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21-03-29 11:58杨玉艾富国文李海昌孙永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8期
关键词:基本操作外科手术实验课

杨玉艾,富国文,李海昌,张 莹,孙永科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动物外科手术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专业课程,又是各专业课程过渡的桥梁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良好的实验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是该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任务。

目前,我校兽医本科专业《动物外科手术学》都在本科(四年制)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课,这个时段还没有开展生产实习和综合大实验的学习,学生临床实践比较欠缺。同时存在实验课时少,学生扩招,动物经费和数量相对不足等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实验课时浑水摸鱼,动手比较少,操作技术不熟练、手术环节不清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欠缺,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预期目的和效果。鉴于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们在《动物外科手术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调整。

1 科学利用多媒体方法,调整教学安排

外科手术实验教学大多是理论结合实际操作练习,学生人数、教学学时,实际操作时观摩视野和视角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操作环节的认识和掌握,而且有些外科基本操作技术文字表达不易理解,一次示范很难掌握。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基本操作技术以图片、动画或视频形象的展示给学生,某些重点操作细节还可以自行调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近几年,为了满足新形势下兽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的和要求,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我院为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室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根据教学安排,在课前一周将实验教学多媒体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观看,学习,了解实验相关基本操作环节的难点和重点。实验课时,先用10-20min观看讲解当堂课的多媒体材料,使学生直观了解每个手术操作基本环节,并就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

通过对我校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兽医专业学生的实验课教学情况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清晰、形象的展示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环节,有利于学生更好深刻的掌握相关操作技术,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2 切实强化外科手术三大素养,强调职业道德

一个良好的外科手术操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无菌素养、正确对待和使用器械的素养以及正确对待组织的素养。以往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手术的对象是动物,因而无菌观念不强,不能按照手术器械及辅料的类型正确进行消毒,术部的消毒过程比较粗糙,消毒药作用时间不够,手术过程中无菌意识比较差,污染器械和无菌器械使用比较混乱。另外,有些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能正确使用器械,对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不了解,握持器械的方法不正确,传递器械比较随意。还有部分学生在动物实验过程中没有正确对待组织的素养,不了解组织的生理机能和再生能力,随意切割组织,不利于组织的再生,甚至加重了组织的损伤,影响了创伤的愈合。

针对这些情况,在“外科手术器械的认识及使用”、“外科常用打结法的认识及练习”和“外科常用缝合方法的认识及练习”三个实验过程中强调学生对常用外科手术器械的认识,强调每种常用器械的用途、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强化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器械的素养。另外,单胃动物(兔)的腹腔探查术和去势术实验中,通过动物的术部消毒、手术器械和辅料的消毒、手术人员手和手臂的消毒过程加强学生对无菌素养的认识和建立,通过动物术部的显露以及缝合过程中不同组织的切开和缝合方法的不同,强化学生正确对待组织的素养,通过每个实验环节的练习和理论强化,让学生深刻认识外科三大基本素养的重要性。

3 强化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练习,改革考核方式

学生要掌握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基本功,必须反复的练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每一步骤的操作,对每一个操作环节的重点和难点认真观看,反复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功的熟练程度,本次改革将基本操作的训练分为教师演示、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三种方式。教师演示是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师集中演示详细的操作环节,并着重强调每一个操作环节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集中训练是既演示环节后将学生分组讲解和演示详细的操作环节,结合教师示范,学生自己操作和练习,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具体问题具体指导。分散练习是要求学生针对集中训练中每一个操作环节的重点、难点以及注意事项的熟悉情况,在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强化练习,例如外科手术打结的练习,基本缝合方法的练习等。教师演示让学生对每个操作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每个手术操作基本技术的操作方法及要领有了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开始集中训练,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生对每个操作环节有了更加理性地认识和理解,对操作环节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也有了切身的感受,而且学生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老师会具体分析具体指导,能够更加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加强学生对操作技术的领悟和掌握;课后的分散训练是针对集中训练过程中学生对操作环节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下一次实验课前10min会进行抽查,考核学生分散训练的效果,使学生真正明白“熟能生巧”对外科手术学的重要性。

另外,每次实验课练习结束前15~20min进行分组考核。并对以往的考核方式进行适当地调整,例如打结练习的考核,以往的考核主要根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单手,双手及其器械打结的数量为主要标准,导致很多学生在考核时单一为了追求数量,操作不规范,甚至有些完全是错误的操作,使考核流于形式。为了切实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对打结操作规范程度及打结质量的考核,要求学生不仅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每一个单结的操作规范化,从总数中剔除假结和滑结,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各个手术操作环节的要求和特点。

4 创造外科手术实践机会,强化动手能力

因为实验经费、场地和实验动物有限,学生利用实验课进行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练习的机会非常有限,要切实提高学生手术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手术动手能力,需要在掌握基本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加强实践锻炼。

我院的附属动物医院就在学校旁边,针对接诊的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如去势术或感染病灶的手术处理,及时通知学生,在不影响其他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尽可能安排学生观摩,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请部分基本功比较熟练的同学参与简单的操作环节,如皮肤的切开,肌肉的分离、止血及缝合等。手术结束后,比较观摩和自己动手过程中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环节有何异同点,总结自己动手过程存在的问题。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周边的流浪狗,针对流浪狗的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整个手术,强化外科手术技能。通过观摩和自己动手,学生懂得了手术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通过实践让学生充分认识每一个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操作方法、重点和难点,做到学以致用。

5 调整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动物

以往本课程的动物实验都是选择做反刍动物腹腔探查和瘤胃切开术,因为这个实验既能练习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又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之间的区别和注意事项。但是近年来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实验经费有限,大量实验用羊难以获得。加之充分吸取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和2020年兰州兽医研究所布鲁氏菌病感染事件的教训,在保证教学质量不下降、不增加教学成本和保证实验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将实验动物由传统的羊改为兔子,将原有的反刍动物腹腔探查和瘤胃切开术替换为单胃动物(兔)的腹腔探查术和去势术,同样的经费下一只羊可以更换为8~10只兔子,让学生充分练习“切开、缝合、止血、结扎”等手术基本操作,这样改革之后,由原本的12~15人一只羊,可以变成3~5人一只兔子,可以最大限度保证每位同学都能有充足的机会参与手术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既充分达到了实验教学效果,又一定程度上减少实验经费,更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动物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及时书写手术报告,分析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难点以及处理方式,比较手术实际过程与原本多媒体示教片以及教师示范手术的不同、总结自己在手术过程中各个操作环节的优缺点及存在问题。结合我校2015级、2016级和2017级学生的动物外科手术学实验课实际教学效果调查发现:通过对《动物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增加了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及动手能力,切实提高了学生对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我院学生在2019年和2020年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中均荣获二等奖。同时,通过改革和实践,优化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动物外科手术学》的实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基本操作外科手术实验课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致广大 尽精微——实验基本操作与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点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化学常用仪器与基本操作考查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