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优激活团组织 八桂青年助振兴

2021-03-28 02:52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3期
关键词:换届选举班子团组织

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

“下面开始投票,请计票人、监票人先投票,接着其他人开始投票……”在主持人的指令下,参与此次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福塔村团组织换届选举团员大会的团员代表秩序井然地排着队,谨慎地将自己手中的选票放进投票箱。

铺门镇新任25名村(社区)团支部书记,主要以现任村“两委”干部、基层党群工作者、返乡创业青年等为主,平均年龄33岁,大专以上学历7人,中专(高中)以上学历24人,党员25名,年龄和文化结构总体实现了双优化、双提升。而此次铺门镇村(社区)团组织换届正是2020年广西全区村(社区)团组织换届的一个缩影。

基层组织是共青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2020年9月,广西全区村(社区)团组织任期届满,需要集中换届,这也是近十年来村(社区)团组织首次进行单独集中换届。面对这次“集中大考”,团广西区委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选好苗子,严格程序,指导各地规范完成村(社区)团组织换届任务。截至2020年12月15日,全区14个市、120个县(市、区、开发区)、1118个乡镇(街道)的16366个行政村(社区)完成了团组织班子的换届选举,换届过程有序高效。此次换届历史性落实了村定员全额或半额补贴待遇,积极推动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通过选举进入两委班子,有效增强了基层干部获得感和组织“黏性”,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注入了鲜活血液,积蓄了青春力量。在重视选优配强团组织班子的同时,动员青年团员积极参与,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基层团组织能力更强,方法更活,生命力更青春。

突出政治第一位,县乡联审严把关

“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把人选质量关、换届程序关、换届纪律关,切实把全市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这是2020年9月30日,北海市委党建办在北海市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要求。

团北海市委在村(社区)团组织换届期间主动向北海市委进行专题汇报,北海市委高度重视并成立了北海市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推进换届选举工作。党委组织部门会同纪检监察、民政、公安和司法等21个部门联合对村(社区)团组织班子候选人进行审查,严把资格审查关,确保团干部选准配强、团组织班子选优配齐,坚决把有负面清单的人排除在外,真正把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的优秀青年选进团组织班子。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换届工作的根本保证。团广西区委明确要求全区各地团组织要旗帜鲜明地遵循党建带团建的原则,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整个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工作始终,市、县、乡团委主动向同级党委汇报,争取党委的支持。各级团组织在换届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和人选的推荐等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上,都由党组织来把关定向。特别是人选把关上,严把选人标准,选好配强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和班子。团广西区委实行“村推镇选县考察”后备人选培养选拔机制,各市、县高度重视,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各地团市委领导包县挂点、县(市、区)领导包村入户,摸清村(社区)团组织人才储备等情况。围绕选优干部、配强班子等前期准备工作,采取从现任村(社区)团组织书记中择优“留”、从外出务工经商能人中择优“引”、从机关事业单位党团干部中择优“派”等多种途径,重点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中发掘人才,确定团组织后备人选4.2万名,其中,团组织书记人选16366名。

选好干部配强班子是村(社区)团组织换届的核心任务。各地团组织坚持把党组织严格把关与尊重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关键环节,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切实把那些品行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团员青年选进班子。坚持把“讲政治、有觉悟”放在首位,人选必须是中共党员或团员。突出“有能力、能干事”的要求,注重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明是非、能吃苦、肯奉献、敢担当,在关键时候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能先富会带富的党、团员青年选拔出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把关定向作用,建立候选人联审制度,采取村级考核预审、乡镇联组会审、县级24部门联审、张榜公示监督的“三审核一公示”办法,对新一届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候选成员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严把政治关、作风关、廉洁关,坚决防止有负面清单行为的人进入村(社区)团组织班子。联审通过后再将名单上报到团市委、团区委备案,确保村(社区)党组织、乡镇(街道)团委、党委、团县委、县委组织部对团支部书记人选意见高度一致。

