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柔”牛仔开发

2021-03-27 14:05
纺织报告 2021年1期
关键词:上浆牛仔布布面

杨 箭

(黑牡丹纺织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牛仔布以色经白纬交织、斜纹风格为主,历经上百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近10年来,牛仔布一改传统、单一的组织和风格,呈现出多层次的变化。在原料方面,竹纤维、天丝、亚麻、黏胶等纤维的运用以及涡流纺、弹力包芯纱、包缠纱、智柔纱等新型纱线的加入,使得布面或粗犷、或朦胧,将牛仔布的休闲、质朴发挥得淋漓尽致,柔软、舒适的牛仔面料应运而生。智柔纱以优良的柔软、吸湿导汗等特性,被应用到牛仔面料的开发生产中,改变了传统的弹力竹节牛仔较硬的布面效果,改善了牛仔面料的基础性能,使人们的穿着体验更加舒适,受到了广大服装生产商的青睐[1]。

1 原纱选择、规格设计

1.1 经纱选择

智柔纱又称高强低捻纱或低扭矩纱,纺纱原理是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前罗拉和导纱钩之间安装一个简单的机械式假捻装置,来改变纤维在成纱中的排列,使得纱的残余扭矩通过内部平衡而显著降低,在较低的捻度下,得到强力较高、毛羽少、扭矩低以及手感柔软的单纱。智柔纱的特点是在相同捻度下,强力较其他形式的纱线有所提高[2]。智柔纱与普通环锭纺纱线的物理指标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智柔纱与普通环锭纺纱线的物理指标对比

表1中的传统环纺纱是通过打小样制得的,从数据对比中可以得出,在相同或接近捻系数的情况下,智柔纱的断裂强力、棉结、毛羽以及断裂强度CV值(强不匀)性能都要优于传统环纺纱[3]。

1.2 纬纱选择

牛仔面料的设计既要满足牛仔裤、牛仔裙等服装的生产要求,又要满足牛仔包、牛仔帽等个性化服饰需求。因此,在选用纬纱时,通常会选用有弹力功能的纱线,这样既可以满足客户对面料的内在指标要求,而面料本身又具有纹路清晰、可塑性良好、手感柔软等特点。

1.3 织物组织规格的设计

牛仔布一般会选择经纬纱交织点较少的松散组织,既有利于织物整个流程的生产,又不打破人们对传统牛仔布的认识。设计时,一般采用质量在9~12 oz、门幅在120~145 cm、1/3或1/2的规格。为了使牛仔布既具有粗犷的风格,又拥有布面柔软的特征,经纱往往会选用智柔竹节纱[4]。

2 各工序生产要点

2.1 整经工序

智柔纱相对于普通环纺纱而言,整体捻度较低,强力相对较小。为了保证生产顺利及后道工序半制品的质量,整经时要尽量减少张力,充分保证经纱的弹性、强度及伸长回复性等物理机械指标。由于智柔纱的特殊性能,整经工艺较其他同支数的纱有所差别。球经整经主要工艺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球经整经主要工艺参数

智柔纱相对于常规环纺纱,在整经时放置绞线时,纱线的长度、纱线退绕张力、车速以及球轴整经根数等有所差别,主要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纱线断头的次数,方便分经工序理清断头,提高分经效率。

2.2 染色工序

牛仔布的球经染色也称束状染色,是相对于传统片状(一步法染色)的全新染色工艺流程。生产流程是把筒子纱整理成绳状球轴,然后通过球染设备,把不溶性染料靛蓝在保险粉和烧碱的共同作用下,还原成可溶性的靛蓝隐色体,再通过球染设备反复浸轧、氧化,以达到纱线上色的目的,最后经过水洗等特殊工艺处理,得到所需的牛仔颜色纱线。球经染色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

工艺流程:煮练一道(78~80 ℃)→温水洗一道(50~55 ℃)→冷水洗一道(淋喷)→八浸八轧八透风氧化(靛蓝)→温水洗一道(淋喷40-45 ℃)→水洗三道(淋喷)→后处理一道。

表3 球经染色工艺参数

智柔纱相对于同规格的常规环纺纱,染色过程中的车速、轧车压力、染液浓度等也是有差异的,这主要取决于智柔纱本身的结构特性,在需要相同上染率的前提下,智柔纱更容易上色。

