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期的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建设分析

2021-03-24 09:21张丹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体系建设社会治理

张丹

摘要:当下,新冠肺炎病毒被诊断出后怎样预防控制,是当下需面对的重大公共管理问题,武汉“封城”以后、城乡间相互隔离,网络化社会被割据出一个又一个“孤岛”,暴露出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将多元治理主体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加大对治理主体、机制及制度等的完善力度,最大限度的提升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  社会治理  多元主体协同  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9.3

引言

2020年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过程形成巨大考验,其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重大障碍,应将其作为当下需落实的重点工作内容。新冠肺炎的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战胜疫情获得了坚定基础,得到了世界上百余个国家的坑定,这证实我国在治理能力及体系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一 协同治理的简述

首先,良好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行动框架一定要协调好各方繁杂的利益诉求,利用协同治理下形成体制有效治理当下社会面对的危机,创设相配套的职能部门,赋予其相应的职能、权力规划对称的制度部署,在协同治理格局下,各参与主体形成一个综合型的合作状态。

其次,协同治理阶段,不同主体客观上存在着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的关联性,应参照协同类型差异,科学规划各主体的权责关系,加大协同治理相关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发展力度,持续创设该种社会治理模式下多元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长效写作形式及通信机制等,这事协同治理有序、有效推进的重要基础。

最后,协同治理的宗旨是最有效的解除危机。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一个网络型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互联网内各参与主体均能结合自身实况,有选择性的吸纳科学知识、资源及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创造出“1+1>2”的危机治理效能[1]。在复杂的危机境遇下梳理不同主体间的关系,实现有序运行,尽早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下,规避发生危机扩大化的情况。

二 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协同体系建设应落实的问题

新冠疫情阶段推行封闭式治理机制时广大群众接受率普遍偏低,难以有效治理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政府成立的应急部门应参照各类治理主体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理机制与方法,这样当突发重大事件时,能快速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将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迅速、有效应对疫情中的各类风险因素。

1治理主体问题

首先,充分发挥医学、媒体等专业团队的知识治理功能,利用其取得的专业资质,为广大群体科普知识,利用真理声音对社会谣言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以防迷惑基层百姓。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武汉红十字会管理无序,面对以上情况,需加强利用专业团队的知识治理功能,将其社会治理效能发挥到最大化。

其次,充分发挥社区的居民、住宅小区及楼栋管理功能,解除疫情阶段出现的一些非人化、故意逃避监测行为等[2]。比如,针对疫区返乡人(即便监测结果是健康)一律采取不可进入园区、城区的粗暴行为,社区应积极将自身的社会互助功能发挥出来。

再者,在信息化社会中,部分企业的响应能力可能药高于政府部门,应吵到企业结合市场化机制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基本物资供应、服务保障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阶段,淘宝、顺丰等企业表现出超高的工作效率,另政府部门十分惊叹。

最后充分发挥社会专业人士及民间“领袖”作用。比如招募心理疏导师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生活关照等;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在媒体中发声,对社会舆论发挥正确引导作用,督导社会群体不信讹传讹。

2治理机制问题

首先,面对社会上不同的治理主体,因其在权威性、信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应急管理部门应拟编相配套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比如针对社区而言,需要设置责任人与组织协调管理、物资协同机制等;针对社会个体,要严格执行民间声誉、奖罚机制等。

其次,为整体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应确保信息交互的高效性,以快速协调信息为支撑,最大限度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回顾本次疫情,不难发现存在着捐款资金到位不及时、医用级生活物资配置欠缺科学性等不足,这也提示不同部门间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十分严重的“孤岛效应”。面对以上情况,加大对大数据技术的利用力度,提升信息交互的快捷性,逐渐应对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偏低的现实问题。比如通过实施户籍共享机制,能较快速的解决人员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时的身份确认问题。

最后,重视“城市大脑”的构建情况,加速建设脚步,在大数据、物联网等高端技术的协助下促进数据融合过程,将数据化治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将信息不对称问题给国家、社会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本次疫情中,浙江地区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疫情进展过程,杭州的阿里云、个推等数据公司以及“城市大脑”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积极建设数据征召机制,在特殊时期中,各级政府可以利用法律途径集中征召数据,借此方式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效果[3]。

3治理责任问题

从某种角度分析责任机制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保障制度。中国作为拥有一个十多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定要整体增强自身依法治理能力,这样才能使疫情防控过程有更强大的保障。编制治理责任机制时,确保治理主体明确化、准确梳理治理目标对象及其责任相关性是基础工作,上到党中央,下至基层组织均要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在“全国一盘棋”思想的指引下,中央要精准统筹仪器防控中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关系,针对重点人员、场所,均要严格执行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严禁出现“一刀切”的情况。

三 结束语

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波及面的广泛性均是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在后疫情使其积极建设现代环节社会治理体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利用我党先进思想武装全国人民,在科学的社会治理思维方式协助下,整合多元化治理主体,更坦然的面对新时期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打造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获得新的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雷琼,喻卫斌.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社区治理:逻辑、困境与出路[J].中共石家莊市委党校学报,2020,22(12):27-31.

[2]刘乃梁.公共危机的社会共治:制度逻辑与法治进路[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14(06):114-124.

[3]余扬.新冠肺炎疫情视阈下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进路[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6):7-13.

中共凌海市委党校  辽宁  凌海  121200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期体系建设社会治理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警犬使用法制化体系建设初探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