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3-27 21:47李春霞
甘肃畜牧兽医 2021年8期
关键词:张掖市张掖母牛

李春霞

(甘肃省肃南县农牧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甘肃 肃南 734400)

近年来,张掖市把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四个百万工程”之一,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地理条件,以建设“双百基地”(百万头优质肉牛和百万亩优质牧草基地)、打造百亿级牛产业体系为目标,坚持把推进牛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实现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强化工作措施,推动肉牛产业向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肉牛养殖总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截至2021年3月底,张掖市牛饲养量达74.87万头,同比增长14.88%;存栏量达63.94万头,同比增长11.47%;出栏量达10.93万头,同比增长39.95%;能繁母牛存栏量达30.25万头。牛肉价格持续上涨,肉牛养殖效益不断提高,牛肉价格较2020年同期上涨9.35%,犊牛售价10 000~14 000元/头。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饲养1头母牛的年纯利润为4 500~8 500元,1头架子牛育肥6个月出栏的纯利润为2 500~5 400元,农户的养殖积极性不断提高。

1.2 “张掖肉牛”核心种群逐步建立

2016年开始,张掖市建立了联合育种攻关机制,开展了世代选育、性能测定、系谱登记和遗传评估等工作,组建了3个核心育种场和9个基础选育群,选育了700多头核心群种牛和2 300多头基础群母牛,培育种公牛60多头,育种工作初见成效。

1.3 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认真实施“百万工程”,依托高产优质苜蓿项目和退耕还草项目推动种养大户发展高产优质牧草规模化种植,全市各类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8万hm2,饲草总产量达95万t。新建年生产秸秆饲料5 000 t以上的加工企业4个、1万t以上的加工企业2个,累计建成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28家,全市年饲草加工能力达150万t,进一步夯实了牛产业发展基础。加大肉牛屠宰能力建设,提高肉牛屠宰加工能力,拓宽张掖市肉牛及其产品的销售市场,建成肉牛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3家,肉食品加工企业7家,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1.4 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大力推行畜禽“五化”养殖技术,全面提升肉牛标准化养殖水平。全市累计建成标准化、规模化肉牛养殖场区390个,其中万头牛场5个、千头牛场48个、百头牛场337个;累计创建省部级肉牛标准化示范场20个,省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三品一标”认证率占全市饲养总量的70%。2021年4月底,“张掖牛肉”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录外审定、现场核查和品质鉴评。

2 存在的问题

2.1 畜群结构有待优化

虽然张掖市肉牛存栏量达63.94万头,但能繁母牛存栏量仅为30.25万头,占整个畜群的47.3%。作为牛产业发展基础的能繁母畜,占整个畜群的比例不到一半,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程度,不利于长远发展。

2.2 品种优势不明显

张掖市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黄牛冻配改良,经过30多年的杂交改良,以西门塔尔牛为主的肉牛品质有了质的飞跃,活牛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随着活牛价格和牛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其他品种的活牛和冻精陆续进入张掖市,在丰富张掖市肉牛品种的同时,也影响了“张掖肉牛”新类群的选育,不利于“张掖肉牛”产业的发展。

2.3 产品品牌效益不突出

虽然张掖市各县(区)依托已建成的牛羊屠宰加工企业,注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牛羊肉品牌商标达30多个,在全国设立了40个直销点,建成28个畜产品电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将淘宝、快手、抖音等线上销售和在二三线城市开实体店销售相结合,大力销售牛肉产品,但相较于活牛销售和初级牛肉产品销售,精深加工的牛肉产品销售占比较小。产品附加值不高,品牌效益不明显。

2.4 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

肉牛养殖所需资金大、周期长、资金回笼慢,导致部分经济实力有限的企业有钱建场无力买牛,养殖场无法达到满负荷运转,设备利用率低,甚至个别养殖场因无钱购买牛只而空置。

3 对策

3.1 完善“张掖肉牛”良种繁育机制

加快“张掖肉牛”新品种的培育进度,成立专门的站所,配备人员组建专班,专职负责“张掖肉牛”新品种的育种繁育工作,争取早日育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新品种。推动建立“张掖肉牛”种公牛站,大力推广“张掖肉牛”冻精,促使全市肉牛产业提档升级。依托已组建的“张掖肉牛”核心育种场,选择养殖环境好、条件成熟的村、社、户,向其免费提供“张掖肉牛”冻精,并通过提高母牛犊补贴标准等方式,建成“张掖肉牛”基础母牛养殖村、社,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张掖肉牛”品种扩群增量。

3.2 强化政策扶持

以《张掖市牛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年)》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加大肉牛养殖场区建设及后院养殖改造力度,认真落实肉牛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提高肉牛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持续实施能繁母牛“见犊补母”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流程,引导鼓励养殖户饲养母牛,大力发展母牛养殖场(户),着力增强肉牛产业发展基础。加大“张掖肉牛”冻精使用补贴力度,推动全市肉牛产业提档升级。

3.3 延伸产业链条

持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和合作开发,加大肉牛屠宰企业的升级改造力度,持续改进牛肉精深分割冷鲜排酸工艺,提高牛肉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培育区域公用“甘味”肉牛品牌,充分利用已认证的“张掖肉牛”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张掖牛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支持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与全国各大商超、各电商平台建立供销关系,实现肉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鼓励各相关企业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开设实体店,做大做强做靓“张掖牛肉”金字招牌,提升产品品牌效益。

3.4 深入推进畜牧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养殖场区确权登记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区办理《养殖场区产权证》,及时为已办理《养殖场区产权证》的养殖场进行产权价值评估,协调各银行认同《养殖场区产权证》的法律效力,开展产权抵押贷款工作,为养殖企业缓解燃眉之急。大力开展畜牧业“三变改革”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闲置资金入股养殖场,变个人独资为股份制经营,盘活资金、资产,提高设施利用率和资金利用率,使养殖场满负荷运转,推动肉牛产业持续发展。

3.5 强化科技创新力度

积极与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安全高效养殖、良种繁育、饲草料种植、畜产品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的联合攻关和研发,为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大力引进、培养畜牧业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建立优质良种肉牛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库;加强畜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稳定科技队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攻关、项目承包和有偿服务;加快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推动畜牧科技与牛产业的高度融合,提高畜牧科技的覆盖面和贡献率。以乡村振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为载体,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分层次举办培训班,培养新型职业养殖从业人员,为发展肉牛全产业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猜你喜欢
张掖市张掖母牛
情暖张掖大地 让爱不再孤单
母牛的分娩与接产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张掖市第四中学
到张掖看黑河
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西夏时期的张掖
大美张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