领头雁飞带创业,青年携手促振兴

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古营村团支书林俊合,是远近闻名的金桔种植大户、电商领头人。他于2009年入伍参军,退役后从事房屋装修工作,成为家喻户晓的“小林总”。

“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和儿童,我觉得很难受。”林俊合说道,老家村庄逐渐衰败的景象刺痛了他的游子心。2014年,林俊合毅然回乡创业。顶住压力,从零开始,林俊合学习了电子商务,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帶领一帮和他有相同想法回乡创业的年轻人成立了“归农”金桔种植合作社。公司成立第一年就通过网上分销的模式,销售金桔3万多斤。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作为柳州市优秀党员、柳州市青联委员,林俊合牵头成立了“融安县青年创业领头雁电商扶贫示范基地”,吸引大批当地青年回乡发展,壮大了脱贫攻坚的青春力量。打通金桔产业各个环节,直接带动超过12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间接带动800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就业难”“创收难”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梧州市苍梧县狮寨镇龙江村团支部书记何浪是一名获得双学士学位的返乡创业高材生。狮寨镇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撂荒或者未开发的经济林特别多,农户生活穷困潦倒,何浪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之后,何浪凭借着一股韧劲儿,走遍了广西大部分城市的各个乡镇、村屯,深入调查研究各个专业合作社以及种养大户的成功案例和工作思路。

经过走访调研,何浪对广西各地区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种养产业发展状况、道路状况、群众脱贫致富愿望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何浪毅然组织了一批有志创业的知识青年,找出狮寨镇龙江村问题症结,在他的积极号召和带动下,“太秋甜柿”成为了苍梧县狮寨镇龙江村种植的特色水果。何浪积极引导和组织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资公司”两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共种植“太秋甜柿”313亩,苗圃10亩,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为狮寨镇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产业条件。

正是有像林俊合与何浪这样的基层团支书带头创业,意气风发的八桂青年携手共促乡村振兴,突显出基层团组织班子的引领力,更突显出共青团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通过不断强化“青马工程”为党培养青年政治人才的品牌效应,努力为党的事业输送新鲜血液。加强对“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的实践培养,通过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居)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推动学员承担起更多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职责,大力推荐、培养学员成为村(社区)“两委”班子优秀人选或村团组织书记。对于表现特别优秀的学员,吸纳为各级团的领导机关挂职、兼职干部,推荐为团的各级委员会成员、团代表、青联委员等人选。此次换届,全区357名“青马工程”农村班学员当选村(社区)团组织书记,以及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而培养成为下一届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把政治育人的链条进行了有机衔接。

各地团组织不断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任方式,采取干部群众、团员青年推选,鼓励动员回村参选、重点培养优选等办法,注重从本村(社区)致富能手、复转军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社区党建工作组织员、专职社工、乡村医生教师中择优选拔;注重吸引土生土长、素质好、有见识、有本事、有业绩、对家乡有感情、愿意回乡服务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竞选,改善团组织队伍结构,为促进城乡改革发展、产业振兴贡献力量。

山歌唱到换届来,选举政策入民心

“罗城山歌对啊对,唱到团组织换届来嘞啰哈啰。选举纪律要牢记,好团支书带青年把路开嘞啰哈啰……”这是传唱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兼爱乡大板社区的一首仫佬族山歌。为使村团组织换届纪律宣讲能够 “入乡随俗”,宣讲组把换届纪律编成仫佬族山歌,以一种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团组织换届的大事唱入寻常百姓家。团河池市委坚持创新宣传方式,以点面结合的宣传思路,通过干部带头讲、媒体全面推、民族特色传等方式,全面推进换届宣传工作,全方位动员群众知晓换届、参与换届、支持换届。

村(社区)团组织换届并非只是班子内部的事,团员青年参与度同样是衡量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标准。全区各地团组织开展广泛宣传,把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政策说明白、讲透彻,用“家乡话”说“地方事”,拉近团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基层团组织换届这件大事成为团员青年的“自己事”。同时利用村社区LED、宣传栏、横幅、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团组织换届选举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将其渗入到团员青年生活中,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团组织换届的良好舆论氛围。

