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项目管理新模式应用核心探究

2021-03-27 11:02杨过
家园·电力与科技 2021年17期

杨过

摘要:随着电网实施精准投资战略以及深入地执行“放管服”政策,很多电网公司全面贯彻实施投资管理理念,在规划阶段对供电区域依据网格化规划原则将其进行不断划分,主要划分为具体的供电网格以及单元,进而形成“蓝图”。这个“蓝图”由各个供电网格以及供电单元共同构建而成,同时还需要网格内的规划、生产以及营销等各个专业需求项目基于网格化规划的初衷而统一到一张蓝图上实施,以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投资重复。网格化规划需要由多专业部门共同审查,随后需要形成新型的一整套配电网项目管理模式。

关键词:配网项目;管理新模式;应用核心;

引言

基于配网工程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有必要深入探索提供配網工程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实施对配网工程安全与质量的标准化管理。严格控制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进一步保证配网工程的品质。

1配网项目管理新模式的建设背景

在定位与形成供电网格过程中,网格化规划便会形成供电网格。在配电网侧会独立出现供电区域,而且确定后可以固定,这样有利于运行维护和调度设备,有利于服务和管理用电客户。同时远景饱和负荷是由独立固定的网格所预测的,这是一个基础,其所绘制出来的目标网架的控制性较强,可以准确地绘制出“蓝图”。配电网项目的需求往往是多样性的,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的末端,可以与用户直接连接,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可以将电能向终端配送。配电网各类项目具有较多的需求,由于投资的资金渠道的差异性,不同专业的项目(配网改造、业扩配套、基建配套、生产性大修改等)一般没有形成高度的协调性,在各个专业的项目中遇到不一致或者重复的需求时,便可能降低工作效率,产生浪费资源等情况。而相关政府和企业下放了配电网项目审批权限,配电网的项目审批权限随着南方电网“放管服”政策的实施而进一步下放,现阶段已经更改为地市公司审批,由原来省公司对其集中审批的模式转变为地市公司可以实施权力以及自主决策项目的立项,所以地市公司需要承担控精准投资方面的更多义务。

2配网项目管理的现状

2.1点多、面广、工期短,管理难度大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根本保证的配网建设,与成千上万的用户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修改整个系统时,往往会牵扯到很多用户,面临较大的压力。同时政府以及企业等部门还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施工技术的要求及建设成本会受到高强度的施工压力的影响,建设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所有增加。

2.2施工方面

施工过程的管理是配网基建工程建设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对于眼下的配网工程来说,由于施工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这就对施工作业的效率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管理办法对如今的工作形势显然已经不适用。据相关调查发现,目前配网工程的施工管理具有更明显的集中化、精细化和高效化的特点,并且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部法规也更加规范完善,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大带多小”的工作模式,也即工作中的大小事项更多依靠老员工的经验和直觉进行处理,这种管理方式显然不够科学,对此必须加强对现代管理办法的科学使用。另外,安全管理也是配网工程的一个薄弱项,目前施工中的安全工作不仅无法达到“标准化”的标准,甚至存在着诸多的漏洞,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建设单位的重视程度较差,导致安全工作的推进具有较大难度。

2.3配网工程质量管理的设计质量不佳,缺乏统一的管理

从现阶段的配电工程设计情况来看很多设计方案并不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相关的管理人员对于各项设备的质量需求并没有加以考虑,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较低,评审不严格等,导致在设计阶段配网工程质量较差。

3落实配电项目管理新模式的途径

3.1实现投资精益化管理

财务管理评价成果作为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投资计划等配网项目管理阶段的重要参考依据,为精准投资提供支撑。构建配网项目财务管理评价成果库,发现投资潜在风险,制定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到位。关注投资重点,指导项目投资安排,实现投资精益化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对项目财务管理关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措施建议,充分发挥项目财务管理评价作用,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完善公司投资管控机制,提高投资效率和效益,支撑投资决策。

3.2施工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1)严格把控施工进度。进度控制是配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工作人员需要按照工期对进度计划进行科学的编制,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施工进度展开逐月的安排与调整,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实际的工况,以防出现进度延误的问题。在此期间,若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进度的延误,那么必须及时调整好配网工程的竣工投产日期;若工期缩短,那么建设单位需要对合同进行及时的变更,及时办理好相关的审批手续,保障配网工程的安全性。(2)设计变更。无论是实际施工还是后续的竣工验收,都要将经批准后的设计文件当作重要的参考依据,确保配网工程建设的合理性。

3.3提升配网项目财务管理水平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配网项目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建设,提升了配网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解决了配网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数据管理、预算执行等常见问题,增强了财务管理评价对配电网建设的指导性,科学合理的安排了配电网建设改造项目,使网架结构合理化,保证了巨额资金的合理有效投入,从而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为配电网财务管理评价提供了标准和规范,为配网项目财务管理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的依据,为决策人员提供了详细的配网项目财务管理指标。该研究为配网项目后管理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3.4建立安全规范制度

要强化配网工程的管理质量须有工程管理规范,只有将工程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为后续施工以及工程建设提供具有可行性的执行方案和管理规范,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规范为配网运输的安全性提供强大的保障。

3.5加强验收

把业主项目部要在验收和消缺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落实项目管理员工作责任制,组织施工、监理、生计、属地供电所和抽调验收人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开展验收工作,现场汇总填写《配网工程项目验收情况表》并签名确认。对过程验收时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消缺,避免问题到最终投产验收前大量爆发。按照“谁产生,谁消除;谁发现,谁跟踪”的原则开展消缺工作,监理单位根据《配网工程项目验收情况表》,明确缺陷问题分类,向责任单位发出签章的《质量缺陷通知单》;责任单位收到通知单后须及时签章确认,并在投产前或验收7天内迅速组织完成消缺工作。

结束语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监管能力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不但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还要构建完善制度,增强对市场参与主体的监管。另外还要优化电力企业现代治理制度,落实协同监管治理。在研究过程中,要想顺利实现电力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提升监管能力,需要电力企业以及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强供电设施的建设力度,严格实施各项制度,从根本上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实现电力企业监管能力高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庆丰.配电网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17):143-144.

[2]颜烈义.县级供电企业配电网项目全过程管理探析[J].数码设计(上),2019(11):321.

[3]康辰雨,徐超,邓刘欢,等.信息实时共享平台在配农网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电网公司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20(11):50-51.

[4]蔡菁华,张萌星,武志恒,等.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升公司供电服务水平[J].农电管理,2019(6):35-36.

[5]邹晖,黄燕,卢耀兴,等.基于"四维驱动"的电力营商环境提升策略研究[J].电力设备管理,2020,49(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