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调查

2021-03-28 11:37团宝鸡市委
中国共青团 2021年3期
关键词:宝鸡基层社区

团宝鸡市委

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持久动力,而青年群体一直是社区治理的难点。一方面,青年通常有溢出社区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社交圈子,社区事务参与意识淡漠,参与率较低;另一方面,社区需要青年的活力,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社区的自治共治、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应急救援等等,很多方面都迫切需要年轻人的参与。

具体到宝鸡来讲,青年参与社区治理除了存在以上城市发展普遍性的问题之外,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工业城市,还面临着青年人口净流出的现实与压力。宝鸡有相对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相对完备的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体系,但青年创新创业氛围、青年社会参与途径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宝鸡现有376万人口,其中18至35周岁青年约80万人,在近年来的创文、创卫和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看见了社区治理中涌现的青春力量,卡点值守、医疗保障、线上互助、应急救援,青年从旁观者和隐身人变为参与者。但在更多的社区治理“日常时间”,青年和社区的疏离是一个客观现实,青年对社区的需求远不如社区对青年的需求。如何搭建平台,有效调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是加强城乡社区协商工作、促进基层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引导青年有序参与、进一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城市带来“青春气息”,增强宝鸡对于青年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为准确分析宝鸡青年社区参与和社区青年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探索寻找应对措施,指导和推进青年有效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团市委组建课题组,在对青年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社区经济社会发展、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状况进行摸底、与基层党团干部和社区治理领域专家深入交流的基础上,经过对获取数据资料和收集意见建议的分析研究,形成本调查报告。

基本状况

近期,课题组面向金台、陈仓、高新区和蔡家坡开发区120名见习大学生、各行业在职青年开展了《宝鸡青年参与城乡社区治理情况》的小样本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里,35%的青年“参与过社区治理,向社区治理主体提过意见或建议”,而从未提过意见的多达65%;但另一方面,约56%的青年主张“我是社区一员,应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青年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方式呈现理性、多元化与网络化特征。约30%的青年更加愿意选择参加青年社会组织活动,约50%的青年遇到问题会首先选择“通过网络或政务服务热线渠道反映”。

从调查情况来看,“活动性参与”是当下社区提供的最普遍的参与模式,而随着各类社会组织的兴起并越来越多地介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其独特的角色优势和专业能力,渐渐为青年以及社区治理从业人员所认可,比如公益性社会组织,一般由专业团队来运营,有更广的思路,能带来新的视野,也逐渐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主动参与。但目前,在社区青年中仍普遍存在浅表参与现象,在涉及社区治理公共决策等相关事务时表现相对消极,比如对于社区居委会选举采取逃避的态度,许多人对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付出有“出力不讨好”和更愿“搭顺风车”的认识。

就参与治理的渠道而言,青年更常使用社区微信群、政务媒体、政务服务热线等网络平台来进行意见表达。在抽样调查中,这一比例高达50%。而在问到希望社区提供哪些服务或资源时,提到“子女托管、教育服务”的最多,比例上居于首位。就参与治理的意愿而言,调查表明,虽然超过半数的青年在形式上承认“青年应该担负起社区治理主体性责任”这样的说法,但这一意识形态对个体的实际作用并不如想象中大,年轻人是否采取实际参与行动和是否在形式上承认这一意识形态符号几乎不相关,青年选择参与社会治理的初衷有约70%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自身爱好”“提升业余生活的多样性”等个性表达。

我市近年来结合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充分利用有利政策因素,学习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突破常规,社区治理工作迅速发展,某些方面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到了前列,成功创建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探索形成了“社区微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等治理经验,培养培育了一大批中青年社区工作者,尤其是其中的青年工作者,对社区而言是一群素质高、有理想、能做事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存在不仅利于推动社区治理主体的工作,同时对激发一般青年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分析和建议

