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1-03-25 00:46郭明亮
成功营销 2021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融合

郭明亮

摘要: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将成为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主抓手和努力方向。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乡村和农业多元功能和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党在农村的治理基础。本文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特点和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融合;共同富裕

全面脱贫之后,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现阶段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关键。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村产业体质增效,显著提升农民收入,而且可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构建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1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形式

隨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断升级。创新的作用、技术的进步和渗透使得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力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市场空间和可能。如何重新审视乡村的存在和价值,如何来改造提升农业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大课题。自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基于各地实践的模式和创新层出不穷,既有以农民为主体的自我实践与创新,又有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打造的各种项目和园区,同时还有以社会资本为主要渠道形成的各类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但不论何种形态,融合的理念和做法大致相同,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1 产业链条延伸

产业本身就是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关联。农业作为最原始的产业类型,是一切产业的本源和派生。延伸产业链条,既可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进行延伸,如种植优质小麦的可以进一步加工成面粉,还可再进一步加工成面包、面条、烘焙或各种速冻食品等;也可以农产品深加工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上游进行延伸,如对辣椒进行深加工的可以与周边农户签订订单或协议,搞标准化订单式种植;同时也可以第三产业为基础,促进产业链条向第二产业或第一产业进行延伸,如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带动大量游客消费,形成一定品牌之后,与周边地区农户签订合同,纳入到同一个产业链条上来,最典型的如陕西袁家村模式,袁家村的IP加庞大的客流量,使得商品供不应求,不断在周边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极大的衍生了产业链条。由此可见,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终形成全产业链发展的态势。

1.2 多元功能发挥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首先得益于我国农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解决了我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其次得益于我国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功积累了庞大的国民财富,再次得益于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巨大突破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否则,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无从谈起。从乡村的发展历程看,过去几千年乡村作为人们聚集而居住自发形成的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主要承担着提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功能,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乡村仍然承担着粮食输出和确保重要农产品的供给的功能。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我国由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国进行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的功能日益显现并日渐外溢,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尤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不仅承担着乡村人口生产生活的功能,而且还承担着生态、文化、教育、养生等多种功能和价值。农业的功能同样如此,农业不仅要提供保质保量的农产品和粮食,满足人们的饮食需要和营养需要,同时还包括提供就业岗位、创造收益、提供市场、传承农耕文明和提供生态屏障等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要充分挖掘乡村和农业多种功能和价值,寄乡村与农业功能于一体,创造更多收益和价值。

1.3 多种要素融合

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打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界限,将不同主体所具有的土地、技术、资本、劳动力、管理者才能等各种要素融于一体,发挥各个要素1加1大于2的乘数效应,而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融合的目的就是提升产业链附加值,让每个要素的提供者都能得到相应的收益和分红。由于不同要素创造价值的份额各不相同以及要素的提供者类型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确保每一个要素的提供者都能得到相对应的报酬和补偿。如技术、资本和管理者才能创造价值的乘数效应比较明显,而拥有技术、资本和管理者才能的往往是企业家或龙头企业,属于稀缺资源。土地一般为农民所拥有,为农村一二三融合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属于相对稀缺资源。劳动力一般由当地或周围农民所提供,由于知识水平低、年龄大、技能等因素,属于相对弱势群体,而且在我国当前农地制度安排下,家家户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合力。因此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践中,农民群体就很容易被边缘化,丧失话语权,利益难以保障。所以,亟需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分配机制。

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

2.1 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的主要构成群体,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和保障者,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确保农民主人翁地位不改变。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了解农民需求,真正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适宜农民生产生活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体系。二是坚持以农民家庭经营为基础,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各类新型职业农民。把家庭农场和发展各种类型合作社作为政策培育的重点,政策扶持资金及惠农项目要优先向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倾斜,并引导各种社会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内生产发展动力。三是要充分发挥农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发展为了农民,一切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广泛听取农民意见和建议,尊重农民的智慧成果和创造力。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真正热爱“三农”,愿意投身“三农”事业的人提供创业平台和就业机会,构建以县或乡镇为单位的乡村振兴人才信息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2 坚持以共同富裕为方向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根本作用和体现。实现共同富裕,差距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因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产业链延伸、多功能扩展和多要素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为农民创造充分发展空间。农村具有巨大的投资空间和市场空间,为农民创造发展空间,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村各种就业设施和基础保障,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力度,立足农村实际和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围绕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物流、金融支撑等方面加大培训力度。二是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农村一二三融合过程中,相较于其他二三产业主体,农民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产业链延伸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过多主体参与,确保产业链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建立定期培训和外出学习制度,组织农民走出去,通过交流沟通、现场看、现场学的方式不断探索多元合作模式,通过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丰富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延伸经营模式。三是不断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民话语权、提高市场主体地位,确保农民利益不被边缘化的组织保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民合作社办社规范程度,是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和方向。

2.3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关键在产业、基础在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一是夯实产业基础。三产融合的基础在一产,一产是确保农民主体、农业本色的基础和保证,发展一产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瞄准产业优势,树立市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和适销对路产品。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意识,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系统,将绿色生产、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产品各环节之中。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做大农业一产基础上,以农产品优势资源为支撑,通过良种良法建立绿色原料基地,加大科技含量、金融支撑、信息交流和相关配套,提升农产品深加工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四是打造农产品市场交易平台。深入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加大农产品产地批发零售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引导和鼓励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电商运营平台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通过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等方式,提升農产品流通和交易效率。五是加强农旅文化结合,丰富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深入挖掘农业多元价值与乡村多元功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养生养老等乡村产业,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优势,实现农业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与共同发展。

3 结语

全面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民内生动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和方向。虽然就目前来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难题,如农村人才缺失、产业特色不明显、金融税收政策供给不足、设施农业用地少、相关配套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成熟等,但是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和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前提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面临的问题和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未来,只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不改变,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路径、模式会越来越丰富,农民得到的利益和实惠也会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 李少江.新时期农村建设中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本经验[J].经营管理.2021(10)

[2] 杨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1(08).

[3] 孟凡洁,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理论学习),2020(01).

[4] 赵瑞明,关于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21(26).

[5] 关于新常态下农区县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和思考[N]. 常英敏.河南日报. 2015-08-26 (001)

[6] 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N].农民日报. 2016-08-26 (002)

[7] 关于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N]. 农民日报. 2016-08-26 (002)

[8] 新时期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探究[J]. 王广英,刘广伟.南方农业.2021(21)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乡村振兴融合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