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现代马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2021-03-29 12:29张小宇郭永清张翀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马术标准人才

张小宇,郭永清,张翀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9)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马产业的规划中提出:对中国马业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是马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共同传承与发扬马文化的时代,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马产业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世界马产业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对于中国马业来说,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理论创新、完善理论体系,培养符合国内外需求的马业人才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探需要探索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向往,高雅健康的休闲娱乐生活方式是普遍的追求。受国际马产业的影响,目前我国马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方式过度的转型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马业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没有统一规格标准,岗位需求没有统一评价标准。人才奇缺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切局面,严重制约了中国马业发展。

我们站在国家的高度,以国际视野,从产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的、成熟的现代马产业人才培养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的马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适应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示范推广,推动我国马业人才培养的规范化、标准化,培养高质量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马业人才,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马业人才现状分析

1.1 马业人才匮乏,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现代马产业正处于发展机遇良好的有利时期。目前,国内仅有10 余家高等院校开设马相关专业,但很多院校没有实践教学基地,没有马匹,甚至没有师资,国内无马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现阶段,我国马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马术俱乐部模式,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数量有限。二是各省、市、自治区的马术队培养模式,培养的主要是民族马术或竞技马术人员,专项技能突出,但理论素养普遍不高,数量不足。三是学校培养模式,包括本科(马业科学、马医学、体育运动管理类)、专科(畜牧兽医专科学院)和中专学校,这样的学校数量不多,也没有统一的培养体系、标准,培养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且数量有限。

1.2 马业人才培养缺乏科学规划、战略性措施和扶持政策

目前,我国马业人才培养刚刚起步,各高校、马术学校、俱乐部等单兵作战,宏观上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战略性措施,也没有政府具体扶持政策,这无疑限制了马产业的发展。推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行业协会共同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评体系和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加强行业协会、高校的广泛合作,打破人才培养方式和技能的局限性,是当务之急。由于人才缺乏,无论是马匹的品种选育、饲养管理、调教训练、兽医保健,还是赛事组织策划、规程标准设计、马文化产品设计开发,在理念、层次、规格上都与国外马业先进国家有很大差距。

1.3 马业人才培养师资、教材、人才认定等没有统一标准

现阶段我国开展马业人才培养的高校仅有10 余所,没有国家统编教材,师资水平没有标准,人才认定没有标准。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是中国高等教育最早的马术类专业,已有10年的办学积淀,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国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开发国内首套马术教材,制定首部人才培养标准,规范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

1.4 行业岗位需求标准不统一

随着各类马术比赛规模和影响力的扩大,行业内对马匹驯养、选种育种、马具加工生产、马饲料加工销售等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不仅能为毕业生、社会劳动力提供各类就业岗位,更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在马术(赛马)运动逐渐商业化的同时,社会对良种马匹、驯马师、骑师、赛事裁判、赛事组织管理者等各类“马”相关职业的需求逐步显现。但目前岗位缺乏人才,对人才需求没有统一标准。

1.5 国际合作无总基调

近年来,由于马业专业人才不断受到国家重视,我国马业与世界马业的交流合作在持续增加,国内马业企业家、学者、马术运动员、教练员、马兽医、驯马师、马术爱好者等先后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地进行学习深造。但是国际合作无总基调,随着我国马业的迅速发展,各国教学体系争先进入我国,对我国马业人才培养方向存在一定的误导,使行业人士无所适从。我们需要在探索和发展中逐步缩小差距,为我国在高等教育马业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6 马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优势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运动马驯养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建立最早的马术类专业。经过近10年不懈的探索实践,在马业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为深厚的办学积淀。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家相关行业企业以及香港赛马会一直保持紧密的关系,在教学体系引进、技术支持、师资培养和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有广泛的国际合作基础,为专业人次培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探索内容

2.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向灯、定盘星,是顶层设计。无论高等教育还是中等教育,马业人才培养目标要以马产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为根本,符合中国现代马产业规格,定位清晰,并体现国际水准。

2.2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方法措施和路径,既包含理论层面的方式方法,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应用等,又必须由具体物质层面的条件支撑,如师资队伍、教材、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我们需要继续做好顶层设计。

马业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国际水准,有利于培养适合岗位需求、与国际接轨的马业人才。

3 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制定科学、严谨的马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案要体现人才培养“三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企业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其次建立具备“学校老师、企业师傅、国际名师”素质的“三师型”师资队伍;同时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马业人才培养专业教材体系;最终完善建设标准的高校马业人才培养基地。

4 结语

虽然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摸索实践有了初步的进展,但对于中国马业人才培养特别是高校培养的路途仍任重而道远。在坚持开放性办学,强化校企合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多方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设置课程体系、开发马术教材、加大基地建设力度等方面需要新的突破。中国马业发展已进入春天,让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为其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马术标准人才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人才云
马术:鲜衣怒马少年时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西班牙 马术周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