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3-28 12:32蔡立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病症阻塞性肺炎

蔡立霞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医医院,山东 聊城)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空气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表现,此类疾病通常被称为慢阻肺,是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患病对于患者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影响极大。老年患者原本身体各项机能出现下降表现,甚至可能伴随多种其他疾病,因此一旦出现慢阻肺病症更加严重,目前治疗此类疾病的方式多数是使用药物,但是为了保障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需要增添护理干预[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特别选取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于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76 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8 例,对照组中23 例男性,15 例女性,年龄56~89 周岁,平均(70.26±3.09)周岁,病程2~15 年,平均(6.48±2.15)年;观察组中21 例男性,17 例女性,年龄55~90 周岁,平均(70.61±3.15)周岁,病程3~16 年,平均(6.52±2.12)年,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其中应当排除以下存在:(1)伴随恶性肿瘤患者;(2)严重精神疾病难以有效沟通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根据病症进行对症治疗,首先进行止咳平喘、抗感染以及扩张支气管等治疗,药物选用氨苯碱、赛托溴铵、地塞米松以及布地奈德等药物,根据患者不同表现,选择不同药物。对照组患者病况观察即可。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特点,其病程极为漫长,对于患者的影响极大,因此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不安、抑郁或者焦虑等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进行护理干预,增加同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诉求后,进行有效的疏解与指导,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与认同。

(2)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入院后便当进行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增加患者以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知,在讲解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减少过于专业的名词的使用,告知患者吸烟、酗酒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对于病症的影响,将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保障健康生活。

(3)饮食护理:首先需要对患者身体情况以及营养状态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不同患者表现以及个人喜好、禁忌,制定不同的食谱,保障长时间病症折磨以及治疗需要的营养供给,增加新鲜水果蔬菜使用,保障大便的正常排泄,减少便秘带来的心肺负荷,并且需要严禁糖分的摄入,减少腹部中CO2的形成。

(4)环境护理:在入院后便应当带领患者以及家属了解医院环境,增加熟悉度以及信任感,并且患者病房需要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在病房之中大声喧哗,影响患者正常休养,在院内需要进行定时通风,保障温度、湿度的适宜,避免患者受寒,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5)呼吸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需要缓慢且悠长,避免过短过急,指导其正确收缩口唇进行呼吸,增加气道外口阻力,以此改善血液循环情况。

(6)运动护理:等待患者病症进入稳定之后需要逐步进行运动康复,以此增加身体抵抗力以及心肺功能,首先应当选择一些轻松的活动,例如:太极、散步或者自行车等,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应由缓到急,循序渐进的进行。

1.3 效果判定

(1)护理人员需要使用FACT-G 量表(美国转归研究与教育中心下发功能评价系统中的共性模块-生命质量量表)对于患者躯体、社会、心理以及物质等多个方面进行测定[3-4]。

(2)并且在治疗护理后需要进行FEV1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此观察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情况。

(3)最后使用自拟评分表,询问患者或者家属护理过程之中的满意情况,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5-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比较

通过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s, 分)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s, 分)

组别 例数 躯体 社会 心理 物质对照组 38 46.59±6.35 54.02±7.31 42.09±2.51 51.29±4.79观察组 38 54.71±8.09 64.81±9.01 50.02±3.93 60.02±5.91 t 4.867 5.733 10.483 7.07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FEV1以及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s)

组别 例数 FEV1(L) FEV1/FVC(%)对照组 38 1.37±0.33 56.84±5.79观察组 38 1.51±0.27 60.51±6.31 t 2.024 2.642 P 0.047 0.010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n(%)]

3 讨论

老年慢阻肺是老年患者在呼吸过程中出现气流受限表现,致使的一系列病症,此类疾病在病程是呈现逐渐发展进行的,一旦患病具有病程漫长、病情复杂的特点,并且还可能诱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增加致残率以及致死率[7-8]。

目前临床治疗老年慢阻肺的方式主要是止咳平喘、抗感染以及扩张支气管,但是由于疾病特点需要长时间进行治疗,且见效较慢,因此患者可能出现多种负面情绪,对于后续治疗与恢复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增添实施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本次研究的护理从心理、健康教育、饮食、环境、呼吸以及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目前的护理以非传统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角度,注入人文关怀,充分尊重患者个人需求以及需要,从整体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保障患者预后能力[9-10]。并且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观察到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FEV1以及FEV1/FVC 等肺功能指标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能够进一步保障肺部功能;护理满意度的增加还保障和谐医患关系建立。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极佳,在保障肺功能的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猜你喜欢
病症阻塞性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青春期病症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