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9年菏泽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分析

2021-03-27 02:43马永旭王景花马敬仓徐凌忠
中国医学创新 2021年18期
关键词:流行特征防控措施细菌

马永旭 王景花 马敬仓 徐凌忠

【摘要】 目的:了解菏澤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菏泽市传染病报告资料及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采集的2 555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血清学资料检测结果。后续各年度检测工作按属地化管理要求,由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完成。统计菏泽市不同县区、月份、性别、职业的人间布鲁病菌发病率。比较2015、2016、2017年的抗体阳性率。结果:2009-2019年菏泽市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2 36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53/10万。2016年,在牡丹区出现1个暴发点,局部地区暴发流行。4~7月为发病高峰,四个月合计构成比为49.84%,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县区报告病例数构成比居前三位的县区分别为牡丹区、郓城县和曹县,构成比分别为25.95%、24.43%、16.74%。男女之比为2.45∶1,男性多于女性。≥25岁且<55岁,人间布鲁氏菌病例构成为66.95%。2 366例中农民最多,为81.70%(1 933/2 366)。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检测2 555例血清标本,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24.31%(621/2 555),2015、2016、2017年度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01%(183/871)、25.11%(237/944)和27.16%(2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52,P<0.05)。结论: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集中趋势,个别年度有疫情点。应重点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工作,并开展定期监测,落实好检疫制度等综合防控。

【关键词】 人间布鲁氏菌病 细菌 防控措施 流行特征

[Key words] Brucellosis in humans Bacteria Control measures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First-author’s address: Caozhuang Township Health Center of Shanxian, Shanxian 274322,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18.021

布鲁氏菌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致病菌为布鲁氏菌,传染源主要是感染布鲁氏菌的羊、牛、猪等动物及其排泄物、流产物、皮毛、血清等均含有布鲁氏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导致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1]。急性期的临床症状有发热、乏力、多汗、肌肉酸痛、关节疼痛、食欲减退等,并发症可能涉及全身组织器官,主要引起骨关节、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并发症[2]。布鲁氏菌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为进一步加大布鲁氏菌病防控力度,我国发布了《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提出分区分阶段防控目标[4]。近年来,菏泽市经济快速发展,羊、牛、猪等动物贸易量加大,同时局部县区个别年度也发生较大的流行[5]。为了评估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更好地提高防治效果,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对2009-2019年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数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菏泽数据库、布鲁氏菌病相关历史卡片,按照报告病例的终审日期和现住地址进行统计,统计区间为2009-2019年,人口资料来自菏泽市统计局。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共监测2 555例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病例血清,后续各年度检测工作按属地化管理要求,由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完成。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法(SAT)开展血清学检测。由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疑似病例调查,填写《山东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分别采集静脉血5 mL,注入真空促凝管中,静置,离心分离血清,于2~8 ℃备用待检。病例诊断标准,2019年6月30日前执行《布鲁氏菌病诊断》(WS-2007),2019年7月1日起执行《布鲁氏菌病诊断》(WS-2019),由各县区医疗单位完成诊断,排除复诊病例和隐性感染病例,并上报疫情数据。

1.2 检测方法

1.2.1 检测试剂 虎红平板凝集抗原、试管凝集布鲁氏菌抗原试剂由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2.2 判定标准 初筛检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确诊检测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首先应用RBPT进行定性检测,对反应阳性或疑似阳性者,再用SAT进行确认试验,SAT阳性者则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RBPT定性检测:在干燥洁净的玻片上,用移液器分别取30 μL抗原、30 μL待测血清,充分混匀后,静置4 min。若出现肉眼可见凝集现象,判断为阳性;若出现均匀粉红色,判断为阴性。定量SAT检测:将待检血清应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成1︰25、1︰50、1︰100、1︰200、1︰400,加入抗原后稀释度为1︰50、1︰100、1︰200、1︰400、1︰800,同时做判定比浊管。将全部试验管、对照管及比浊管充分振荡,先置37 ℃温箱培养20~22 h,室温下放置2 h后,以比浊管为标准判定结果。待测血清若为1︰100(++)以上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即布鲁氏菌抗体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9-2019年菏泽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 2009-2019年菏泽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见表1。

