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育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1-03-28 12:43张大利
中国蜂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育王台基蜂蜡

张大利

辽宁省兴城市温泉街油田路3号辽宁省畜牧业发展中心,125100

张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中蜂养殖者,虽然养蜂多年,但之前都是使用自然王,从来没有进行过人工育王。听老师傅说,中蜂饲养要想成规模,一定要学会人工育王。据说中蜂育王和意蜂育王还有一定的区别,我应如何去操作?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才能育成王、育好王?

读者:李天玉

李师傅您好:

育王是养蜂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蜜蜂育王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如果饲养的蜜蜂数量较少,人工育王又有一定困难时,可以采用自然育王;如果饲养的数量较多,成规模时就要学会人工育王。自然育王与人工育王的区别在于人工育王对父、母群是有所选择的,可以有目的选择全场生产性能最优秀的蜂群进行育种,这样培育出来的蜂王从遗传基因上就很优秀。自然育王虽然也能发展、生产,但由于工蜂建造自然王台育王受气候、蜜源、群势、群内条件、分蜂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培育出来的蜂王质量差异大,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培育出来的蜜蜂生产力参差不齐,养蜂效益低。如果是比较优秀的蜂群,培育出来的蜂王相对还好一些,但比较差的蜂群往往分蜂性更强,培育出来的蜂王生产性能自然会越来越差。这就是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的区别,因为中蜂和西蜂的自然习性不同,所以在育种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使用塑料台基

目前西蜂育王已经很少使用人工蘸制台基,主要是使用塑料台基,这样方便快捷,但在中蜂育王过程中,不可以这样做,这是由中蜂习性决定的,中蜂对环境非常敏感,当使用塑料台基时,极难接受,所以只能使用原始的方法采用人工蘸制台基。

二、蜂蜡要有所选择

为提高中蜂对台基的接受率,在选用蘸制台基的蜂蜡时,最好选用封盖蜡、赘脾蜡,以及蜂王出台以后剩下的王台基等。平时管理蜂群要将上述蜂蜡收集起来,集中化蜡并单独存放,在育王蘸台时使用。因为这些蜂蜡都是蜜蜂产的纯蜂蜡,有一种非常浓郁的蜂蜡香味,因此蘸制出来的台基也非常容易被蜜蜂接受,而那种带有巢础片的老脾蜡则效果相对较差,因为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石蜡,味道会有一定影响,虽然也能接受,但接受率不如纯蜂蜡。

三、选择优良的蜂群作为种群

在育王前,应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蜂种作种群。一般蜂群的优良性状主要有分蜂性弱,能维持强群。抗病力强,同场选择对巢虫和中蜂囊状幼虫病抵抗能力强的蜂群;群体采集力强,在同等条件下,选进蜜快,产量高的蜂群作种群;性情温驯,便于管理。

四、保证雄蜂的数量和质量

雄蜂是蜂王正常交尾的重要保证。在培育蜂王时,一定要提前培育雄蜂,并根据自己所要培育的蜂种数量,培育出足够的适龄雄蜂。一般来说,一只蜂王要配备100只以上的雄蜂。处女王5~7日龄性成熟,雄蜂在8~12日龄性成熟,在育王时要充分考虑蜂龄是否适宜。

五、交尾群的摆放

新王交尾应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交尾群的放置应以散放为主,不宜密集或形式单一。箱与箱之间的距离应该尽可能远一些,交错排列成不同的形状;巢门朝向不同方向,摆放应离蜂场较远的位置。如果交尾群摆放离蜂场较近,受大群影响,容易被盗、偏集,从而造成处女王损失。而且要注意给蜂群遮阴,防止阳光暴晒或光线过于阴暗。

六、最好使用独立交尾箱

西蜂可以将一个标准箱中间加隔板后改造成1/2、1/3,甚至1/4交尾箱,用于蜂王交尾,但中蜂认巢能力差,即使将标准箱改造成1/2用于交尾,也容易导致蜂王错投,从而造成损失。因此,中蜂的交尾箱一般不使用联体的交尾箱,最好用独立的交尾箱,以方便蜂箱移动和掌握交尾箱之间的距离。

七、蜂箱前有标志物或标记颜色

针对中蜂认巢能力差的特性,为减少出巢的蜂王发生错投,可以采取在交尾箱前面设立明显标志,如树木、山头等参照物,如果没有或者是交尾场地比较小,也可以对蜂箱进行颜色标记,如在交尾箱上刷不同颜色或是做成不同颜色的标记牌放到巢门前。不同颜色的交尾箱交错摆放,以方便蜂王识别。但颜色标记时,要使用黄、绿、蓝、白、紫等颜色,不可使用红色,因为蜜蜂对红色基本没有感受能力。

八、台基的高度

有好多新养蜂的蜂友,习惯将台基蘸得过高,往往影响蜜蜂接受率,当用育王棒蘸制王台基时,台基的高度尽可能地控制在8mm以下,可以采取宁低勿高的原则。如果较低,蜜蜂会继续将台基筑高,而台基较高则接受率降低。

九、介台时要小心谨慎

当王台成熟,即将出房的前一天,要将王台介入到交尾群中。介入王台时,从哺育群中提出育王框,不可采取抖蜂的方法,要轻轻用蜂扫刷落蜜蜂,用薄刀片紧贴王台根部轻轻割下王台,再将王台镶嵌在交尾群巢脾中间。在操作过程中,防止碰伤、震动、倒置或侧放。此外,介入王台前一定要检查交尾群内确保无王、无王台,没有工蜂产卵,方可介入王台。

十、交尾群的检查

介入王台的第二天,要全面检查处女王的出房情况,将不能正常出房的王台或不健康的处女王淘汰,再补入备用王台。一天后,处女王出房,新出房的处女王对环境非常敏感,而且畏光。处女王在出房后,一般在5天以后达到性成熟,就会出房交尾,交尾两三天后就可产卵。为保证处女王的安全,避免处女王受到惊吓飞出后丢失,在介入王台后尽量不要检查交尾群,待蜂王交尾后,也就是介入王台后的第11天左右,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新王产卵情况。若因低温、阴雨等气候影响蜂王不能正常交尾,一般超过半个月仍不能交尾的处女王则应淘汰。

十一、加强防护和防止盗蜂

因交尾群群势小,自身调节巢温和守卫的能力都比较差,在气温较低时,要对交尾群进行保温;高温时,要做好通风遮阳工作,同时,还要做好防盗工作。

以上为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猜你喜欢
育王台基蜂蜡
预测HL-2A 托卡马克台基结构的MHD稳定性数值研究*
哪个季节育王效果好
浅述古建筑建造艺术
2021年中国蜂蜡出口情况(1-9月)
蜂王交尾失败后能重复培育吗?
徐祖荫谈中蜂
故宫中的数字与数学
秋季自然教育活动:树叶上蜡
沉重的教训引出宝贵的经验
蜂蜡疗、蜂针疗、蜂胶酊治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