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与手法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03-28 12:32迟江波刘泓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踝关节手法住院

迟江波,刘泓梅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甘肃 天水)

0 引言

踝关节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的骨科病症之一,其形成因素主要是由于交通事故或跌落以及运动扭伤等原因造成[1]。临床治疗中可通过手术治疗和手法保守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法保守治疗主要是采用复位和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则是通过内固定、清除骨碎片等方式进行治疗[2],两种方式都能够作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但由于其争议性,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做到最佳治疗效果。现通过选取78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手术治疗与手法保守治疗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的78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采用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 例,对照组男性21 例,女性18 例,年龄28~59岁,平均(35.54±4.73)岁,观察组男性27 例,女性12 例,年龄26~66 岁,平均(40.15±4.53)岁。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保留方式进行治疗,采用手法复位法:治疗者需紧握患者踝部,并进行连续性牵引,朝患者受伤方向相反的方法采用复位治疗,根据踝关节受损情况,可采用不同的复位方式,例如内翻和外翻等,复位情况保证患者踝关节下胫腓联合分离达到复位、踝关节侧面皮质或外踝实现解剖复位、使后踝移位在1 mm 内[3]。完成复位的措施后,需要对患者的复位情况进行透视检查[4],在保证正确复位的情况下对患者采用石膏固定的方式进行固定,持续6~8 周。

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确定骨折位置实施硬膜外麻醉,对出血部位采用止血带止血,同时暴露患者骨折部位,对受损骨组织周围碎片进行清理[5],同时,已经暴露的外踝前端可采用复位处理,并使用固定措施进行固定,内踝骨折需要将关节囊切开,取出碎骨和软组织,将其进行复位,根据后踝- 外踝- 下胫腓-内踝顺序进行[6]。外踝骨折使用钢板或克氏针加张力带固定,并使用螺丝钉对后踝进行固定。内踝骨折的固定需根据骨片大小选用克氏针和螺丝钉,下胫腓分离、踝关节背屈患者可采用皮质骨螺钉2 枚打入胫骨腓骨,以保证固定效果[7]。完成后清除患者血迹并缝合,于6~8 周后观察恢复情况。

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后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防止感染情况出现。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整体治疗优良率,分优、良、差三项,优:治疗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相关检查无骨畸形情况,患者无疼痛感,无关节炎等并发症产生;良:关节功能复位情况良好,有轻微疼痛感,相关检查踝穴内侧间隙稍宽,有轻微红肿现象;差,关节功能复位情况较差,相关检查中踝穴有明显不对称情况,疼痛感明显,有明显的红肿情况。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整体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整体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整体优良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s)

组别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元)观察组(n=39) 8.28±2.16 11879.62±1824.68对照组(n=39) 6.68±1.75 4254.82±682.41 t 3.594 24.443 P 0.001 0.000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论

踝关节作为人体重要的基本活动关节,对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患者恢复后姿势及正常步态的重要保证,如果治疗不当可能引起功能性障碍,造成关节的不稳定性,同时还可能出现活动受限、创伤性关节炎等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产生影响[8]。为改善踝关节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最重要的内容则是保证踝关节解剖结构、踝穴的稳定和韧带张力。手术治疗和手法保守治疗是目前常用的两种治疗方式,手法保守治疗的难点在于踝穴的复位是否精准,而位移性骨折则普遍需要进行手术加强内固定[9],前者对医师的技术要求较高,仅需通过复位及固定方式即可出院,时间短、费用较少,后者需要进行精确的内固定处理,会增加住院时间和费用,但其整体疗效能够得到有效提高[10]。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可根据自身条件进行择优选择。

本文通过选取78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获得更高的有效性,但就整体治疗时间、费用以及并发症而言,手法保守治疗的方式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但在恢复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明显多于手法保守治疗,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上也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对踝关节骨折需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符合患者情况的方式进行治疗,避免纠纷情况出现。

猜你喜欢
踝关节手法住院
妈妈住院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骨科住院患者双侧腋下体温比较
七步洗手法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中老年大骨节病踝关节影像特征分析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