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组织再生术和牙内骨内种植联合对牙周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3-28 12:33沈思源侯雅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牙周病牙周例数

沈思源,侯雅楠

(新疆军区总医院 口腔科,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的疾病,牙周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韧带、牙槽骨等,而患上牙周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牙龈或牙周组织发生炎症所致的。目前,临床上一般选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消除炎症,促进牙周组织再生[1-3]。本次研究结合以往牙周病治疗案例决定选用单独引导组织再生术和在此基础上加入牙内骨内种植联合治疗,同时探究联合治疗和单独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治疗效果更佳的手术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某院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收治的牙周病者参与研究调查,并将其中的62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1 例)和参照组(31 例)。其中参照组中男18 例,女13 例,年龄35~66 岁,平均(53.68±5.27)岁,MD Ⅱ度22 例;研究组男17 例,女14例,年龄36~68 岁,平均(54.12±6.03)岁,MD Ⅱ度23 例。

1.2 方法

参照组和研究组开展治疗前,先行1 个疗程的基础治疗,保持口腔卫生,并在牙周病患者准备手术前1 d 服用3 mg/d地塞米松,分2 次服用,口服形式,之后再用氯己定漱口。

参照组引导组织再生术:在患牙唇侧作梯形切口,手术前需保留牙龈乳头,确保跟面平整,清除牙石、炎性肉芽。将手术部位仔细清洗后,在牙周缺损部位放入Bio-Oss 骨粉,再保持力度按压放入的颊舌。分离颊侧龈瓣至龈颊沟位置,再对龈瓣做复位处理。在确保胶原膜完好的覆盖后缝合,待手术结束1 周后去除塞治剂,不必再做冠修复[4-6]。手术结束1周后服用抗生素,保持6~8 次/d 的术口频率,坚持2 周以上,手术结束2 周后需一直使用软毛牙刷刷非手术位置。

研究组牙内骨内种植+ 引导组织再生术:行再生术前先对牙周病患者无活力的牙髓牙行拔髓预备根管,封药。再生术与参照组操作一致。选用麻花钻低速制备钉道至根尖外1 cm 处,再做生理盐水冲洗处理,避免被高热量烫伤,期间需确保钉道处与髓孔处于一条直线,止血的同时确保骨髓干燥。种植钉一般经手柄拧入钉道,拧入深度控制在根尖外牙槽骨1 cm 处,之后用充糊剂填充完后,立即将根管封闭,并将根管口处的种植钉切除,用光敏树脂做填充处理[7]。

1.3 观察标准

参照《牙周病诊疗指南》制定标准:①MD(牙齿松动度)Ⅱ度以上:经有效治疗后,牙周病患者的牙齿松动度依然在Ⅱ度以上,牙周袋≥4 mm。②PAL(牙周附着水平)、PD(牙周袋探诊深度)。③依据牙周病患者牙齿的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显效:牙周肿痛、牙龈出血、牙周炎症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前述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前述症状继续加重。④GOHAI(口腔健康生活质量):选用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判定:心理功能(4 条目)、行为影响(2 条目)、口腔生理功能(3 条目)、疼痛与不适(3 条目),各个条目分值均有0分、1 分、2 分、3 分、4 分、5 分,分值与口腔质量呈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GOHAI 指标评分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相比,心理功能、行为影响、口腔生理功能、疼痛与不适等指标评分更低的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高分值形成鲜明对比,详见表1。

表1 GOHAI 指标评分(±s, 分)

表1 GOHAI 指标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行为影响 口腔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疼痛与不适研究组 31 4.01±0.48 6.32±0.95 8.71±0.85 7.02±0.84参照组 31 5.10±0.97 7.38±1.30 10.23±1.41 8.36±1.02 t 5.607 3.665 5.140 5.646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临床疗效

经有效治疗后发现,两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更高的明显是研究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临床疗效(n, %)

2.3 PD、PAL、MD 指标

经联合治疗和单独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较,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在治疗前差异较小,但在治疗后,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研究组,牙齿松动度Ⅱ度以上例数比较,参照组的例数远高于研究组,两组的两项指标和牙齿松动度明显存在差异性,详见表3。

3 讨论

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影响着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任由牙周病继续发展至中度或重度,此时就不只是影响口腔卫生,而是直接影响牙周病患者的语言和禁食等功能,严重情况还有可能引起牙周组织坏死或癌变,危及患者生命。本次研究针对牙周病的临床症状(牙龈出血、移位、牙松动、咀嚼无力、疼痛等)预备选用引导组织再生术单独治疗和联合牙内骨内种植进行治疗,以达到消除炎症症状,使牙周组织再生的目的[8]。引导组织再生术有促进新骨形成的作用,但依然存在术后感染问题,因此增加了安全风险,而联合牙内骨内种植后,借助主流性的种植系统,可有效改善在选择膜上的问题,使得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质量的手术安全性有所提高。本次研究将牙内骨内种植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和单独选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经联合治疗和单独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较,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牙周附着水平在治疗前差异较小,但在治疗后,两项指标均有所下降,相比于治疗前,下降幅度较大的是研究组,牙齿松动度Ⅱ度以上例数比较,参照组的例数远高于研究组,两组的两项指标和牙齿松动度明显存在差异性;经有效治疗后发现,两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总有效率更高的明显是研究组,参照组的显效率及有效率均低于研究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具有对比意义;参照组和研究组的口腔健康生活质量相比,心理功能、行为影响、口腔生理功能、疼痛与不适等指标评分更低的是研究组,与参照组的高分值形成鲜明对比及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PD、PAL、MD 指标[±s, n(%)]

综上所述,牙周病患者选用牙内骨内种植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实行相应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口腔健康状况,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牙周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牙周病牙周例数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云南省农村65~74岁老年人牙周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透析患者牙周疾病治疗评估研究进展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牙周源性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后牙周治疗时机的选择研究
牙齿移动对静止期牙周病动物模型牙槽骨的影响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