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梁堡村古堡子文化景观重塑方法探究

2021-03-25 04:36马依楠黄洁张芸琦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古堡重塑

马依楠 黄洁 张芸琦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逐步实施,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以宁夏梁堡村古堡子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调研与系统分析,对古堡子的文化景观构成元素进行解析,总结分析古堡子的文化景观现状。从空间、功能、意境三个方面切入,探究适合古堡子的文化景观重塑方法。发挥古堡子自身的优势,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其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使古堡子能发展成为富有历史底蕴、良好人居环境,完善组织结构和丰富产业构成的中国现代新乡村。

梁堡村古堡子文化景观环境现状

梁堡村位于六盘山西麓,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奠安乡的一个古村落,在古堡子的发展中,由于保护不合理,导致文化景观丧失,整体环境较差。在城市化发展的浪潮冲击下,古堡子发展滞后。古堡子已经经历了一次不太成功的保护和规划,规划的整体设计与居民脱离,建筑全部翻新,至今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仅存明代古建筑世德堂。

民居建筑是古堡子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居民生活可以直接感知的,其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对古堡子整体的景观格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古堡子的居民建筑是以世德堂为代表的传统四合院形式,主房中砖雕、木雕等的建造技艺精湛。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原有的梁堡城门洞已经重新修建改为青石砖,古堡子中三合院、四合院的门楼被统一的门面所取代,这种粗糙的失去原有历史特色的修复更像是一种破坏。从调研时对居民的访谈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古堡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肌理,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和意义,以及村民对现在所居住建筑的矛盾情怀,村民们认为现在的所居住的建筑看起来敞亮大气,也比以前居住的更加舒适了,但同时也觉得古堡子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面貌景观。

梁堡村文化景观重塑

梁堡村古堡子文化景观现状问题

1.建筑新旧脱离

明代保留下来的世德堂是古堡子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古堡子在进行了一次改造修建后民居建筑有的过于现代化,与古堡子本身具有的整体性差异较大。导致居住环境新旧脱离,整个村落整体性不强。

2.村落发展活力不足

古堡子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其住宅由祖辈相传。每一位村民对家族世代生长的家园都有特别的情愫,但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村民有很大一部分把这种在故居的生活当成一种累赘,产生了纷纷迁出的现象。透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人对于物质生活要求,年轻人纷纷迁出古堡子导致村子逐渐失去活力,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

3.居民幸福感不强

古堡子已经经历了一次不太成功的改造,在这次改造后,由于传统文化的消解和村落发展活力的不足,并没有给古堡子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机遇。通过调研和村民的访谈可以得知,村民对已感受不到这个村子本来的面貌,又因古堡子景观结构单一,缺乏公共空间,村民在古堡子里生活的幸福感也大大降低。

梁堡村古堡子文化景观重塑方法

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规划为古堡子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梁堡村作为一个传统村落可以在乡村文化景观背景下发展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和自然优势,发展现代乡村旅游业改善梁堡村的发展困境,只有产业得到了发展,才能留下人吸引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给古堡子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古堡子中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现代旅游业中稀缺的资源,世德堂这一别具特色的文化景观遗存更是一大景观特色。要让古堡子发展成为现代旅游新乡村,实现旅游业推动古堡子經济发展的目标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提升。

空间重塑——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继承和保护

1.居民建筑

重塑时在建筑形式上我们应沿用古堡子典型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建筑的土墙石门、青瓦木窗等延续下来的特有的建筑特色。砖雕与泥塑技艺在当地也是有传承的,对于这些原有的关键元素的保留可以最直接的给观者传递传统的建筑意象,也是对传统建筑的一种继承。建筑的外立面也可以通过一些夯土的材料运用,进行修缮,以达到外立面的和谐统一。对于建筑色调的选定应该以古堡子本身的建筑用色提取并加以组合运用,可以提取保存下来的世德堂中的主要建筑用色,这样使得建筑整体相协调不会新旧对比明显。由于调研时了解到居民们对于古堡子现居环境感到压抑沉闷,在选用建筑用色时可以提取世德堂中较为鲜亮的黄色为重塑时居民建筑的主要用色。

2.街巷空间

在重塑时应尊重和延续历史遗留下来的其原有的街道结构和连续性。在保证古堡子道路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一些障景手法,在道路中间建造一些景墙来引导游客,也可以在道路两旁使用当地材料,如瓦片、叠石等,进行不同的景观小品设计,丰富街道景观,提升古堡子道路景观形象。

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在现代化的发展下,古堡子中的邻里关系之间逐渐淡漠,重塑公共活动场所的活力也是重新焕发古堡子活力的关键,是解决众多中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有效手段。古堡子入口处的一块空地在调研时就已修建成为篮球场,在以后的重塑中也可以在古堡子入口处的空地处增加一些石凳桌椅,为老年人提供休憩和娱乐的场所。

功能重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继承与发展

1.居住功能

对居住功能的延续是维持古堡子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点,只有让古堡子中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继续生活在这里,古堡子的传统文化才算是完整的。古堡子中传统的居民建筑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旅游业开发的同时,也要保护好传统居民建筑本来的居住性功能,为了村民更好地生活在不改变建筑本身风貌的同时可以引入现代化的设施,来提高居民的居住体验,带来更便利的生活。

2.劳作功能

古堡子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也是开展旅游产业可以利用起来的资源。将农耕产业与旅游业结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模式 。在重塑时划分出足够的农业生产区域用于基本农业生产的同时可以利用不同农田进行农耕体验,充分利用农业优势吸引游客。

3.游憩功能

古堡子中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作用,一部分居民建筑要供村民们的使用,而像世德堂这样文化价值历史遗留价值较高的建筑可作为游憩观光的重点,可以更完整的展示体现古堡子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还可以利用一些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古堡子民俗表演的场所,可以利用村后城墙下的公共用地进行改造,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古堡子的民俗特色和风俗习惯。在自然环境的开发上,可以发展类似山上采摘与自然交流的活动来实现游憩功能。

4.交通功能

在重塑的过程中,在梁堡村一组入口处,国道旁利用空地修建大型停车场,确保古堡子可以与外界相连,旅游观光的游客到古堡子也不会破坏传统的文化景观风貌。在古堡子里的乡村道路上仍是只能供人们行走,禁止机动车辆的通行,这样既延续了古堡子的文化韵味,也提高了街巷生活气息的纯度。

意境重塑——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扬

古堡子中空间意境的修复,首先就是要对古堡子的空间物质载体进行了解,如古老的街道,传统的建筑形式和色彩,以及具有特色的砖雕、木窗、石门等物质构成。这些都是在我们继承空间要素的时候需要注意和继承的主要载体要素。

在漫漫的历史发展之中,古堡子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风俗和民俗习惯是其文化意境营造的源泉。这些文化意境可以物化到砖雕、木雕、马社火、剪纸中去。对文化意境的营造重点是将蕴含在这些事物中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以更好地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方式传递给大众,使其更好地感受到古堡子的文化意境。完成对古堡子物质文化景观的继承和发扬。

[本文系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

(银川能源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古堡重塑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勇闯死神堡
重塑未来
古堡
撞色拼接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