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对策研究

2021-03-25 17:32闫祎坦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国有银行评估银行

闫祎坦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脚步日渐加快,国外银行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对我国金融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国外银行无论是金融产品种类还是服务类型,无不对我国银行改革产生强大推动力。国有银行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想要保证改革质量,首先要注重不良资产管理的合理性。本文重点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不良资产处理的措施。

纵观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世界性金融风波和金融事件,大多数都与商业银行经营中出现的不良资产存在关系,这些不良资产若是没有及时解决,金融业将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最后波及整个国民经济。

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存在的问题

评估体制不完善

就当前我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结果看来,国有银行在处理不良资产的时候,无论是制度体系还是实际措施,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完善现象。对于不良资产的评定,是通过评估机制作出判定的,而国有银行编订的不良资产评估体制机制存在着不规范现象。首先是选择的不良资产评估方法缺少评估准则的指导,从而导致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价值类型在进行评估的时候,出现很大误区,导致銀行在对不良资产进行评估的时候,缺少统一性标准。其次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我国在评估不良资产的时候选择应用的方法有失公正。除了少数债权转股权的股权和债权以及以物抵债在进行评估的时候具有规范性,大多数评估行为都缺少规范性制度约束。评估银行资产时候,若是没有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将会造成最终评估结果与真实的资产价格存在出入。处理不良资产过程中执行法律起诉,经常性的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另外再加上我国缺少完善且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执行体系,都使得不良资产处置环节存在诉讼难度,不能保障判决的合法性和公允性。

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

商业银行的经营人员在对各项金融业务进行处理时,表现出评估金融业务风险的能力不足,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造成考核贷款风险的体系指标不健全。当前国有银行信贷审批工作大多数是以静态财务报表作为依据而展开信用判断与分析的,不能够对企业成长的情况展开多角度了解,缺乏调查企业高管的能力。部分从业人员不熟悉行业和产业的相关业务,没有进行行业调研,使得部分项目从审批阶段开始便注定会沦为不良资产。另外,信贷经营人员存在较为严重的短期行为,银行在对各项金融业务展开考核的过程中,大多集中在当期的考核,没有形成长远规划。银行在考核客户经理时主要的依据是当期利润,所以使得客户经理在进行金融服务时,对有隐患的信贷项目不采取积极退出的方式,而是想尽各种方法隐瞒实际情况,继续为客户授信,增加了不良贷款隐患。另外,国有银行缺乏健全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追究力度不高,从而导致没有形成真正的警示意义。

国有银行的经营模式问题

国有银行在目前的经营中,选择的方式具有很大缺陷,这种缺陷便是造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第一,银行在设置经营机构的时候,按照行政区划展开。这种经营方式使得银行的各个支行在吸纳资金与运用资金的时候受到限制,地方政府为了保证当地经济稳定发展,经常性的会采取行政手段干预银行经济活动,特别是贷款发放。第二,银行内部治理缺少健全组织结构,管理贷款的制度不够严格。长久以来,国有银行盲目注重规模扩张,却没有形成具有统一性的贷款管理体制,更没有形成严格的法人监管制度,造成银行贷款周期延长,资金回收困难。第三,银行贷款超出额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这离不开银行贷款的维持。商业银行为获得经济效益,盲目增加信贷规模,使得贷款实际超出贷款能力,资金回收力度难以企及贷款速度。第四,信贷存在严重的软约束,国有银行长时间承受着来自于政策性贷款的压力,难以实现真正商业化经营。

不良资产对国有银行的影响

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若是没有在最短时间内将不良资产进行处理,将会产生很多问题。

首先是造成国有银行经济损失,对资金周转形成不良影响,使得银行财政情况持续恶化。当银行面临着存款下滑或者银根紧缩问题时,若是外部资产不能快速回收,将会导致资金支付难度加大,降低银行社会声誉。即使是银行可以将抵押物进行变现,但是也会由于通货膨胀等问题而造成资金损失。银行中的资产存量对银行资金周转有着很大的制约能力,若是资产存量不足,银行不能将资金运用到收益更大的项目之上。

