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审计外包研究

2021-03-25 17:32丁保童
商业文化 2021年2期
关键词:外包机构人员

丁保童

生态环境审计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新要求

随着审计全覆盖时代的到临,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需要满足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政府生态环境审计涉及任务重、范围广。政府生态环境审计的开展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形成了的一定的限制。

审计任务如此艰巨的情况下,我国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严重不足,甚至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难以胜任。目前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结构和架构的不合理限制了政府生态环境审计的进一步实施。因此,由于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力量、审计资源、审计质量的缺乏,使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难以达到要求的全覆盖。采取外包的方式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充分利用外部注册会计师的力量,达到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全覆盖的目标。

生态环境审计外包的过程

准备阶段

1.多方面对审计项目分析

第一,在成本效益方面。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业务外包应遵循成本效益性,在政府审计外包中交易成本的降低是至关重要的,市场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时,由于利益问题则该项审计项目应由审计机关自行完成,反之则选外包。第二,应从项目的胜任能力及专业性进行分析。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不同于普通的财务审计,它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政府生态环境审计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相关审计人员具有基本相关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对政府生态环境学等特殊学科的相关知识。政府人员可能拥有比民间审计人员更丰富的政府生态环境审计经验且更加专业,如果项目太过于专业,民间审计没有能力承接,那么政府就不应该选择外包方式。第三,在项目隐私性上进行分析。如果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涉及到较多的隐私性信息,无法公开,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也不应采用外包的方式。

2.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

在选择外包审计机构时,尽量选择那些以前有过类似合作并且表现良好的审计机构。这些审计机构对政府的目标更加明确,也拥有一定的政府审计经验,在此过程会更少出现矛盾和冲突。对不曾合作过的审计机构进行选择,选择之后评估。首先要选择那些信誉良好的审计机构,然后评估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相关的审计经验,进行综合评分并排名,选择优质的机构。

创建数据库来选择外包机构。创建数据库是指通过资格认定的方式,确定一批具备相应天资、及符合业务范围具有相关专业技术的民间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业务外包选择的方式。这要求政府生态环境审计机关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资格等级、职业经验、违规记录、参与的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信息,形成数据库存档。

3.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外包合同的制定

确定好外包审计机构后,就要根据双方志愿,订立关于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协议。协议要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必须明确,外包的是业务而不是责任。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最终责任人是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代表的政府,政府审计人员应对整个审计项目责任负责,对人民和国家负责。而外包审计机构只对其承担外包的任务和项目进行负责,外包双方应承担完全不同的责任。协议中要写明各自的责任,做到出事有人负责,并且在协议中可以建立追溯责任制度。

实施阶段

1.对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定时分阶段评估。对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的定时间分阶段评估,能够判断外包审计机构的项目的进度和符合程度,如不符合协议的规定或政府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的预期需求,可以早早知会外包审计机构或者直接解除协议关系。同时此评估可以对出现的差错进行及时改正修改,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保证项目向着预期方向前进,将实际与期望的差距缩小。此外,如果此明外包项目进展符合一系列要求,可以给予外包的民间审计机构一定的奖励,使他们更好的向着预期进发。

2.注重沟通,极力减少审计期望差。这里的审计期望差是指政府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所达到的希望效果与外包审计机构实际完成效果之间的差距。政府政府生態环境审计人员的目标是降低交易成本,使政府生态环境审计效用提高,高质量的完成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而对于外包审计机构,他们期望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存在差异,在项目实施时难免存在双方矛盾,此时两者的沟通变得至关重要,双方考虑利弊后再做之后打算进行审计,否则更换外包审计机构。沟通要注重时效性,并且在各个时段、各个项目审计过程中都要发挥沟通的作用,使项目朝着预期发展。

结尾阶段

对整个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设立专家小组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专家先制定相应准则进行比照查看完成情况以及符合程度。如果不符合,政府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就要进行自我反思,是否在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沟通和定时评价方面存在问题,并考虑是否更换外包民间审计机构等,是否重新实施这个项目、费用问题及权责问题。如果项目成果很好完成并且基本达到期望,那么就可以给予奖励并且相关网站公开表扬、外包审计数据库系统进行再排名,给予加分等方式使外包审计机构人员更有积极性应对下次项目审计并且使其机构社会声誉得以提高,这样不仅是对他们服务质量的认可,更为政府未来审计带来潜在收益。

审计外包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开展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政府审计人员不能放养管理,找外包机构负责整个审计工作,另一方面不能抓得太紧,使外包审计机构没办法放开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让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无法顺利进行。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发展方向是由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是不是对其自身进行了正确的定位而决定的。

1.审计人员是审计项目的决策者。审计项目进行外包的过程中,在某些方面,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可能与外包审计机构的想法不一致,这时候便需要由一方行使决策权,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因为在项目外包过程中,政府一方有引导作用,所以在面临审计人员与外包机构意见不统一时,由审计人员一方进行决策,成为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决策者。虽然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成为决策者,但是不代表会不重视外包机构的想法及意见。外包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专业性的建议,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应听取其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最后做出综合性的决策。政府审计人员决定了政府生态环境项目的进度及发展方向。

2. 项目的计划组织者是其项目的审计人员。审计计划是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业务一般流程中的工作起点。在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充当规划者的角色。在此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要制定出总体的工作计划,安排开展审计工作,然后给项目审计人员及外包机构分配相应工作任务、划分职责及权限并制定相关性标准。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哪些任务是可以交给外包机构来完成的,而哪些任务需要审计人员自己操作的。另外,更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对工作中需要依据的一些标准内容,对于内外标准的依据要看两个方面,一方面,因为开展的是政府生态环境相关的审计业务,政府内部审计机关标准更具有权威性这一特性。但另一方面,外部机构制定的标准更具有经验实用性,相比之下专业性水平更高。这就需要项目的计划组织者,也就是政府生态环境审计人员在工作正式开展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效用性,在专业性和权威性进行选择,有了适标准,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完成。

总 结

在国家要求审计全覆盖的背景下,本文通过从审计项目的准备工作、过程中以及最后的收尾工作三个时段进行了分析。在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之前,应多方面对审计项目分析,注重对外包审计机构的选择,考虑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外包合同的制定,在制定政府生态环境审计协议时,对协议条款进行谨慎分析。在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过程中,应对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定時分阶段评估,注重沟通、极力减少审计期望差。在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外包之后,应对整个政府生态环境审计项目的完成情况设立专家小组对整个过程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是对他们服务质量的认可,更为政府未来审计带来潜在收益。

(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魏晓雁,包奕敏.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管理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03):42-53.

[2]陈媛媛.中国政府审计服务外包相关问题的探讨——以制度分析和发展框架为视角[J].商,2015(24):110-111.

[3]谢娇.基于审计全覆盖的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7):14-16.

[3]徐向真.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相关问题探讨[J].审计月刊,2014(7):15-16.

猜你喜欢
外包机构人员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企业竞争中供应链管理的作用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外包风险及应对措施分析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跟踪导练(四)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完形填空Ⅸ
中国外包市场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