纪律严明是换届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全区各地团组织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从一开始就标定红线、划定雷区,把纪律规矩摆在前面,将换届纪律贯穿推荐提名、考察、公示、选举等各个环节,划出违法违纪风险防范点,提出监督防范预案,并进行全程监督。团广西区委组建7个巡回督导组,先后深入14个设区市、21个县(市、区)、25个乡镇(街道)实地督导村(社区)“两委”换届,既指导了基层工作,也传导了换届压力。市、县、乡三级派出换届风气督查组3276个,累计深入16366个村(社区)进行督查指导3万多次,排查出问题隐患871个,有力地保证了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的贯彻落实。

在加强团内监督外,还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建立电话、信访、网络、手机短信“四位一体”举报平台,在村一级全面设立选举监督委员会,构建起全过程立体式常态化的纪律监督网络,确保村(社区)全覆盖、无遗漏。在换届选举网络舆情监测和信访处置工作上,加大力度建立区、市、县、乡、村五级盯网立体式舆情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及时掌控、处理负面舆情和突发事件,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选好团干配“两委”,基层组织更青春

经过这次换届,新选举产生的村(社区)团组织班子的素质明显提升,干部的文化、年龄和性别结构都得到进一步优化。

此次换届共选举产生村(社区)团组织班子成员39694人。新一届团组织班子成员均有4年以上团龄,书记普遍有10年以上党龄,中共党员19890人,占50%以上,其中,团组织书记是中共党员的11861人,占72.47%,新一届班子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团组织班子中,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较上届占比有明显提高,比上届增加25%,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上届增加23%;团组织班子成员中,35岁及以下占86%,形成了以85后为支柱、90后为中坚的基层团组织带头人队伍。

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而团干作为团组织的骨干,更是我党青年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尤其在基层,团干更是引领青年、落实工作的主要力量,团干的个人素质更是关系到当地共青团工作的完成质量。越来越多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有能力、有头脑的青年加入团组织班子,思想引领作用才能进一步发挥,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更长效地开展,党的青年工作政策才能被更好地领会和贯彻执行。

新一届“两委”成员来源更加广泛,以本地致富带头人为主体,既有擅长经营管理的经济组织负责人,又有见识广、思路宽的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既有办法多、路子广的复员退伍军人,又有朝气足、干劲大的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党建组织员,还有服务经验丰富的专职社会工作者。团组织班子成员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致富带头人2100人,比上届增加1329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创业人员1694人,比上届增加1162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872人,比上屆增加596人。团组织班子的政治面貌、年龄、性别、文化、经历等结构更加优化,整体功能得到增强,助力乡村振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为保障基层团干部的待遇得到有效落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团广西区委、自治区财政厅、自治区民政厅四部门联合出台的《2020年全区村(社区)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许多针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政策“干货”,制度性地推动选举产生的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在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中,通过选举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享受村定员全额补贴干部或村定员半额补贴干部待遇,这是组织上给予的最大红利。

下一步,团广西区委将总结此次换届中的有效做法,继续带领各地团组织通过党建带团建、用活宣传监督形式、广纳贤才、健全制度保障等措施,配强团干部队伍,聚焦提升团的组织力,不断扩大团的基层有效覆盖,创新基层组织建设路径,全面加强基层支部建设,构建基层青年组织体系,改进团的管理运行机制,从而让村(社区)团组织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助推器”、激活群众内生动力的“催化剂”和振兴乡村的“好帮手”,发扬钉钉子精神,为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猜你喜欢
换届选举班子团组织
高校基层团组织活力提升对策研究
一图读懂贵州市县乡三级人大换届选举
崇信县人大常委会举办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学习班
天水市麦积区人大常委会督查指导区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
我省将启动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试论如何加强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网格员进“班子”
在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中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代培生能不能在学校加入团组织?
无主管企业建团组织后的隶属关系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