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语文课程中渗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浅谈

2021-03-25 04:39彭延芳
新课程·上旬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行为习惯培养

彭延芳

摘 要:由于刚入学和不适应新环境加上智障学生认知行为方面的特点,一年级的智障学生存在扰乱课堂、发脾气、攻击性行为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根据新课标要求,在生活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可通过课堂活动、听说练习、家校合作三种方式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行为习惯;生活语文;培养

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智障班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一年级智力障碍学生刚入学不久,大部分没有受过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中往往存在溺爱、娇惯、包办等现象。在一年级的智障班级中,学生不仅对学校环境不了解、不适应,而且他们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顺从、发脾气与肢体攻击和言语攻击等行为。一方面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这些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其对知识的接受水平,进而直接关系其学习效果,也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入学后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一年级智障学生行为习惯现状

一年级的智障学生刚入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入学适应问题

我们班级学生共10个人,只有3个是上过幼儿园的,其他的只是在有陪读的前提下间歇性地上过各种不同性质的训练机构。对离开家庭、离开爸爸妈妈在学校按时按点上课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而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以及表现出来的适应行为又各有差异,比如有的孩子一离开家人就大哭大闹,而有的孩子则会发呆不理睬任何人,这更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行为矫正。

(二)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由于没有正式上过课,对课堂纪律不熟悉,学生很容易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甚至会有下座走动等现象。而一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孩子,比如一个孩子上课下座,那么其他的孩子都会关注这个下座的孩子,而不是正在进行教学的老师。

(三)发脾气行为

哭闹、扔东西、在地上打滚甚至有的时候还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其实,普通学生在新入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时也会出现一些适应方面的行为问题,但跟普通学生相比,智障学生这些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更高。

二、生活语文课程中行为习惯培养

2016版的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生活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生活语文课程应使培智学校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交流,具有基本的适应生活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文化素养,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是生活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其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要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它明确提出生活语文课程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按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存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注重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结合生活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生入学阶段生活语文学习内容的选择及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方面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一方面在课程中渗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逐渐改掉不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尽早融入校园生活中。

结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一年级刚入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行为,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设计了一些适应学校且适应班级的课程,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出现的具体情况与不同学生的不同的行为习惯适应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具体环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学校生活》,分别学习了第一课《老师同学》、第二课《学校》、第三课《教室》。现在就结合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谈一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一)游戏教学

在实際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游戏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逐渐适应校园生活,通过课本上图片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课堂的常规。

如学习第一课《老师同学》的时候,首先我们通过贴名片的方式给老师和同学分别贴上有“老师”“同学”图片和文字的大贴纸,先让老师示范贴,一边贴一边要求学生说、读,加强识记。然后由学生分别贴、读、说、认,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认识了解了这两类人物。第二步,在贴纸的图片和教学课件的图片呈现上,利用课本第3页到第7页的图片,分别呈现三个不同的课堂场景:(1)老师在上课,同学们坐得很端正,在认真听课,正面引导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应认真听课,坐姿端正。(2)刚上课老师说“上课”,同学们起立,老师跟同学们问好,同学跟老师问好的场景。引导学生养成上课要向老师问好的习惯。(3)下课了,老师、同学相互说再见的场景。告诉学生:老师说了“下课,同学们再见”,要回应老师“老师再见”,然后才可以自由活动。

生活语文第一课《老师同学》部分课本内容

(二)强调语文学习的听、说能力训练,在听说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语文课堂不同于其他课堂,它强调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对学生课堂常规的要求也额外重要。在每一次生活语文课堂上我都事先跟学生强调语文课堂的常规:(1)我会听,老师或是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我要认真仔细听,不能吵闹。(2)我会读,老师要求学生个别读、一起读的时候大声朗读,不用特别大声扯着嗓子读,也不要读得特别快,要求读清楚。(3)我会说,结合场景说词语说句子。说的时候表达清楚,尽量把句子说完整。然后把这三条要求变成简明扼要的三句话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加强理解和记忆:我会听,认真听!我会读,大声读!我会说,好好说!并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贯彻这三点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强化,学生逐渐做到认真听,大声读,好好说,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离座、小动作多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慢慢地减少了。

(三)家校合作

结合平时课堂表现的照片和视频,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家长配合参与到学习和习惯培养的训练中。

在完成整个单元的学习后,课本第22页有一个做一做的综合实践活动,图片上呈现教室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教室里有什么。根据这部分内容,我把学生平时在学校表现好、上课认真的照片和课堂上表现不太好(小动作、下位、吵闹等)的照片或视频一并发给该生的家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照片、视频跟家长说一说教室里有什么。同时让家长引导孩子认识到哪些表现才是好的表现,鼓励孩子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建议与反思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吸收,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适应学校生活,为以后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班主任工作的繁琐性,为班主任的其他工作节省了时间,真是一举多得!在生活语文课堂上渗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既要考虑教材内容的适切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差异,其出发点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教学的效率。当然,这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习惯而设定的。本文旨在培养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并不是针对所有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行为习惯问题,也不是所有孩子的行为问题都能在课堂上通过教学设计来解决。当然,如何对学生的某一特定行为问题进行全方面多维度的干预,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和不断地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朱楠,张英.基于功能性行为评估的智力障碍儿童课堂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4(10).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行为习惯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