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时机对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疗效分析

2021-03-28 12:32姜秀云赵芹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宫素羊水栓塞

姜秀云,赵芹娣

(1.河北省临西县中医院,河北 临西;2.邢台妇产医院,河北 邢台)

0 引言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是指孕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突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羊水进入了血液循环中,进而引起了急性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状[1]。羊水栓塞是一个在分娩期间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其死亡率很高。如果羊水进入血液的量较少,其临床症状较轻,并且可以自行恢复[2]。但是如果羊水进入血液的量较大,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如烦躁不安、咳嗽、呕吐等、呼吸衰竭等症状[3]。本院为提高对剖宫产产妇的羊水栓塞的预防效果,选择22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缩宫素使用实际和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探讨分析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时机对预防羊水栓塞发生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220 例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产妇的纳入时间为2018 年1 月到2020 年1月,根据产妇在手术中缩宫素的使用时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 例,所有产妇均对本次实验治疗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对照组年龄在20~38 岁,平均(28.61±4.38)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39±2.19)周,初产妇72 例,经产妇38 例;年龄21~39 岁,平均(28.60±4.41)岁,孕周37~42 周,平均(39.37±2.22)周,初产妇75 例,经产妇35 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如年龄、孕周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剖宫产手术,其中对照组的缩宫素使用时机为在胎儿取出后就对产妇进行缩宫素注射。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子宫开口(主要在子宫下段肌层),进行羊膜穿刺,引导羊水流出,在羊水不再流出后,延长切口,并将胎儿取出,然后向产妇使用缩宫素(生产单位: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1981;规格:1 mL∶10 U),使用剂量为20 U,将其和500 mL 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混合后注射,在注射后将胎盘取出。

观察组的缩宫素使用时机为在将产妇的羊水清理干净后再使用,其具体内容为,按照剖宫产的流程将胎儿取出,然后将产妇的胎盘取出,清理宫腔中的羊水,在清理完成后向产妇注入缩宫素,具体情况和对照组相同。

1.3 评价方法

羊水栓塞的发生情况:在手术后对产妇进行详细的检查,对两组的羊水栓塞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并计算相应的发生率。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在剖宫产后对产妇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呛咳、紫绀等,并根据两组的发生情况计算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本次实验的相关指标中的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产妇发生的羊水栓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羊水栓塞发生率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1。

表1 两组产妇的羊水栓塞发生情况对比(n, %)

2.2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的观察统计,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表2。

表2 两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羊水栓塞是产妇妊娠期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羊水进入到产妇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的各种物质如角化上皮、胎儿毳毛等和一些具有促进凝血的物质会对产妇的凝血状态,免疫系统等产生影响[4]。有研究显示,引发羊水栓塞的主要是由于羊水进入血液中会引起母体发生过敏反应,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如呼吸衰竭、全身出血倾向、多系统脏器损伤等[5]。所以对于羊水栓塞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降低产妇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显示发生羊水栓塞除了和产妇自身的相关因素有关之外还和缩宫素的使用时机有一定的关联[6]。缩宫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其具有促进乳腺分泌乳汁等作用,将运用到分娩过程中可以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进而达到止血的效果[7]。常规的缩宫素使用时间为将胎儿娩出之后就使用,但是由于注射缩宫素后手术还没有完成,还需要对产妇的胎盘进行剥离。这时就可能导致其剥离面出现窦性的开放,进而使得子宫腔中还没有完全清理干净的羊水进入到血液循环中,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症状,发生羊水栓塞[8]。

对于羊水栓塞除了预防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检查和治疗,当发现产妇有一些不良反应时需要对羊水栓塞的发生进行检查,主要是对产妇的肺动脉进行检查,查看是否要羊水中的物质出现在血液中,并且对产妇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出现异常要及时进治疗。在产妇的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产妇进行抗炎症、抗过敏治疗,预防病情进一步发生。观察组的产妇是在进行胎盘剥离并且羊水清理干净后再使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这时产妇的子宫肌肉收缩就不会导致羊水进入血液中,从而对羊水栓塞起到预防效果。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产妇没有发生羊水栓塞,其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加适合剖宫产产妇。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中,在清理了子宫腔内的羊水之后注射缩宫素具有更好的效果,可以有效预防羊水栓塞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清理了羊水之后使用缩宫素具有更好的预防效果,可以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宫素羊水栓塞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阿哌沙班治疗肿瘤相关性血栓栓塞的获益与风险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产妇引产中的临床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什么是羊水
肺隔离综合症经皮导管血管栓塞术1例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
羊水过多过少都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