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模式”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落地推广应用的启发和思考

2021-03-27 11:24秦培洁刘剑锋
吉林中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武昌民间中医药

秦培洁,刘剑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053)

民间中医药是指非官方的中医药的机构、人员和技术等。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主要具有安全、有效、立竿见影、简、便、验、廉等七大特点,其诊治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技术有针灸、穴位贴敷、药物熏蒸、各种手法、刮痧等[1-3]。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的源头活水,对于持续提升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优势、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优势

1.1.1 更能体现中医三因制宜的特色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实践总结而产生的生存保护性成果。它产生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的致病环境、体质基础和生活习惯,具有较高的地域适应性和针对性,体现了《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提出的“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的治疗理念。对于具有地域性发病特征的疾病有较高的价值[3]。

1.1.2 简、便、廉、验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色,技术来源于民间,不需要配备特殊的仪器或设备,多数可在门诊进行,无需收治入院;有些操作如针刀、整脊、手诊等几乎不产生材料损耗;成本较低,费用低廉[4]。同时,技术应用直接、安全性好,很多技术无创或者创伤小、痛苦少,起效期短,并且能够从各种方面满足病人的需要,体现了“安全、优质、高效”的特征。推广“安全”“有效”“价格亲民”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对于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卫生服务体系都有着重大意义。

1.1.3 民间特色诊疗技术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发挥的作用 在全国人民的艰辛努力下,国内的新冠疫情基本在可控范围内,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基本步入正轨,中医药对新冠肺炎病毒流感疫情的防治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中医药通过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在预防,治疗,康复等不同的阶段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服务能力的认可。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控中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初期和康复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艾灸、手诊、经穴推拿、针刺、太极拳、八段锦、穴位贴敷、耳穴压豆、拔罐、食疗等,有利于增强免疫力,早期治疗预防、预防轻症转为重症、恢复期促进患者彻底康复,减少后遗症。

1.2 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因其“简、便、廉、验”的特点,许多地区患者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等方面满意度较高。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就医压力,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5]。但是目前提供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数量尚且不足,一些群众认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推广数量不够以及推广范围较小,难以满足就医需求,同时由于基层地区条件,导致许多群众对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缺乏了解,对其认知度不强,阻碍其广泛推广。说明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要符合当地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同时也要在群众经济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方能为使用者和接受者欢迎。

2 “武昌模式”与民间特色诊疗技术

“武昌模式”是仝小林院士在武汉疫情期间,面对新发、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采用并推广社区中医药防控的一种创新模式。尤其是在疫苗及特效药未出现之前,先以中医定性,再以通治方治病,辅助其他中医治疗手段,如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社区推广应用,从而使疫情防治关口前移。“武昌模式”是中医药进社区+政府搭台+互联网,中医药进社区是核心,政府搭台是必备条件,互联网是辅助手段。

对社区医生进行通治方及相关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简单培训,即可熟练应用,在政府主导和决策下,在社区大规模推开。在社区内第一时间使用中医药的意义重大,将来既可以在突发传染病防治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也可以在平时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对于密切接触者,通过中成药以及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等方法来预防,可以有效顾护人体正气,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减少或者不发病,这一点在浙江省、河南省等省份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中药可以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减轻后期医疗救治难度和压力,这也是中医药要早介入,快介入的重要原因,可将大部分症状“扼杀于初期”,降低轻转重症率,减少死亡,给疾病的救治争取了时间,起到很好的防控作用。

社区防控的难点是居家隔离的病人分散,医护人员有限,很难指导患者服药,了解患者服药后的反应从而及时调整用药。在武汉市武昌区卫健委和湖北省中医院网络信息平台长期合作基础上,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团队,紧急设计开发出一款手机APP,刘保延团队在后台投入了500多名后方医生,通过APP 软件一对一远程指导病人服药,这种服务也使病人情绪得到一定的调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的困境。

3 受“武昌模式”启发,找到民间中医特色技术推广应用新模式

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实际应用推广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受这次疫情“武昌模式”的启发,为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落地推广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政府主导+互联网+社区模式。

由政府主导和搭台,以社区为基点,中医药专业力量为支撑,互联网技术为手段,开创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落地推广应用新模式,平时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加强普通群众对中医药包括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卫生支出,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保卫人民健康。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可以先以中医定性,再以通治方治病,辅助其他中医治疗手段,从而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健康的损害。

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机APP,建立社区群众健康档案,搭建社区医院医务人员与社区群众的沟通平台,健康宣教平台,线下健康活动导引平台以及医务人员培训学习平台。对于群众可以自己在家操作的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社区医务人员的线上课程,线上指导加线下活动的带引等方式,开展普及。对于需要医务人员操作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通过APP 线上课程及线下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水平,增强群众的信任感。

4 意义与思考

“武昌模式”的启发和应用,对于医学关口的前移,建立更好的医患沟通,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增进普通群众对于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卫生支出,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疑难问题。“武昌模式”在“战时”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平时”的应用与推广有着重大意义,在推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4.1 平时的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社区应用主要在慢病管理,如何把健康管理和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相结合 健康管理虽然是一个普遍为人所接受的概念,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未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模式,如何将“武昌模式”应用到社区慢病的健康管理,以及有机的与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相结合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4.2 依从性问题 疫情期间患者的依从性比较高,平时可能配合度及依从性就成问题。解决患者依从性问题是武昌模式成功推广应用的关键。

4.3 政府,医疗机构的配合度以及经费问题“战时”由于疫情的需要与迫切性,政府政策有所倾斜,配合度高,效率高,经费充足,但是平时,政府是否依然能够给予政策和经费的支持,是中医药适宜技术结合“武昌模式”的推广的必备条件。

猜你喜欢
武昌民间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武昌理工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王亚南与武昌中华大学
夜登武昌封建亭(外二首)
童迷黑白秀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