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3-28 12:33王文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16期
关键词:肠胃炎急性满意度

王文英

(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医院,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老年急性肠胃炎是老年患者中最常遇到的急性肠胃疾病,不良的饮食习惯、生冷食物、暴饮暴食、变质食物引起的细菌感染都是造成急性肠胃炎的因素。急性肠胃炎临床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发烧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血压下降、四肢乏力等症状[1]。老年患者发生急性肠胃炎多在夏季,因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并伴有并发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老年患者的治疗难度较高,需要优质、全面的护理来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3 月至2019 年8 月在我院收治的80 例老年急性肠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58~76 岁,平均(67.1±2.6)岁;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3~20.5 h,平均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6.5±2.3)h。观察组中,男性25 例,女性15 例;年龄59~79 岁,平均(69.1±2.8)岁;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3.5~21.5 h,平均发病时间至就诊时间(6.7±2.1)h。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在饮食后的4~7 h 后发病;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③患者均通过检查确诊为急性肠胃炎。

排除标准:①无精神障碍者;②无中途转院或死亡者;③无严重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的基础护理干预,主要对于患者治疗时药物用量、生命体征观察、健康护理等基础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观察组采用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在基础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更加贴合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具体护理:①入院时护理。在入院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耐心地与患者进行交流,解决患者心中的疑虑,再详细为患者介绍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和引起急性肠胃炎发生的因素,并对治疗方案和后续护理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释。有助于消除患者和家属的负面情绪,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效果[2]。②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干净卫生,随时进行通风换气,保证病房的恒温度,避免老年患者因室内室外温差刺进胃肠道。保持病房的安静舒适,使老年患者能够更好的休息,有助于患者的尽快恢复[3]。③治疗时的护理。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有些老年患者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需要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并报告给医师。部分老年患者还伴有呼吸道疾病,应及时予以呼吸支持,帮助患者排痰。④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药物用量和使用情况,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4]。⑤饮食护理。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禁止患者使用高脂肪食物,应多食用清淡的流质食物,鼓励患者多吃瓜果蔬菜,并对患者的餐具进行消毒。⑥运动护理。根据老年患者自身身体状况来制定运动计划,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恢复患者身体机能,并鼓励身体较弱的老年患者进行一定量的运动[5]。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评估指标分文显著、有效、无效,按照患者的血白细胞计数改变作为评估项目。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分为痊愈、显著、有效、无效,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焦虑情况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性肠胃炎治疗情况

观察组的总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n(%)]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焦虑情况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的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 分)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0 53.1±6.1 45.8±5.3观察组 40 51.2±6.2 24.6±5.1 t 0.582 18.229 P 0.562 0.000

3 讨论

急性肠胃炎多发于身体素质较差的老年群体中,高发期在春季和夏季,其病具有发病急、速度快的特点,由于部分老年患者不注重饮食卫生、体制弱等因素,导致老年患者突发急性肠胃炎率增多,而现阶段临床治疗主要通过抗菌治疗和消除病灶,但老年患者通常会忽视临床护理,所以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6]。急性肠胃炎发病急,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焦虑的心情,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值得重视。患者治疗时药物用量、生命体征观察、健康护理等基础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但忽视患者的心理辅导,使患者恢复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在基础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做出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案,按照老年患者自身情况设计,保证患者能够享受更好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利于患者后续恢复,与此同时,护理人员与患者积极沟通,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疑虑,利于患者配合护理干预工作,并按照医嘱进行服药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首先通过对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心理护理,保证患者能够全面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同时保持患者病房环境的干净舒适,随时通风,有助于患者呼吸道疾病的缓解。鼓励患者多锻炼,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促进疾病的康复。护理人员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保证医师第一时间了解患者情况,为患者设计符合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通过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在突发并发症时做到不慌不乱,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急救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7]。

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上有着明显效果,其总有效率高于基础护理干预(P<0.05),说明患者在经过临床护理路径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保证老年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患者在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后,对其护理有着明显改观,有效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减少医疗纠纷。通过焦虑评分分析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消极情绪有着重要作用,使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8]。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对于老年患者的急性肠胃炎有着显著临床护理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减缓消极情绪的发生,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胃炎急性满意度
急性心包炎1例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中的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吃什么食物有利于肠胃炎的恢复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重度肠胃炎患者吃鸡蛋会加重病情,是真的吗?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