其次,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将会对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而产生影响,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银行当中的大量资产以不良资产形式沉淀,导致不能够优化既有的社会资源,降低国民经济效益。若是情节严重,还会威胁到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国家经济安全。通过亚洲金融危机表明,若是某个国家的银行普遍存有大量的不良资产,那么该国家金融系统将会面临着严重发展困境。倘若受到外部冲击,将会丧失抵御能力,产生严重的金融危机。

最后,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对改善社会信用状况具有不良影响。当前社会信用状况恶化是社会性问题,企业与企业相互之间进行经济活动时,贷款、拖欠资金等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拖欠银行贷款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银行收回资金困难与企业负债累累形成恶性循环,对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形成阻碍,有碍于构建债务债权约束机制,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和谐性。

国有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措施

从宏观角度处理不良资产

加快推动不良资产处置机制改革,强化宏观调控能力,构建起健全且成熟的市场机制,及时为不良资产的处理创造有利条件。对当前的经济结构提供助力以进行合理化调整,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与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当前既有的经济结构,强化防范金融风险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快立法,制定保障商业银行稳定运行的法律。整改《破产法》、《商业银行法》、《公司法》、《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等法律规定,杜绝出现企业采取破产方式逃避银行债务的现象。制定出处理不良资产的政策,减免不良资产处理的资金支出,削减审批流程。从最基础的角度出发完成信用体系构建,以生存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一方面,强化市场经济的诚信教育,注重提高经济主体的自律性和诚信。另一方面,需健全惩罚制度,并保证惩罚制度落实的严格性,惩戒不守信用的个人或者企业,使其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付出代价。联合制裁恶意逃避债务的企业,保障信贷监督系统覆盖全国。建设信用信息采集系统,提高数据信息相互之间的交流效率。

从技术角度创新处置不良资产的措施

资产证券化处理不良资产,以证券的形式转让金融资产,可以相对较好的完成不良资产处理,使购买者不再仅限于有意愿、有能力的投资者。目前我国的证券化仍旧处于摸索阶段,想要创新资产证券化处理措施,首先要解决规章制度对特定目标的限制。其次要提高对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优化原有权益人的信用等级。最后完成对不良资产的市场定价,提出防控风险的措施。

将战略投资者等新兴的投资主体引入市场当中,鼓励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处置不良资产。一方面,要加快拓展民间资本市场,为民间资本处理不良资产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注重国际市场的拓展,将国外投资者引入国内经济建设当中,积极改善相应的制度。采取战略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并举的方式,优化内地投资项目,通过提供优质服务将国外资本引入,实现不良资产的科学化处理。

增强不良资产处理的规范性

工业银行在评估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为保证评估准则的规范性,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制定与完善。首先要满足特定处理方法的需求。其次,必须要保证制定完成的评估方法有健全的评估体系支撑。最后,不良资产的评估结果可以对不良资产的价值更加真实的反映出来。这就要求灵活性的运用多种处理手段,将评估方法做出针对性的调整。银行在对不良资产采取处置方法时,需要涉及到债务人和债权人。重组债务的环节当中,将会因为地域因素,市场因素,时间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评估不良资产价值类型时获得的结果也有所差异,例如债权转让项目,买方所考虑的重点是投资价值以及折扣变现结果,所以在进行资产评估时,要对其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判断,这就要求银行评估不良资产时要选择较为全面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

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臻成熟,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管理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的重要问题。处理不良资产保证银行发展不受影响,是银行考虑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旨在提升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商丘京港支行)

猜你喜欢
国有银行评估银行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关村银行、苏宁银行获批筹建 三湘银行将开业
银监会再批三家民营银行
第三家互联网银行创立 四川新网银行于近期开业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