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谐振”效应分析*

2021-03-27 11:19
中文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振幅谐振效应

(常州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一、“谐振”效应概述

在物理学中,每一个事物都以自身的频率振动,且振动产生的振幅一般是微弱的、难以觉察的。但是一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以相同或相近的频率同时正向振动,其产生的振幅就可以达到比其他频率下的振幅大,达到最大振幅,此现象即为共振。反之,多个事物以相同或相近的频率同时反向振动,其产生的振幅就可以达到比其他频率下的振幅大,达到反向最大振幅,即减振,二者合称谐振[1]。

二、“谐振”效应下的传播分析

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每个节点所处的位置不尽相同,这就表示其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也是有所区别的。由于受到自媒体的普及率以及使用程度、公众使用媒介的能力等影响,这些节点在网络传播中出于无序状态。有的节点是处于传播路径的中心地带,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就越强,有的则处于传播路径的边缘,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就越弱。

在新闻信息进入传播路径时,路径中的那些关节点对流入传播管道中的信息进行作用。新闻价值、法律规范、社会观念等是隐性因素,在人们的传播活动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新闻信息的形式、传播的方式等。而传播者、营销公司、利益集团、公益团体等显性因素,从自身或社会的角度出发,对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加以引流,而那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讯息则会遭遇抵制,从而阻碍或者损耗传播效度。在这个环节中,政府部门、法律规范等对传播加以控制,从而使新闻讯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侵犯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2]。

在新闻传播路径中,每个节点对传播内容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而这些节点之间相互影响。不同的节点各自在传播路径中对新闻传播产生影响,但实际的传播路径中,这些节点对传播内容有正向和反向、大和小的影响。

1.“共振”效应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共振”效应是指自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以一定的效力向某一个方向传播,传播路径中的其他重要节点以相同或相近的效力同方向传播就可以使新闻传播效果最大化[3]。

2.“减振”效应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减振”效应是指自媒体平台上的新闻以一定的效力向某一个方向传播,但是传播路径中的部分节点或全部节点以相反的方向传播,就可以使传播效力得到最弱化,甚至可以使信息逆向传播,最终传播效果与传播本意相背离。

以《穹顶之下》这部纪录片为例,分析“减振”效应。原央视记者柴静自费拍摄的公益片《穹顶之下》在2015年2月28日于优酷、爱奇艺、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播出。据不完全统计,一天之内,几大互联网网站点播、下载总数近上亿次,由此引爆热点,传播者企图引导受众声讨雾霾、关注环境。但专业人士从数据、技术等诸多方面分析并提出质疑,使《穹顶之下》的传播效力受阻,许多人开始质疑传播者的动机、立场。后来,各大网站相继禁播《穹顶之下》,传播过程遭遇最强阻力,传播终止,形成“减振”效应。传播后期,传播路径中节点都反向作用于《穹顶之下》传播。

三、“谐振”效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之所以一点能够引爆全网,产生“谐振”效应,其原因就在于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具备以下几点特质。

第一,相比于依托广播、电视、书报等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成本更低。自媒体时代,一张粗糙的图片或者简单拍摄的视频,再配上简短的文字就可以直接上传到微博、空间、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相比,要达到同样多的受众、相近的传播效果,自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不仅制作相对简单,人工、技术、设备成本降低,而且传播范围更广、时效性更强。自媒体时代,主流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搜集新闻素材时,除了传统的媒体外,更多地是借助低成本、受众广泛的自媒体[4]。

第二,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自媒体时代,新闻更新周期缩到分钟、甚至秒钟。网络的发展、普及使一条新闻可以在短时间内顺着网络传播的路径传至大江南北,并且自媒体平台设置评论区,允许受众彼此交流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对传播方式的评价,传播者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受众的反馈,及时做出调整。

第三,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人群更广。手机网民用户数量众多,容易形成“谐振”效应。六度分割理论指出,一个普通人可以通过身边六个人与外界任何一个人产生联系。而一个手机网民所辐射的人群远超六个人,这样一条信息就可以从一个自媒体终端传出,其周围人对此传播内容产生反应,转发、评论的行为都加速了该条信息的传播。

第四,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进入门槛更低。自媒体的低门槛与简单操作使得公众主体意识更强。现在的用户具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部分专家滥竽充数,解构传统,大大削弱了专家的权威性。此类问题的频繁出现使观众不再轻易依赖专家的解读,反而是从更多元的角度寻求解答。

结语

通过对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谐振”效应产生的原因和过程的了解,就可以对新闻传播路径中的因素进行人为的干扰。当需要扩大传播信息、强化传播效果时,可以利用路径中的关节点发挥效应,引导传播方向;当需要遏制信息传递、弱化传播效果时,可以控制关节点反向传播,从而减弱、甚至是抵消原始传播意图。“谐振”效应最突出的作用在于趋利避害,一方面,借助“共振”效应,强化传播;另一方面,针对“减振”效应,弱化传播、甚至终止传播。

猜你喜欢
振幅谐振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谐振式单开关多路输出Boost LED驱动电源
基于CM6901 的LLC半桥谐振开关电源设计
谐振式浮轨扣件的安装工艺
高效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参数设计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