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太阴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3-28 12:33杨时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太阴中风缺血性

杨时文

(吉林省安图县中医医院 内科(朝医科),吉林 安图)

0 引言

在朝医学中,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种类型,主张按此四型对症,有“太阴人表寒病论”,因此针对太阴人缺血性中风以平肝熄火,化痰通络,强调人的精神心理修养、生活习惯和劳动对健康的影响[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朝医内科收治的50 例太阴人缺血性中风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传统西医疗法和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将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功能指标以及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朝医内科2017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总计50例太阴人缺血性中风患者为对象,随机以每组25 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为60~75 岁,平均(64.79±3.29)岁。对照组有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为60~75 岁,平均(64.83±3.31)岁。两组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符合太阴人缺血性中风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和家属皆愿意积极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身体疾病;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60~75 岁;所有患者均辨象为太阴人。

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不积极参与治疗的患者;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西医疗法。采用西药进行预防感染、调节呼吸功能、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压以及改善血糖等常规治疗,同时辅以饮食护理、生活干预以及心理疏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引导患者准时按量的服用药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30 d[3]。

观察组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西医疗法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联合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药方为藁本20 g、菜菔子20 g、黄芩20 g、葛根20 g、桔梗15 g、大黄10 g、升麻10 g 以及白芷10 g 用水煎煮,1 剂/d,分早晚服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连续治疗30 d[4]。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生活质量指标包括社会职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以及认知状态。

对两组的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包括肢体功能(FMA)以及神经缺损(NIHSS)评分,FMA 分值越高显示肢体功能恢复越好,NIHSS 分值越高显示神经缺损越严重。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治疗后疾病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神经缺损轻微,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治疗后疾病症状有所改善,肢体功能改善,神经缺损一般,生活在帮助下能够自理;无效,治疗后疾病症状依旧存在,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神经缺损严重,生活不能自理。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将SPSS 18.0 统计学软件用来计算,计数资料以(%)表示,并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并用t检验,用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水平

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社会职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以及认知状态)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水平(±s, 分)

表1 生活质量水平(±s, 分)

注:*与观察组对比,P>0.05;**与观察组对比,P<0.05。

组别 社会职能 情绪状态 身体质量 认知状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2.93±5.45 67.98±6.28 41.79±3.79 67.62±6.65 41.73±5.37 68.29±7.55 41.72±5.05 66.52±5.48对照组 43.06±5.51* 62.82±7.02** 42.06±4.10* 60.79±5.87** 42.14±4.82* 62.03±6.89** 42.02±4.77* 60.09±4.83**

2.2 功能指标

两组的功能指标(FMA 以及NIHSS 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功能指标(±s, 分)

表2 功能指标(±s, 分)

注:*与观察组对比,P>0.05;**与观察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FMA NIHS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前观察组 25 19.52±5.86 69.78±6.69 3.97±1.74 2.08±0.45对照组 25 19.59±6.08* 51.83±7.16** 3.91±1.82* 2.71±0.42**

2.3 临床疗效

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n, %)

3 讨论

脑中风也被称为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通常临床表现以脑部缺血和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发展为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危及患者生命[5]。太阴人缺血性中风通常由于患者的脑部供血动脉出现阻塞而导致,具有发病急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患者一般有头痛、眩晕、呕吐、流涎以及神志不清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6]。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太阴人缺血性中风没有特效药,治疗的重点主要是通过药物减缓患者的症状,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中风在中医学中类属“大厥”“薄厥”等范畴,其主要病位在头窍,多因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受饮食不节、血液瘀滞、过度劳累、情志郁怒等原因的影响,患者以舌蹇不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为主要症状,因此针对该病以活血化瘀、舒经活络为主[7]。在朝医学中,把人的体质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四种类型,主张按此四型对症,其治疗中风以平肝熄火,化痰通络,方药为清肺泻肝汤,药方以藁本、菜菔子、黄芩、葛根、桔梗、大黄、升麻以及白芷等组成,具有补气养肺、化痰排淤等功效,同时其毒副作用小,能够对患者的脑部形成良好的保护,调节其神经功能,在中风患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效果[8]。随着全球老年化的加剧,生活和饮食的不规律再加上膳食结构的变化,再加上受生活以及工作压力的影响,导致太阴人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有呈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因此,研究治疗太阴人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手段对社会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社会职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以及认知状态)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功能指标(FMA 以及NIHSS 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功能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太阴人缺血性中风患者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实施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相比单独的西医治疗效果更加突出,调节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肢体和神经功能,增加了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朝医方清肺泻肝汤治疗对太阴人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效果突出,能够增加临床疗效,调节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肢体和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太阴中风缺血性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红黄绿”三色套餐查中风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从阴阳大法初探太阴欲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