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烧伤病人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有效护理方式分析

2021-03-28 12:32张敏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营养液胃肠道入院

张敏慧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烧伤科,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重症烧伤病人的病情十分严重且治疗时间长,由于患者的机体分解代谢开始变强,所以患者体内的蛋白质开始消耗,如果不及时进行营养摄入的化,就会造成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从而延长治疗疗程,并且会使患者全身感染,体内脏器功能受损等,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肠内营养时临床营养摄入的一种,另外一种是肠外营养,而重症烧伤病人的营养摄入主要是肠内营养,因为肠内营养更加符合患者的生理功能,并改善患者胃肠道循环,预防患者胃肠道出血。本文通过对重症烧伤病人的肠内营养、发生并发症率及护理方式的分析,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收治的60 例重症烧伤病人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20~68 岁,平均(44.00±1.23)岁;烧伤面积47%~91%。观察组中,男性20 例,女性10 例;年龄21~66 岁,平均(43.50±1.26)岁;烧伤面积48%~9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的是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护理内容:患者在入院后的1~2 d,等患者渡过休克期之后将胃管留置体内,然后将营养液输入进管内,当患者出现胃肠道不耐受时,护理人员需要降低输入的速度及剂量,并为患者服用吗丁啉等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1]。

观察组采用的是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是:①在患者入院后的1~5 h 将胃管留置体内,并将胃液标本送去检查,每4 小时食用1 次流食。②调整床头的高度,避免患者反流误吸的情况发生。③对患者的营养液进行掌控,尤其注意其温度、浓度、速度,在患者入院1 d 后,如果胃液呈隐血阴性,对患者输入80 mL 胃肠道营养液以及加热泵,再加入160 mL 的温开水冲淡营养剂的浓度,并以10 mL/h 的速度输入进患者胃肠道内。在患者入院后的3 d 后,病人胃肠道耐受的话,护理人员可以将肠内营养剂用80 mL 的温开水冲淡其浓度,再以10 mL/h 的速度输入患者胃肠道内[2]。根据患者的胃肠道耐受情况及全身烧伤情况,逐渐将营养剂改为原液,并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当病人俯卧时,胸腔会受到挤压,需要将营养剂输入速度下降,减少患者的胃内容量,避免反流误吸[3]。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每8 h 都要进行胃肠道耐受性评分,按照耐受程度给患者输入肠内营养剂,直到患者耐受为止。重症烧伤患者均使用鼻饲泵和控制营养液的温度器进行营养液喂养,需要保证营养液在无菌的环境下输入,并保持其温度、速度、浓度能够符合患者的胃肠道耐受程度,有效减少患者的反流误吸、低血糖、营养不良、腹泻等问题[4]。④在入院后的每8 h 给患者服用1 次益生菌,这样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肠道菌群,保持患者胃肠蠕动,每日应对患者使用开塞露通便,使其肠道通畅。⑤观察营养剂的速度,在患者每4 h 观察1 次营养剂胃残留量,如果胃潴留量>200 mL,需要减慢患者的营养液输入或停止输入。让患者服用吗丁啉等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使患者胃肠道功能能够尽快恢复。⑥检查患者的血糖指标,当患者的血糖>10 mmol/L 时,患者极易发生胃肠道不耐受情况[5]。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肠内营养状况,对比患者入院时以及入院后7 d 的血糖指标和血红蛋白指标。

②观察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情况。

③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为三个标准,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应用t、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情况(±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情况(±s)

组别 血糖(mmol/L) 血红蛋白(g/L)入院时 治疗7 d 后 入院时 治疗7 d 后观察组 7.12±2.56 5.47±1.78 167.32±29.18 117.12±21.97对照组 8.75±3.31 6.98±2.11 153.15±23.23 111.41±15.66 t 2.134 2.996 2.081 2.113 P 0.037 0.004 0.042 0.039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n(%)]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重症烧伤后会使患者身体格外敏感,容易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对患者身体机能产生损伤。重症烧伤病人因改变自身的血液流动,从而导致患者肠道功能障碍,肠道粘膜结构也受到损伤,使患者的胃肠道菌群失调。随着患者延长禁食时间,胃肠道功能也逐渐受损,肠道屏障无法起到作用,使患者的肠道内毒素移位,造成患者全身性的感染。并且,随着患者身体代谢加快,营养消耗较高,对营养的摄入也增高,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营养补充,会使患者营养不良,增高患者感染率,对患者的后续恢复有着严重的影响[6]。

在烧伤后的患者,由于其血液会紧急浓缩,导致血红蛋白增高,而重症烧伤患者因其机体因其的应激性血糖增高,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经研究显示,接受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患者血糖指标及血红蛋白比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明显降低(P<0.05),说明采取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患者的营养,维持脏器功能,促进患者烧伤面的愈合。由于患者的肠道粘膜受到损伤,患者极易出现肠内营养不耐受,并发症发生率也会开始增高,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服用益生菌来维持患者的胃肠道菌群均衡,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免疫系统,促进患者的胃肠道蠕动。经过对比发现,采用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降低(P<0.05)[7]。在经过肠内营养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P<0.05),说明其护理方式对患者及医院都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护理水平,并缓解医患关系[8]。

综上所述,对重症烧伤病人采取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肠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能够促进患者烧伤创口恢复。

猜你喜欢
营养液胃肠道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不同营养液对香榧幼苗生长的影响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