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2021-03-28 12:33孙永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致残率阿替普溶栓

孙永霞

(山西省寿阳县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 引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急性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是由于血流循环发生障碍而导致血管堵塞,其发病急骤,预后差,致残率与死亡率均较高[1]。该病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眩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2]。注射用阿替普酶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能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阻止卒中的进一步发展,疏通梗死血管,使阻塞的脑动脉再通,挽救可以恢复的神经细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为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该病患者参与实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格选择我院2018 年5 月至2019 年12 月收治的60例超急性期(发病3 h 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与实验,随机把患者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其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4~77 岁,平均(62.24±3.78)岁;病程0.5~3 h,平均(1.46±0.17)h。观察组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2.29±3.70)岁;病程0.5~3 h,平均(1.45±0.21)h。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小(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全部入选患者均急性起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急诊行头颅CT 检查排除脑出血,年龄>18 岁,发病3 h 内,符合超急性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适应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住院接受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近期颅内出血者、临床检查资料不齐全、近2 周内有大型外科手术者、近3 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者、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内脏出血者、口服抗凝剂者、头CT 或MRI 提示大面积梗死者、精神状态不能配合观察、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药物过敏史、因特殊情况不能接受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例如服用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等,监测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观察组患者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1)治疗,选取注射用阿替普酶0.9 mg/kg(最高90 mg),总剂量的10%在1 min 内静脉推注,剩余90%在1 h 内持续静脉滴注,静脉溶栓24 h 后,恢复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4 d 的NIHSS 评分及随访患者治疗后30 d 的MRS 评分。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 评分,评估患者静脉溶栓前、后14 d 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两组患者30 d 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选择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0 分:无症状;1 分:无明显残疾;2 分:轻度残疾;3 分:中度残疾;4 分:较严重残疾;5 分:严重残疾;6 分:患者死亡。

1.6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73.33%)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 d 的NIHSS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差异不大,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 d 的NIHSS 评分(±s, 分)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4 d 的NIHSS 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4 d t P观察组 30 12.38±3.11 6.52±1.02 9.807 0.000对照组 30 12.31±3.26 9.14±1.25 4.973 0.000 t 0.085 8.895 P 0.933 0.000

2.3 观察两组患者30 d 的MRS 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MRS 评分(2.47±0.24)分比对照组患者的MRS 评分(3.09±0.32)分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细内容见表3。

表3 观察两组患者30 d 的MRS 评分[n(%),±s]

3 讨论

现今,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且可反复发作[4]。该病又叫急性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多伴随瘫痪、失语等并发症,严重可危及患者的生命[5-6]。因此,患者在病发后需要得到积极的治疗,促使梗死区域血液灌注,从而减少脑组织损伤,有助于患者致残率的减少,提高患者在康复后期的日常生活能力[7-8]。

阿替普酶是由527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通过赖氨酸残基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结合,使循环血液中的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转变为纤维蛋白溶酶,使纤维蛋白分解为降解产物,加速血栓溶解,快速恢复缺血区血流灌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常规治疗患者的治疗效率(73.33%)低于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治疗效率(93.33%),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相关治疗后NIHSS 评分均有所降低,其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NIHSS 评分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MRS 评分(2.47±0.24)分比对照组患者的MRS 评分(3.09±0.32)分低,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鉴于目前缺血性脑卒中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虽然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很多,但超急性期应积极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的NIHSS 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应积极推广,使更多患者获益。

猜你喜欢
致残率阿替普溶栓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