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1-03-26 21:05刘永辉
畜禽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肉品屠宰场无害化

刘永辉

(凌云县泗城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凌云 533199)

0 引言

猪肉营养价值丰富,是备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在进入市场端上餐桌之前,必须经过定点屠宰并通过检疫检验合格后方可上市。定点屠宰是《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因此,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强化检疫和监管,是加强猪肉卫生安全、保证肉品质量的必然要求,让人们买得安心、吃得放心。

1 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定点屠宰场规模小,设备设施不完善

生猪定点屠宰需要规划和安排好屠宰场各个工作区域,如待宰间、屠宰间、冷藏室、检疫消毒室等应合理分区,功能齐全;同时还要配备完善的屠宰设备设施及屠宰机械,如洗猪机、刨毛机、毛猪悬挂自动沥血线、提升机、预冷输送线、平板输送机、污水处理设备等。只有配备完善的硬件配套设施,才能更好地开展生猪屠宰和检疫工作。但现阶段,部分基层定点屠宰场存在卫生条件简陋、设备陈旧等问题[1]。近年来尽管进行了升级改造,但由于经费有限,仍未能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个别小型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设施不健全,场内设备落后,无资金投入进行设备更新,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屠宰检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检疫流程不够规范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基层定点屠宰场建设配套标准未达到相关要求,缺乏完善的检疫检验设备,肉品检疫还停留在以往传统的眼观、鼻闻、刀检等手工操作的阶段,肉品检疫检验工作的效果与效率与肉品消费安全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加之检疫队伍中缺乏专业的高级人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有该专业毕业的高校学生,但由于传统观念对兽医行业不够重视,属于较冷门的专业,因此选择该专业深造的学生数量不多,毕业后进入该领域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缺乏专业技术的支撑,加之检疫流程不规范,肉品检疫质量难以保证。

2 应对措施

2.1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升级改造

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应高度关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拓宽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吸引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对基层定点屠宰场强化升级改造,完善场内检疫检验设备及各项硬件配套设施,如增加无害化处理设备设施、污水处理设备等,淘汰陈旧落后的屠宰设备;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及专业化人才,并对现有检疫人员进行分批次、有计划、有目的地深造、进修和学习,打造一支实力雄厚、专业技术高超的检疫队伍,提升基层定点屠宰场检疫工作质量和效率。

2.2 抓牢检疫要点,规范检疫流程

生猪屠宰包括入场前检验、宰前检验、宰后检验等多个环节,检疫人员应严格遵守每一环节的检验要求,按规范的检疫流程执行[3]。入场前,应对生猪进行健康检查及相关证件的检查,有无官方出具的免疫合格证明,是否佩戴有耳标,以确定生猪的来源及安全性。生猪进入屠宰场后,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完成检查后应观察一段时间,查看有无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隔离。宰前检疫通过后才能屠宰。完成屠宰后,应取材进行实验,并根据各检疫要点,进一步检疫,如体表和蹄部有无水泡和溃疡,皮肤有无红斑和丘疹,皮下组织是否充血、化脓,内脏颜色大小弹性是否正常,分析有无猪丹毒、寄生虫。总之抓住检疫要点认真仔细检疫,以确定生猪有无疾病,防止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最后,检疫合格的屠宰生猪,加盖印章,出示合格证明方能进入市场。

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强化对肉制品市场的整治。对肉品进入市场严格执行准入制,以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违法经营行为,所有进入市场销售的肉品必须是定点屠宰场生产且检疫合格的肉品,私自屠宰肉品、未经检验肉品、检验不合格肉品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

2.3 不明死因病害猪进行无害化处理

不明死因的病害猪应严格执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前应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监督整个无害化处理过程。由检疫人员填报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记录表,按表中项目真实填写,包括货主名称、处理病死猪数量、处理原因及方式,填写完毕签字确认,再由货主签字确认,交由无害化处理车间处理,处理结束后处理人员签字确认,最后由定点屠宰场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加盖无害化处理印章。若生猪定点屠宰场建立有无害化处理监控和信息报送系统,在实施无害化处理前,应提前通知当地主管部门,通过监控装置和摄录系统,记录无害化处理的整个过程,并通过系统报送相关信息。

2.4 加大检疫力度,做好疫病检疫工作

近年来各种动物疫病的传播和蔓延,令人闻之色变。如非洲猪瘟就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非洲猪瘟对生猪危害重大,发病率通常为40%~85%,高致病性毒株死亡率可高达90%~100%[3]。其强毒力毒株致死率可达100%,目前尚无特效药和疫苗,所以一旦发现必须扑杀并无害化处理。非洲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被感染猪的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进行传播,因此定点屠场应加大检疫力度,掌握检疫要点,做好猪疫病检疫工作。以非洲猪瘟为例,检疫人员应熟悉掌握该病的检测程序,熟练仪器设备使用,完善台账及检测报告,提升检测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与及时可追溯。宰前可通过测量猪体温,观察其耳、鼻、腹部、腋下、会阴等部位,确定体温是否过高,高至41℃,上述部位有无紫色斑,有无呕吐、下痢等来进行判断;宰后可切开其内脏,观察胸膜有无水肿、心包有无出血、淋巴结剖检是否出血、肠壁有无暗色出血等。通过宰前宰后的检疫情况确定生猪有无疾病。同时,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检测前按要求对样品进行处理和灭活,检测结束后,对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液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对相关仪器、工作台面、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完成检测后,对样品进行销毁,不得留样。

3 结语

生猪定点屠宰和检疫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工作,只有科学规划和建设屠宰场,加大资金及技术投入,强化检疫力度,做好猪疫病检疫工作,落实不明死因病害猪的无害化处理,才能解决生猪定点屠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屠宰场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肉品屠宰场无害化
湖北出台磷石膏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肉品中水分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两种高温法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灭菌效果比较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
腌肉快速入味小技巧
东莞2018年减少1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
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某屠宰场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应用
蒲城县肉品经营状况调研报告
四川绵阳将依法关停237家生猪屠宰场
高值无害化利用 废白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