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实与未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

2021-03-28 13:09朱可辛孟书广
党政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朱可辛 孟书广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严谨理论论证和充分实践考察基础上的科学构想,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和理想性。马克思从三个维度论证了人类生态文明,是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中发掘依据,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中发现希望,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现实条件基础之上;是在共产主义的生态理想中获得支撑,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理想社会基础之上。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生态理想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1)02-0061-09

人类对工业文明引起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形成了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旨在构建一种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简单来说,“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度改造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的全部成果”〔1〕。生态文明还指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其内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是有思想意识的社会性动物,主要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思想文化观念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是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在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阐述中,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中,以及在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中,都体现了其生态文明思想的清晰理路和深刻内涵。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基点,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批判是现实运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生态文明理想是落脚点。马克思认为,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对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研究,既有助于强化生态文明意识,也有助于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信心。

一、历史维度: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中发掘依据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反对旧唯物主义机械的自然观,主张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地对待生态环境危机。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把人类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劳动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发展史,自然史、劳动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属于同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而,生态危机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生态文明的实现也必然与劳动的解放、人类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索中发掘生态文明的依据,把对生态文明的探讨置于科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历史唯物主义探索对生态文明可能性的思考

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是人类解放,生态文明是人类解放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性著作,反映了他对生态文明可能性的探索思考。早在撰写博士论文时,马克思就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他在自己的博士论文中肯定了人的自我意识,认为只有借助于自然和他人,才能摆脱自然和“必然性”的约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由此开始,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把生态文明的可能性诉诸于人性的复归,即实现人的类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他认为只有在人性复归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异化劳动理论是《手稿》的核心理論成果,也是唯物史观探索初期的重要理论成果。劳动在人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是人与自然相联系的纽带。劳动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一个人只有具备自由意志和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类本质。〔2〕但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下,劳动是强制性的,工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活动,工人的劳动要服务于资产阶级创造利润的目的。这样,劳动发生了异化,变成了资本家掠夺工人和自然资源的手段。异化劳动不仅造成了人与人的对立,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对立,而人与自然的对立,实际上主要来自于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异化劳动束缚人,不符合人的本性,而且异化劳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损害了工人及其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只有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性的复归,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把生态文明可能性的依据由“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现实化为人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观是唯物史观进一步发展的生长点,也是马克思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观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提纲》中的这句话,不仅是打开唯物史观大门的钥匙,而且包含着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看法。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没有从人的主体方面去理解自然界,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他们把人类和自然界孤立起来,把人的主体性和自然界的客体性对立起来,实际上属于一种二元对立的世界观。事实上,实践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人类正是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认识、改造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均源自实践。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人类是通过实践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同样,人类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科学的实践观要求我们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既要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又要维护生态的平衡。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哲学从自我意识转向实践以后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形态》中马克思对自己的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阐述,是生态文明可能性的客观依据。马克思批判旧的历史观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4〕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孤立地谈论生态危机,而是在人类社会中定位生态危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基本范畴。生产力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实际上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人类不遵守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对自然界一味地进行“剥夺”,才导致了生态危机。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力量居于主导地位,自然界的资源和人类劳动都是资本创造利润的手段,人与自然的矛盾,实际上主要来源于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马克思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自然史与人类史的辩证运动中,论证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将会发生变革,人与人之间将摆脱金钱关系的束缚,每一个人都将获得解放。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消失,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也将不复存在,人与自然将走向和解,人类将迎来生态文明时代,这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等著作中丰富、发展和检验了自己的唯物史观。实践关系和社会关系范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始终站在实践关系和社会关系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揭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规律,为人类提供了一把打开生态文明发展规律大门的钥匙。

(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生态文明发展规律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依据,可以把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