2.3 浆料选择与上浆工艺要点

上浆是牛仔布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织造效率和成品质量。牛仔相对于白坯而言,上浆具有特殊性,前期的经纱染色致使纱线的性能发生改变,尤其是纱线对染料的吸收,增加了上浆难度,再加上智柔纱结构的特殊性,浆液在经纱表面的被覆和渗透要合理,既要在经纱表面形成柔软、坚韧且富有弹性的均匀浆膜,使纱身光滑、毛羽贴服,又要做到适当的渗透,加强纤维之间的抱合力,提高纱线的强力,适应高速织机打纬往复拉伸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面料整体的柔软性,上浆率以较低控制为好。浆纱配方对比如表4所示。

表4 浆纱配方对比

粗支智柔纱的上浆,一般选用黏度适中的变性淀粉为主浆料,加上低黏度的丙烯类和油脂,就可以很好地保证可织性。相对于常规环纺纱线,智柔纱更容易吸浆。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浆液浓度要偏小控制。上浆工艺如表5所示。

表5 上浆工艺

智柔纱在上浆过程中,由于松散的内在特性,浆液比较容易渗透到纱线里。为了减少浆液的渗透量以及保证经纱的柔软性,在上浆过程中,车速要比常规纱线快,且同规格品种的压浆棍压力相对较小。

2.4 织造工序

织造是将纬纱按织物设计的组织规律在织机上交织、呈现。在织造过程中,不同的动程、投纬时间、经位置线、开口时间、后梁高度、停经架高度、上机张力等会造成布面风格差异。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布面纹路清晰、凹凸立体感强、组织松垮、复古粗犷的牛仔风格。针对客户对布面风格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将后梁适当抬高,使上层经纱张力减少、下层经纱张力加大,形成不等张力梭口,既减少了打纬阻力,也增加了布面露白。GAMMA织机工艺参数如表6所示。

表6 GAMMA织机工艺参数

2.5 整理工序

牛仔布后整理工艺一般包括刷毛、水洗、浸压、烧毛、拉斜、烘干、橡毯预缩等,整个工艺流程长且灵活多变。各道工序间张力与压力的控制,直接影响到牛仔布的手感。相对于常规牛仔而言,“智柔”牛仔在整理时,对工艺技术的要求更高。随着新型助剂的研发,牛仔布后整理由传统的漂洗、石磨发展为生物抛光整理、免烫整理等,再加上定型、丝光、退浆、空气洗等新型整理方式的产生,使牛仔服装的品质及档次向多功能型转变,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及经济效益。

3 结果与讨论

(1)牛仔面料风格的要求具有独特性,设计时,往往会通过竹节纱的选择(主要是竹节纱节长、节粗的选择),达到特殊的视觉效果。在设计时,由于智柔纱的特殊性,对于节长、节粗的选择一定要切合实际生产,不宜过长、过粗,以免影响纱线质量、面料的物理机械指标以及增加整个流程的生产难度。

(2)为了达到布面柔软的目的,智柔纱在上浆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浆液的含固量来降低经纱的上浆率。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适当控制,不能降得过低而损害浆液黏附性能,导致经纱在织造过程中起毛和断头。

(3)在织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稀密路、星跳、百脚、方眼等疵点,主要是因为在织造过程中,上下层的经纱张力差异大,同一筘齿中较松的一层经纱,在打纬织造时容易左右横动,纱和纱排列的空隙不均匀。因此,在实际生产时,根据组织规格要求,适当调节织机开口、后梁高度、综框高度、上机张力。

(4)“智柔”牛仔的柔软性相对于常规牛仔面料而言,本身就有优势。但在实际生产中,客户对面料还有其他特殊要求,需要通过后整理不同工艺流程(丝光、退浆)以及添加相关不同助剂来完成。为了保证面料达到最柔软的效果,整个生产流程的张力及轧车张力应尽可能减小。

猜你喜欢
上浆牛仔布布面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四月风(布面油画)
两亲性接枝淀粉/PVA混合物的上浆性能研究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Task 1
单纱浆纱机毛纱上浆工艺的研究
张方白艺术作品
色织布与白坯布上浆的区别及特殊要求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