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书写载体与保护现状

2021-03-26 09:10姜新罗思雨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6期
关键词:载体书写文字

姜新 罗思雨

1.伊拉克 在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涵盖了两河流域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的区域,古希腊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米索不达米亚文明广义上还包括叙利亚及周边地区,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文明,距今约六千年历史,主要包括巴比伦、赫梯、亚述、苏美尔等不同文明发展阶段,是西方档案事业的重要发祥地。公元前十九世纪,阿墨利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南部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较为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来自于这一时期。法典所使用的楔形文字来自于苏美尔语发展而来,也是当前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苏美尔人早期的象形文字载体主要是石头,但因两河流域适宜镌刻的石头很少,且该地区生长的植被不适宜制造纸张,所以这种刻在石头上的方式逐渐被取代。在苏美尔人发展到奴隶社会后,文字使用变得频繁,人们选择将发展而来的楔形文字刻在黏土板上,这种以黏土板为载体的文字也叫作泥板书,它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该地区地理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泥板书的操作主要分为黏土板制作、镌刻以及烘干工作,过程是先将湿黏土制成方形或圆柱形,使其有一个面能用来书写,最大不超过半平方米,控制泥板的干湿度保持利于刻写,镌刻时使用三角尖头笔状物,材质有木质、骨质、芦苇杆等,刻出楔形笔画的文字,最后进行窑内烘干或晒干。制成的泥板要再加上一层湿泥进行二次烘烤,在泥板外形成一层保护套,用来增加泥板的寿命。已发掘出土的泥板已有十万苏美尔文章,并在当时的庙宇和官府都藏有种类繁多的泥板书,出土文书数量之大,泥板本身抗腐蚀性强,成为楔形文字最重要的载体。除泥板书外,伊拉克出土文献还包括少量的图蜡象牙、石板石柱、兽皮卷轴、涂蜡木板及纸草文献等。

两次战争结束后,国际社会及伊拉克相关机构为博物馆收回一批文物,并采取措施阻止非法文物拍卖活动。当时博物馆设施设备落后,没有恒温z恒湿条件,馆内破乱不堪,许多珍贵文物堆放在一起,加之国内长期战乱,文物整理与修复工作进展缓慢。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保护伊拉克文化遗产,与此同时博物馆重新开放,在基础设施和保护条件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2.埃及

埃及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就创造并使用了文字。在古代埃及人的传说中,把他们的文字奉为月神与智慧神,称之为神的语言。最早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可追溯至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這种象形文字的起源与发展和中国的象形文字基本一致,有学者认为两种象形文字存在高度相似。古埃及象形文字随着不断发展变化出现了圣书体、僧侣体、世俗体、科普特文。圣书体主要用于金石镌刻,多见于石碑等载体,有纪念与祭祀意义。僧侣体的载体主要是纸草,发展的根据就是为了便于日常的快速书写,它是一种对对圣书体的简化后而形成的字体。世俗体则是对僧侣体又进行了一次简化,在这轮字体简化发展后,原来的圣书体并没有废弃,并在某些场合与后来的僧侣体、世俗体共同使用。

古埃及用于书写的主要载体是石头和纸草,但在文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多使用木板来练习书写,这种木板表面涂上一层白灰,就可以使其反复书写。纸草又名纸莎草,是尼罗河下游生长的一种水生植物,将它用于书写需要经过复杂的加工过程,在当时的消耗量极大,但因其易受潮发霉、易燃、虫蛀等原因很难完好保存,存世量并不多。除纸草外,石头、陶片、皮革、麻布、羊皮等也不同程度的应用于文字的书写中。

在埃及境内发掘出土的文献并没有保存在埃及的开罗博物馆,而是被八个西方列强保管在15个博物馆之中,并以这些国家的博物馆命名,如俄罗斯莫斯科博物馆的《莫斯科数学纸草》、意大利帕勒莫博物馆的《帕勒莫石碑》等。

3.印度

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印章文明,印章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体系,印章的材质有象牙、陶土、钢等,内容上图文并茂,传达的信息多,符号繁杂。再后来印度河流域受到不同文明的冲击后,文字逐渐复杂化,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当时的文字多则分化出十几种印章文字,又因镌刻的方式不一致,文字逐渐混乱。

到公元前一千年,雅利安人逐渐发展出字母体系,印度人习惯把这种文字写在棕榈叶子上,称之为贝叶经。据考,印度最早出现的文字是印度河文字,是一种篆刻于印章陶器和金属制品上的铭文,伴随着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覆灭,这种文字也随之消失。直至一千多年后,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古印度出现了婆罗米文字,最早的婆罗米文字被发现刻在阿育王敕令的石碑上,大部分发现的早期婆罗米文字都出现在石头上。经历过几个世纪的发展,由于南北方使用材料的质地和篆刻方式的不同,致使婆罗米文字出现了分化,甚至于分化了数十种字体出来。伴随着百乘王朝的衰退和帕拉瓦王朝的独立,出现了帕拉瓦文字,其书写材料即为贝叶,这就是较为为人所知的贝叶书。

很遗憾,由于大航海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到来,现如今只能称为古印度,印度的官方语言也变成了英语,反而是东南亚各国接受了古印度的文字,传承了下来。

4.中国

在秦统一文字使用小篆前,中国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等多种文字的发展演变。甲骨文是在整理中药材“龙骨”时被发现,这种文字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具有一定的文字体系。金文主要镌刻在青铜器上,又称为钟鼎文,主要集中在商周时期。大篆包括籀文和石鼓文,在广义上涵盖小篆之前的所有文字。

甲骨文在海内外共藏有约16万片,单字四千多个,但目前整理注录出来的不到一半,尚有近3 000个单字未释读出来,在抗战时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保护经历。带有青铜器的钟鼎文藏于各大博物馆,为减少对青铜器上铭文的破坏,早已停止对青铜器中铭文的拓印工作,以防字口受到进一步磨损和对青铜器清理工作带来困难。同样是刻有文字的石碑也是同样的保护措施,避免了外界一切物质的多余接触,尽量维持碑刻文字的完整度。

对于流传下来的精品古代碑刻或器物的原拓、旧拓,或已整理装帧成册的文献,通过影像手段拍摄,保存了电子数据整理并大量出版,对古文字研究和书法学习起到巨大帮助。尽管现在古文字保护整理的技术设施和手段已有很大提高,但因其在流传年代太久,此后又遭受不同的境遇,材质早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磨损与侵蚀,这就使大量原碑刻或器物的传拓、照拍、缀合、著录和释读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而没有古文字的保护整理就不可能使古文字的研究深入下去。

猜你喜欢
载体书写文字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文字的前世今生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热爱与坚持
书写要点(十)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养成书写好习惯
梦中的文字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