渔猎文明属于蒙昧时代,大致与原始社会阶段相对应。“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做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5〕在蒙昧时代,人类生存非常艰难,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把自然界的资源和自然产物直接作为生活资料,几乎没有在地球的生态环境中进行任何创造性的劳动,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极为有限。虽然人类开始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面对自然界,但是由于生产力较为低下,与自然界相比,人类的力量显得非常弱小。这一时期,人类敬畏自然界的威力,是自然的奴隶。正如恩格斯所说:“在原始人看来,自然力是某种异己的、神秘的、压倒一切的东西。”〔6〕正是由于原始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他们才把自然物和自然力视为一种有生命、有意志的存在,并加以人格化、神圣化,创造了许多自然神,形成了原始的神话自然观。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仍然是生态系统内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界处于较低水平的和谐状态,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微乎其微。由于经济文化极端落后,文明发展程度较低,采集和渔猎文明不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农业文明是野蛮时代,大致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相对应。“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7〕农业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由掠夺到改造的阶段。随着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人类自身力量不断强大,人类开始进入野蛮时代。在野蛮时代,人类开始逐步地“征服”自然,由自然界的奴隶逐步变为自然界的抗争者。由于生产力水平有限,人类对自然界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地球的表层,对地球表土资源的占用和改造是野蛮时代经济的典型特征。农业文明阶段只是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步展开的阶段,人类对表土资源的利用只是造成了局部的、表层的生态破坏,例如,局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这些问题没有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地球的生态系统有能力恢复自身“物质变换”的平衡。虽然农业文明大致保持了生态平衡,但是“这只是一种落后的经济水平上的生态平衡,是和人类能动性发挥不足与对自然开发能力单薄相联系的生态平衡”〔8〕,农业文明也不符合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工业文明是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人类改造自然界获得空前成就的时代,大致与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相对应。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业文明时代“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9〕。工業革命开始以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显著改变,人类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极大提升了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创造的财富总量前所未有,但是,工业文明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后果。首先,资产阶级片面追求物质财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容易引起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危机。其次,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加剧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恶化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最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导致局部的生态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恶化不是局部的、表面的,而是全球性的、深层次的,工业文明不仅可以摧毁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摧毁全球的生态系统。虽然工业文明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能动性,但是却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工业文明仍不符合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均不能带领人类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上维护生态平衡。在渔猎文明时代,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人类对自然是敬畏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奴-主”关系阶段;在农业文明时代,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对立的,人类试图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工业文明时代,不同阶级之间的关系是对抗的,并且人类企图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人类中心主义”阶段;生态文明就是源自人们对工业文明弊病的反省,是一种超越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它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根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结,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也不会过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必然发生相应的变革,阶级对立和阶级剥削必然会被消灭,而人与人的对立一旦消失,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也就不复存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它的社会关系太狭隘了,不仅不能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会阻碍生态文明建设。这要求我们打破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开辟一条崭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建设一种能够永续发展的共产主义生态文明,共产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科学规律。

二、现实维度:在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中发现希望

马克思早年主要是从哲学和历史角度论述生态文明,形成了科学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后来,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研究。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脚步;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质变换断裂”,使生态环境遭到全面的破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产阶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根本原因。城市环境污染、农村土地肥力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已经开始显现。资产阶级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一些必备条件,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中,发现了生态文明的希望。

(一)生产社会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备条件

资源节约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条件,而这一切只有在生产社会化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通过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马克思发现,机器大规模生产较之家庭手工业和工厂手工业,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动生产力发展,而且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废弃物的集中处理。并且,生产社会化能够加强工人协作劳动,促进工人素质的提高,而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第一,生产社会化有利于生产条件的节约。马克思在论述不变资本的节约时指出:“生产条件的节约”是“大规模生产的特征”。〔10〕因为,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由总体工人共同消费,而不是由一批互相没有联系的,或最多只是在小范围内互相直接协作的工人以分散的形式消费”〔11〕。马克思举例说,如果一个工厂只有一台或两台中央发动机,那么,发动机的使用费用不会因為发动机作用范围的扩大就会增加,传动机的使用费用也不会因为传动机带动的其他机器的数量增加就会增加。生产社会化导致生产资料的集中,这样可以节省厂房、仓库和能源等各种生产资料,不论被多少人使用,这一类生产资料的使用费用都不会改变。〔12〕

第二,生产社会化有利于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再利用。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再利用,是资源节约的重要体现。马克思指出:“由于大规模社会劳动所产生的废料数量很大,这些废料本身才重新成为贸易的对象,从而成为新的生产要素。”〔13〕只有生产中废弃物的数量足够多,才有可能重新作为同一生产部门或者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这些废料是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废料,是工人共同生产中的废料,由于数量足够多,它们才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家是非常乐意实现废料的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因为这些在正常使用中产生的废料是要算到生产费用当中的,在工人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废料的再利用或者出售可以提高利润率。

第三,生产社会化带来的工人的协作劳动和工人素质的提高,对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有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说:“工人的结合和协作,使机器的大规模使用、生产资料的集中、生产资料使用上的节约成为可能。”〔14〕工人是生产劳动的主体,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节约与工人的协作劳动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工人不是作为个体的工人,而是通过“劳动的社会结合”形成的工人群体,工人群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协同劳动,是资源节约、物质循环的前提条件。此外,工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对资源节约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工人获得充分的教育,获得足够多的训练,才能按照产品本身的要求消耗尽可能少的生产资料。不管各种科学发明如何促进节约,“只有结合工人的经验才能发现并且指出,在什么地方节约和怎样节约”〔15〕。