2.2 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县区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布 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县区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牡丹区(25.95%)、郓城县(24.43%)、曹县(16.74%)、巨野县(9.30%)、定陶县(7.52%)、单县(5.79%)、甄城县(4.61%)、成武县(3.25%)、东明县(2.03%)、开发区(0.38%)。2016年,在牡丹区出现1个暴发点,局部地区暴发流行。见表2。

2.3 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月份布病疫情分布 4~7月份为发病高峰,四个月合计构成比为49.84%,见表3。

2.4 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年龄与性别布病疫情分布 男女之比为2.45︰1,男性多于女性。≥25岁且<55岁,人间布鲁氏菌病例构成为66.95%,见表4。

2.5 2009-2019年菏泽市不同职业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布 在2 366例病例中农民最多,为81.70%(1 933/2 366),见表5。

·

2.6 血清学检查 共检测2 555例血清标本,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为24.31%(621/2 555)。2015、2016、2017年度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01%(183/871)、25.11%(237/944)和27.16%(20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752,P<0.05)。

3 讨论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疫情报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宣布消除布鲁氏菌病[6-7]。2005-2015年,我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015年发病率为4.22/10万,2016-2018年,布病疫情有所下降,每年报告的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最低为3.73/10万,最高为4.28/10万[8-9]。布鲁氏菌病發病具有季节性集中趋势,发病高峰日为6月7日,流行高峰期为3月3日-9月11日,春夏季高发[10]。但发病分布不平等,在报告病例中,多数病例集中在北方地区(98.22%),南方地区占极少数,病例以散发为主,个别地区也有暴发点出现[5,11-14]。部分地区如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山西等省份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均较高[8-10]。

2009-2019年菏泽市疫情监测结果显示,菏泽市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53/10万,低于全国平均发病率,其中牡丹区于2016年发生点状暴发。在地区分布中,牡丹区、郓城县和曹县构成比分别为25.95%、24.43%、16.74%,三个县区合计报告病例数的构成比达到67.12%,表明地区发病不平衡。牡丹区、曹县病例分别集中在两个回族居民聚集的乡镇,郓城县则集中在养殖、屠宰量较大的乡镇。宇凌等[15]开展了菏泽规模化羊场布鲁菌病基线调查,在调入羊只的92个养羊场中,8个场布鲁菌病抗体阳性,占8.70%,而在无调入羊只的15 192个养羊场中,未检出抗体阳性,主要是因为来自外省的羊只未进行检疫和隔离,在直接混群饲养后,成为布鲁菌病传入的风险因素之一 。结合杨丽等[16]对山东2005-2012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菏泽市的郓城县、牡丹区、定陶县曾在发病数居前5位的县(区)中,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重点县区加强布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在时间分布上,4~7月为发病高峰,此特征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当地春节前后群众对牛羊肉的需求增加,牛羊等动物交易量大、屠宰量大;二是在春季和夏季也是牲畜繁殖生产的高峰季节,易感人群接触含有布鲁氏杆菌的风险增加;三是在布病监测实行属地化管理后,与群众主动检测量增加等因素有关。在人群分布上,男女性别比例为2.45︰1,以男性为主,与钟曼华等[17]报告的性别比为2.27︰1相近,与姜霞等[18]报告的性别比为3.56︰1稍小,男女性别的差异应与从事屠宰的大部分是男性,暴露风险大与关。在职业分布方面,农民构成比是81.70%,占主要比例,与杨丽等[16]调查结果84.35%和白永飞等[19]调查结果82.97%接近,主要与农民为畜牧接触的主要人群,因缺少布病防治知識,自我防护意识差而易感染。

崔步云等[8]调查2005-2016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在连续12年21个监测点中,共调查职业人群573 032人,采集血清196 636份,阳性率为18.11%,不同年度血清学检查阳性率最低为11.37%,最高为24.93%。陈雪娇等[20]报告了吉林省2019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血清学检查9 251例,阳性970例,阳性率为10.49%;林代华等[21]报告了2012-2017年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检测血清标本6 713份,检出阳性64份(SAT法),阳性率为0.95%。在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方法上,主要RBPT、S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种方法[22]。菏泽市2015-2017年度采用RBPT、SAT两种方法,阳性率为24.31%(621/2 555),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仍在全国年度阳性率波动范围之内。在布鲁氏杆菌检测方面,白永飞等[19]调查了山西省2008-2017年布鲁氏菌分离情况,在258株分离菌株中,羊种布鲁菌257株,占绝大多数比例,其中,急性期或亚急性期患者进行血培养626份,共检出布鲁菌107株,阳性率为17.09%。与白永飞等[19]调查相比较,菏泽市布鲁氏菌病原学监测相对较为薄弱,主要与布鲁氏杆菌为革兰阴性小球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缓慢,血培养结果阳性率较低有关[23]。

