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保证器械灭菌质量

2021-03-28 12:33张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质量检验器械供应

张群

(拉萨市妇幼保健院,西藏 拉萨)

0 引言

消毒供应室作为医院建设的必要部分,其承担着医疗过程中所有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与发放过程,特别是外来器械,其必须经过消毒供应室的处理后才可下放给相应科室[1]。但应当注意的是,器械供应量大、流动性强,而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较少,综合能力较低,导致当前仍存在灭菌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对需要使用此类器械进行治疗的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威胁[2-3]。为此,本院于2019 年1 月实施强化护理管理策略,本文即对其实施前后器械的灭菌质量及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加以分析,探讨该方法的应用效果,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分别于强化护理管理前(2018 年7 月至2018 年12 月)及强化护理管理后(2019 年1 月至2019 年6 月)抽选500套灭菌后未发放的器械进行质量检验。同期对消毒供应室3例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检验,均为女性,年龄20~49 岁,平均(31.62±6.55)岁,两阶段内工作人员构成未发生变化。

1.2 方法

强化护理管理前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即工作人员根据相关规范接收器械,送至消毒供应室消毒灭菌并检查,确认合格后下放手术室并及时回收器械。强化护理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完善规章规范、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分类清洗、监察灭菌质量,具体操作如下。

完善规章规范:医院建立制定完善的器械准入机制,确保工作人员与厂家人员交接过程中,如实填写交接单,工作人员应对器械的合格证件、性能参数、过期时间都要全面了解。同时构建合理的监督管理规章,指派专员对器械的数量、品种、规格、完好情况进行统计,再次确认包装与有效期,及时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包装与灭菌。

专业技能培训:医院定期组织消毒供应室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重点加强工作人员对器械知识的认知,为其讲解各类器械的名称、结构特点、拆卸方法、清洗方法等,同时请各科室的医护人员为工作人员讲解手术过程中器械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对器械性能的检查效率。

及时分类清洗:工作人员接收到器械后,需根据其类型进行分类,随后将其置于多酶清洗液中浸泡10 min,再根据其分类进行针对性的清洗,确保不存在残留物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灭菌结束后,利用化学指示胶带进行检查。应特别注意的是,植入物类器械还需进行生物监测,确认结果为阴性后,才可进行发放。

监察灭菌质量:医院指派专员对灭菌质量进行评估,评估过程完全按照相关制度与标准,确保其干燥度、清洁度、性能等指标无误,不合格品需及时退回,重新清洗、消毒、灭菌直至达到质量要求。

1.3 研究指标

记录强化护理管理后器械的灭菌时间并检查灭菌是否合格,同期评估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其包含差错防范、风险识别、质量检验三个方面的内容,每项满分10 分,分值越高证明工作人员相应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7.0 for windows 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单位、计量单位以(%)(±s)表示,采用卡方、t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强化护理管理前后器械灭菌质量分析

强化护理管理后,器械的灭菌时间短于强化护理管理前,且灭菌合格率更高,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强化护理管理前后器械灭菌质量对比[±s, n(%)]

2.2 强化护理管理前后工作人员护理质量分析

强化护理管理后,工作人员差错防范、风险识别、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强化护理管理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强化护理管理前后工作人员护理质量对比(±s)

表2 强化护理管理前后工作人员护理质量对比(±s)

时间 例数 差错防范 风险识别 质量检验强化护理管理前 3 7.56±0.22 7.15±0.34 7.96±0.16强化护理管理后 3 9.18±0.37 9.49±0.28 9.37±0.25 t 6.518 9.202 8.228 P 0.003 0.001 0.001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深入发展,医疗器械的构造、参数、性能也趋于复杂化,特别是各种植入物、动力工具、大型设备,医院一般不做常规配备,多是利用租用的形式进行使用,这就要求消毒供应室对此类器械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保证其在临床使用时的安全性[4]。

常规器械的护理管理策略是对每套器械进行登记并合理保存,在下放各科室前做好消毒与灭菌工作,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器械流动性大、器械参数不统一、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薄弱等多方面原因,常规护理管理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其导致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也受到威胁[5]。

为此,本院实施强化护理管理策略以改善相关问题,其具体方法是完善规章规范,为工作人员设立一个可参考的准则,明确其工作职责,加强其质量把控意识。同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以此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减少其清洗、灭菌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及时分类清洗则是规章制度的确切落实,严格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以此保障灭菌工作无缺失。最后设立专员监察灭菌质量,为灭菌工作加上一层保险,从而确保器械灭菌质量,减少患者的安全风险[6]。本研究结果显示,强化护理管理后,器械的灭菌时间短于强化护理管理前,且灭菌合格率更高,而工作人员差错防范、风险识别、质量检验等指标评分也高于强化护理管理前,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从而保证器械的灭菌时间缩减,灭菌合格率提升,其对于医院临床诊疗、护理管理、手术实施质量都有较高的促进作用,在医院管理中是具有推广与指导价值的方法。

猜你喜欢
质量检验器械供应
无缝隙管理在手术室术后器械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质量检验在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装总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供应足 需求旺 老百姓“菜篮子”拎得很舒心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与监督标准构建探索
纺织品中的纤维质量检验分析
健身器械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