(二)“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节约资源,缩减不变资本,又可以促进物质变换的良性循环,因而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马克思本人没有直接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但是有着较为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一章中,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废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思想。他把排泄物分为两类,即工农业中“生产排泄物”和人的“消费排泄物”,它们就是生态环境中的主要污染物。“生产排泄物”是指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消费排泄物”主要是指人自身新陈代谢的排泄物,还包括消费品使用以后的残留物。“消费排泄物”本来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但是,由于城乡分离和工农对立,“消费排泄物”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物质变换断裂”,在城市造成了大量污染,在农村造成了土壤肥力的流失。〔16〕与“消费排泄物”相比,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重点是“生产排泄物”,尤其是工业生产中的排泄物。

马克思倡导在工业中进行“循环生产”,将工业生产中的废料,甚至产品消费之后的废弃物再次投入工业生产,打破生产资料和废弃物的界限,以维护生态平衡。传统的工业生产称之为“线性生产”,先是从自然界开采资源,接着资源经过加工之后变为工业制成品,然后工业产品被消费之后留下的废弃物再回到环境中去。这种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不仅难以避免,而且较为严重。不过,在利润的驱动下资本家存在循环利用“生产排泄物”的动力。马克思发现,如果原料的价格足够昂贵,利用废弃物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资本家就会尝试对生产的废料进行重新利用。马克思提出了废物利用的一些必备条件:在大规模劳动的情况下,排泄物大量存在;机器和工艺的改良,使原本不可能利用的废物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化学等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现了原本是废物的一些有用的方面。〔17〕马克思发现:“所谓的废料,几乎在每一种产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8〕例如,在毛纺织业,对废弃羊毛和破旧毛纺织物的再加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行业,到1862年底,再生羊毛产品的消费已经达到羊毛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在化学等工业,得益于化学的进步,人们找到了一些利用化工废料的方法,并且还利用化学方法处理其它工业生产部门的废料。〔19〕

(三)科技进步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文明,人类就不可能从低级的原始文明发展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更不可能发展到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科技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类,也能带来灾难,科技进步是幸福还是灾难,主要取决于运用科学技术的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科技进步的负面效应主要来自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科学技术进行滥用。科技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造福社会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界在人类面前不再有神秘感,无论自然界有多大的威力,人类总是能够不断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虽然科学技术的不当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来看,科技进步是利远远大于弊的,建设生态文明,依然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对科技的合理运用。

科学技术是废弃物减量化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前提条件,它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首先,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集约化生产可以减少厂房、机器设备、能源等生产条件的消耗。人类历史的发展表明,科技的重大突破是推动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从家庭手工业发展到工场手工业,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规模生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珍妮纺纱机等机器的发明,使工场手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蒸汽机发明以后,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蓬勃发展,机器动力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于是,大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社会化空前提高。社会化生产是集约化生产,有利于节约生产条件,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利用的循环化。其次,科学技术带动机器和工艺的进步,可以帮助人类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马克思举例说,在爱尔兰,亚麻加工方法比较粗糙,损失率高达20%~30%,但是,如果使用較好的机器完全可以避免这么高的损失。〔20〕最后,科学技术帮助人类发现废弃物中的有用价值,可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马克思指出,由于化学工业的进步,人类可以把之前毫无价值的煤焦油变成了苯胺染料,甚至还可以把它变成药品。〔21〕

三、未来维度:在共产主义的生态理想中获得支撑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科学构想内在蕴含着生态文明。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生态中心主义”者从哲学价值论的角度探讨生态恶化问题,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们强调,生态价值观只有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才能解决生态危机、建成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设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中包含着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共产主义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理想。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构想不仅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而且包含着对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恶化的反思,生态文明是马克思共产主义设想的应有之义,而且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生态文明。

(一)共产主义能够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

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因而,能够在“人与人的和解”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人类主要是以群体活动的方式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制于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双重和解”的基础上阐释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2〕这种共产主义社会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和谐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他认为,只有通过社会的中介作用,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私有财产制度,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关系,这种对立的最典型表现就是,资本家对工人进行严酷的剥削和工人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激烈反抗。私有财产不仅引起异化劳动,更是雇佣劳动制度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前提,只有消灭私有制,废除雇佣劳动制度,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如同恩格斯所说,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以后,“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23〕。共产主义将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实行财产社会化占有,实现共同富裕,让每一个人得到自由全面发展,因而能够达成“人与人的和解”。而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就消除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因而人类能够在共产主义的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共产主义能够确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以符合生态文明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联合生产,既能够满足每一个人的合理需求,又能维护生态平衡。

