城乡视为城乡关系格局科学发展支柱;第三,优化分类区管政策,通过顶层设计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在新时代财政政策、开发政策、人口管理政策、绩效考评政策、产业等政策指引下打造契合实际的城乡关系新格局;第四,优化发展禁令,立足城乡关系格局发展实况颁布并改进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开发区域,通过设立生态自然保护区强制性禁止区域发展,规避人为因素对城乡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缩小城乡差距,严禁开展与城乡主体功能定位不符活动,继而在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同时能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对城乡关系格局带来积极影响[2]。

2城乡产业互动对城乡关系演进的影响

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打破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城乡建设格局,健全区域协调联动、合作共赢、资源共享互动发展机制,在各地区独立发展前提下摆脱行政区划束缚,提高城乡生产要素流通有效性,引导产业科学转移,优化区域性城乡合作机制,为人才、技术、资金跨区域集聚铺平道路,使城乡产业发展能形成以东带西、南部共建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推行城乡产业互助机制,通过社会捐助、对口支援等方式助推欠发达城乡地区发展,提高城乡产业互动有效性,使城乡关系更为和谐,根据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原则健全城乡产业扶持机制,为城市公共服务资源转向农村地区疏通渠道,使农村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得以增强,并持续优化国家区域性发展支援决策,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经济政策等方面为城乡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使城乡产业高效互动达到优化二者关系且助推关系演进目的。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城乡关系演进具有贯彻以人为本发展理念,尊重自然客观发展规律,摆脱行政区划发展束缚,形成科学长远战略思维的意义。基于此,在城乡关系和谐演进需求导向下需关注城乡差距问题、城乡产业互动对城乡关系格局及其演进带来的影响,妥善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势,促进城乡健康发展,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总体战略的贯彻落实,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制,打造合理、科学、可持续城乡发展区域格局,继而解决民生问题,助推中国城乡关系和諧演进。

【参考文献】

[1] 裴莉.区域协调发展视阈下中国城乡关系的变迁与演进[J].社科纵横,2020,35(4):62-65.

[2] 欧万彬."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解读与实践要求[J].北方论丛,2020(3):37-44.

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吉林 长春 130012

猜你喜欢
城乡关系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核动力财政可持续与财政一体化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新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价值判断的矛盾与失衡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与沪杭同城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