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病理损害的危险因素

2021-03-28 12:33李忠兵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血尿尿蛋白肌酐

李忠兵

(新乐市医院,河北 新乐)

0 引言

IgA 肾病一般是由于肾小球炎性病变导致的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持续性血尿等不良症状,临床发病率一般为6%左右,病理特征多样,导致的病情也有所不同[1-2]。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小球硬化,也有可能出现肾小球微小病变等病理[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生理指标等因素,探讨导致肾脏病轻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 年7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40 例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根据肾脏病轻重程度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0 例,男性11 例,女性9 例,年龄20~73 岁,平均(46.5±26.5)岁。对照组20 例,男性10 例,女性10 例,年龄21~76 岁,平均(48.5±27.5)岁。所有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选取标准:(1)符合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标准。(2)未使用细胞毒素药物。(3)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4)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许可。

排除标准:(1)患有乙肝。(2)病历资料不全。(3)患有恶性肿瘤。(4)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1.2 方法

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病程、年龄、性别、平均动脉压等数据。

1.3 疗效标准

(1)将血压检测两次结果平均值在140/190 mmHg 以上定义为高血压[4]。

(2)肾功能损伤:血肌酐≥115 μmol/L[5]。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 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

实验组的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尿蛋白定量(g/24 h)血肌酐(μmol/L) 总胆固醇(mmol/L) 血清白蛋白(g/L) 血红蛋白(g/L)实验组 20 7.52±3.47 90.35±61.24 9.34±2.35 18.97±3.54 145.02±18.25对照组 20 5.57±2.04 143.24±92.51 7.09±2.41 24.84±4.31 126.01±20.27 t 2.167 2.132 2.989 4.707 3.117 P 0.037 0.040 0.005 0.001 0.004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实验组的性别、年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功能损伤、高血压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n(%)]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病程(年)年龄(岁)平均动脉压(mmHg)实验组 20 2.34±0.61 46.5±26.5 92.54±12.74对照组 20 5.76±1.21 48.5±27.5 103.85±16.72 t 11.287 0.234 2.406 P 0.001 0.816 0.021

2.3 两组患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在对两组患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中,血红蛋白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保护因素(P<0.05);平均动脉压升高、镜下尿红细胞数量>5.0×107/L、尿蛋白定量<6 g/24 h 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数(P<0.05),详细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IgA 肾病的病情发展多样,临床上对患者的预后也不相同,在以往的认知中,认为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呈现向不同病理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对患者的预后不同引起的[6]。而最新研究显示,引起肾脏病轻重程度不同的原因一般是由某些独立危险因素引起,如高血压、血肌酐水平升高等都是引起IgA 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7],IgA 肾病的病情发展受到尿蛋白浓度的影响。Aruga 认为,血红蛋白的水平是影响IgA 肾病患者病情的关键因素,血红蛋白水平越高则肾脏病理损害越低[8]。

根据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的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肾脏病Lee 氏分级为Ⅲ、Ⅳ、Ⅴ级的患者的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水平更低;而对于尿蛋白定量而言,据研究显示尿蛋白定量越高,导致的肾脏病变越严重,与本文的结果恰好相反,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尿蛋白定量与微小病变有关而并非膜区IgA 沉积所致。

实验组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性别、年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实验组的病程、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功能损伤、高血压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这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并不是影响肾脏病理损害的因素,而肾脏病Lee 氏分级为Ⅲ、Ⅳ、Ⅴ级的患者的血肌酐、血清白蛋白水平更低,病程更长,平均动脉压更高,出现的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肾功能损伤、高血压的概率更高;这也说明肾脏病轻度病变者,出现慢性肾衰竭与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概率都较低,如果存在这两种情况,一般说明患者的肾脏病变程度较为严重。

在对两组患者的Logistic 回归分析中,血红蛋白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保护因素;平均动脉压升高、镜下尿红细胞数量>5.0×107/L、尿蛋白定量<6 g/24 h 为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数。

综上所述,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不同程度损伤所表现出的病理特征不同,平均动脉压升高、镜下尿红细胞数量>5.0×107/L、尿蛋白定量<6 g/24 h 为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数;血红蛋白为IgA 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保护因素。

猜你喜欢
血尿尿蛋白肌酐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
血尿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