第一,共产主义的生产目的契合生态文明。共产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增加社会的公共财富,满足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资本家为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积极进行扩大再生产,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不断增加,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缓和。资产阶级为增加产品销路,扩大市场需求,还有意刺激非正常需要,增加虚假的需要,诱导异化消费,致使铺张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马克思批判异化消费,鼓励正常的、合理的消费,他说:“共产主义者所追求的只是这样一种生产和交往的组织,那里他们可以实现正常的,也就是仅限于需要本身的一切需要的满足。”〔24〕共产主义生产摒弃了资本逻辑的弊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真实的、合理的需要为根本目标,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己任。共产主义社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将充分考虑对生态的影响,注重保护“自然生产力”,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促进人、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契合生态文明。资本主义生产是无政府状态的盲目生产,生产的无序扩张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进而导致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生产过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反生态性不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是“亲和的”,共产主义的联合生产和计划生产,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克服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危机。在联合生产的情况下,劳动者按照预先的计划进行生产劳动,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能够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相对平衡,可以防止经济危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联合生产的基础和前提,“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25〕。联合生产能够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依据能源、资源的实有情况和人们的合理需求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合理的调节,做到既满足人的合理需要,又维护自然界物质的良性循环。

(三)共产主义能够锻造全面发展的“生态人”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把人变成与自然相对立的片面发展的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每个人只负责局部的操作,从事单调的重复劳动,这压抑了人的能力和潜能,把人变成了片面的人。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造成工人文化和道德水平的低下。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创造的是美,但是劳动工人却变得畸形,机器取代了工人劳动,但是带给工人的却是愚钝和痴呆。〔26〕固定分工和异化劳动,导致工人畸形发展,他们往往通过物质过度消费来弥补精神生活的匮乏。物质上的虚假消费、异化消费,会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这样,工人不但充当了资本家创造利润的工具,也把自身变成了与自然界的对立物。

共产主义能够锻造生态文明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7〕。共产主义能够让人获得全面解放,让每一个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一方面,人不再受异化的社会关系束缚,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的主人;另一方面,人从自然界中解放出来,能够熟练运用自然规律,“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28〕。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是被动地发展自己的劳动技能,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是自觉地培养自己的才智,以合乎“天道”和人道的方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时间会大大减少,自由时间会大大增加,未来的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发展才智、美学和各种兴趣爱好。这样,虚假消费和异化消费会失去存在的土壤,能源、资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会大大减少,人的各种才智和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会得到空前提高,可以以真正合乎自然的方式从事生产、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共产主义能够建成人类生态共同体

文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场域,即某种形式的人类共同体。共同体(Community)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Koinonia,具有集体、共同体、联合等意义。〔29〕依据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可以把人类共同体划分为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三种类型。自然共同体又称为原始共同体,与前资本主义阶段相对应,主要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且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不是理想的共同體。马克思重点批判了虚假共同体,它代表部分人的利益,不仅是虚幻的,而且是新的桎梏。资本主义国家是虚幻共同体,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在私有制下,人们偏重于自身的局部利益和短期的利益,而属于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则会被忽视,私有制的这种弊端正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这项人权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权利,它导致人与人相分离,把人变成只注重自身利益的单独个体。〔30〕资本主义国家这个虚假共同体,不能达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两个和解”,不能建成生态文明。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真正共同体,也是人类生态共同体。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真正共同体,重视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正好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人民将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阶级对立的真正共同体来代替旧的市民社会。〔31〕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这种真正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32〕。真正共同体是人与人平等、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共同体,因而能够团结起来维护生态环境等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生态共同体,生态共同体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应有之义。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33〕。

〔参考文献〕

〔1〕韩振秋.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论依据及其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2〕〔3〕〔4〕〔22〕〔30〕〔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2,499,545,185,41,571.

〔5〕〔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8,38.

〔6〕〔23〕〔25〕〔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6,300,299,300.

〔8〕李红卫.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J].社会主义研究,2004,(6).

〔9〕〔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53.

〔10〕〔11〕〔12〕〔13〕〔14〕〔15〕〔17〕〔18〕〔19〕〔20〕〔21〕〔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3,93,93,94,106,118,115,116,116-117,116,117,928-929.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79.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87.

〔26〕〔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3,275.

〔29〕胡寅寅.走向“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致思逻辑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6:11.

【责任编辑:董史烈】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的根本旨归
生产关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发展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批判与超越
善用科学理论解决改革发展新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价值基座
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