对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推动宝鸡青年更好参与社区治理工作既面临客观环境制约,更面临难得机遇,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就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揽,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和地方特色,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宽视野、明确定位、找准着力点,从创新组织运行模式和工作推进方式等层面逐步推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创新,解决发展性制约因素。充分借鉴吸收社区治理已形成的先进经验,发扬宝鸡特有的经验做法,立足解决青年的揪心事、操心事、煩心事,通过丰富社区民主协商形式,摸清青年参与社区需求,找准青年发展与社区治理的结合点,不断创新青年发展和基层社区治理理念,以点带面,以关键群体带动整体突破,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建议将青年发展和共青团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构议事议程,利用党群现有资源,依托党群现有阵地,融入青年和共青团特色,真正把党组织的部署和青年的需求体现在社区青年发展和共青团工作上,支持团组织履行好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职能。同时,要充分做好青年发展专项规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衔接,充分把握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和在市“十四五”规划中设立青年发展专章的政策机遇,对已有的政策,着重在落实和有形化上下工夫,积极探索有效的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政策刚性和可操作性。市级青年发展职能部门要加强政策研究,积极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加强与下一级党委职能部门的协调联系,在基层团组织或青年工作委员会人员配套、待遇、流转等方面落实必要的规定,建立起有效的青年工作激励评价机制。

青年发展资源向社区倾斜,发挥基层主体作用,解决机制性制约因素。越到基层,资源越少,困难越多。青年发展职能部门要整合资源,汇集力量,把项目向基层镇街和社区倾斜,把活动放在基层社区,让基层能够充分参与青年事务和项目实施,促进基层活跃。市级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开展示范性的工作项目,抓好工作的督导落实;县区、镇街青年发展职能部门也要发挥在各自区域中的枢纽作用,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和区域内资源的联络,指导社区做好青年社会参与工作项目的建设和深化。社区治理的实质是建构一个以“社区”为主体的治理体系,社区建设之初,因为要迅速建构基层组织,政府主导的因素比较强,社区组织的行政性较为突出,但是,社区的定位不是一级政府,社区建设的最终途径也是要实现自治,要获得持久的动力,必须有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应充分把握社区发展的长远趋势和青年发展特点,充分依赖、发动社区内单位及两新组织青年等,发挥基层主体作用,在社区基层组织网络构建过程中,尽可能地体现广泛性和代表性,规避青年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等因素,可以通过青年志愿者、公益创投项目等品牌工作推介和青年文化活动的影响,逐步赢得青年的认可,促进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找准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推动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是城市增进活力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引导青年有序参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题中应有之义。引导青年参与社区治理,要紧紧围绕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群体迫切需求。当前,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青年就业、学习压力增大、青少年事务管理缺失、青年参与社会事务平台匮乏、社区居民彼此隔阂、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等社区治理和青年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要多搭建桥梁纽带,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要多关注青年现实冷暖,用对青年的有效服务增进对于青年的吸引凝聚,进一步提升在青年中的组织力和引领力。另外,引导青年进社区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文化活动等,但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水平和社区组织结构的不断提升完善,社区治理的核心问题已逐渐转移到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关系协调问题,怎么样让青年深入参与到这“三驾马车”的运行过程当中,就需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比如可以推荐优秀青年参与正在开展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或者是推动青年参与业委会建设,这些都可能成为推动青年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有效突破口,或有可能达到小切入大纵深的目标。

打造青年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品牌。近年来,我市在社区治理和青年发展工作领域形成了一大批诸如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青春驿站、“四点半课堂”等工作品牌,这些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前,我们一是要巩固符合实际、青年欢迎、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品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丰富完善;同时要把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延伸社区青年工作品牌的实施主体和领域;比如将青春驿站主动融入党建工作格局、延伸到两新组织和新阶层青年集聚行业与领域,又比如加强对于青年志愿者的规范,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志愿服务活动有效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二是要针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青年特点,抓住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在重点领域和空白领域积极探索新的载体,设置符合实际的新的工作载体。只有强化品牌观念,优化品牌工作,打造以社区治理整体品牌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城市社区青年工作品牌相结合的品牌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品牌对社区治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总之,社区治理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青年参与社区治理路径有待不断拓宽和优化。作为地处西部地区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宝鸡青年参与社区治理有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优势,更有时不我待的压力与动力,在经济社会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站在新发展阶段已然开启、区域经济竞相发展、中心城市洼地效应更加明显、青年人才流动更趋频繁的发展维度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力,更加重视青年群体的发展潜力,才能为新时代宝鸡追赶超越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为城市发展赢得现在和未来。

猜你喜欢
宝鸡基层社区
基层巡览
水泥处理的基层和亚基层再生沥青性能研究
宝鸡发布城市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方案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走基层
基层治理之路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