通过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疫情监测和分析,对当地近年来布鲁氏菌病发病情况和布鲁氏菌病监测病例血清阳性率有进一步了解,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布鲁氏菌病疫情由各县区临床单位诊断、报告,不同县区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的把握可能存在不同;二是针对布鲁氏菌病病例的监测一直未能监测培养到细菌,在一定程度上对监测数据质量造成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布鲁氏菌病所引发的疾病负担;根据疫情特点,将农民等作为布鲁氏菌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并密切关注重点乡镇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工作;扩大布鲁氏菌病监测范围,提高监测质量,及时提出布鲁氏菌病预警,减少对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危害和经济负担,减少对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要继续做好宣传和疫区处理准备,及时处置人、畜间布病暴发,防止扩大蔓延。

综上所述,菏泽市布鲁氏菌病疫情有集中趋势,个别年度有疫情点。应重点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工作,并开展定期监测,落实好检疫制度等综合防控。

参考文献

[1]肖东楼.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0-102.

[2]刘志国,王妙,崔步云,等.布鲁氏菌病并发症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5):447-454.

[3]杨雯雯,曾令佳,帖萍,等.2015年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及构成分析[J].疾病监测,2018,33(3):225-228.

[4]农业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6-2020年)》[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6,41(5):46-50,31.

[5]李旦,寇增强,陈秋兰,等.2016年山东省一起活羊交易市场导致的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J].疾病监测,2017,32(7):539-543.

[6]吴秀娟,卢军,杨德全,等.欧美发达国家布鲁菌病防控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动物医学进展,2020,41(8):120-123.

[7]董帅兵,姜海,王丽萍.我国布鲁氏菌病监测研究与实践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7):870-874.

[8]崔步云,姜海.2005-2016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数据分析[J].疾病监测,2018,33(3):188-192.

[9]黎舒,陈秋兰,殷文武,等.2013-2018年全国布鲁氏菌病诊断现状分析[J/OL].疾病监测,2019,34(12):1053-1057.

[10]康育慧,崔咏梅,曹文君.2011-2017年我国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的长期趋势和季节性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6):895-897.

[11]张翠红,董帅兵,姜海,等.2005-2017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网络直报质量评价[J].疾病监测,2019,34(12):1076-1081.

[12]岳勇,冯静,周蓉,等.一起生饮羊奶引起的布鲁氏病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0,36(2):146-148.

[13]王雷,易瑶,陈旭光,等.2019年广东省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20,35(2):167-171.

[14]王明侠,姚国韬,王珊,等.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处置与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9,34(6):39-41.

[15]宇凌,范明杰,王慧军,等.2017年山东菏泽规模化羊场布鲁菌病基线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9):49-52.

[16]杨丽,毕振旺,寇增强,等.山东2005-2012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1):14-17.

[17]钟曼华,李鹏宾,陈志桓,等.2011-2017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35(5):434-437.

[18]姜霞,钱振宇,刘晓丽,等.2006-2010年河北省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2,31(2):209-211.

[19]白永飞,帖萍,闫昌福,等.山西省2008-2017年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9,19(8):758-761.

[20]陳雪娇,张晓晨,肖瑛.吉林省2019年布鲁杆菌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2020,35(3):241-242.

[21]林代华,韩腾伟,王加熊,等.2012-2017年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9,35(9):847-851,864.

[22]张国庆,韩敏,韩来红,等.三种布鲁氏菌血清学方法的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3):1842-1844.

[23]华文浩,万钢,徐新民,等.2008~2014年228例布鲁氏杆菌感染患者流行趋势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45-46,48.

(收稿日期:2020-08-31) (本文编辑:张明澜)

猜你喜欢
流行特征防控措施细菌
细菌大作战
冰箱里的细菌会被冻死吗
2008—2015年漳州市诏安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天津市武清区成人亚临床甲减的筛查分析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冠瘿病在阿勒泰地区发生规律及防控措施
91例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临床分析
2008~2012年龙城区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特征对比分析
细菌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