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西古道三家店村的保护规划设想

2021-03-30 13:31
大众文艺 2021年4期
关键词:京西古村落古道

兰 宁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一、京西古道传统村落

京西古道形成年代久远,道路脉络纵横交错,体系庞大,是北京以西包括门头沟在内的古村、古寺庙和古长城等之间繁杂道路系统的总称,以西山大路为主干线,沿线遍布众多古村落。京西古道距今有数千年的历史,包括古香道、古军道和古商道,道路交叠,反复错综,它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永定河的流域文化交相辉映。因此,京西古道不仅是一个贯穿京西地区的地理概念,还是一个多元的文化概念,是京西文明的历史遗存和生动再现。

京西古村落群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逐渐形成的,虽然现在已经失去古道上原有的热闹景象,但是京西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空间仍保留着传统的历史风貌。受不同历史时期自然、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京西传统村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系,从少数几个人类聚集点逐渐发展为遍布京西地域、具有一定空间联系的传统村落体系。在京西的丛山峻岭中分布了30多个古村落,他们宛如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这片青山绿水之间,这些传统古村落以古道文化为依托,在京西独特的文化模式下独成一体,堪称我国明清山村建筑和乡村社会文化的典范,虽略显残败颓相,但风情古韵犹在,不仅体现了京西的人文地理特色,还可以从中窥见京西当年的辉煌和先民的智慧。古朴的山村历尽沧桑,但依然固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传承着乡土文化。

京西古村落最为人们熟知的是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灵水村、爨底下村、琉璃渠村,除此之外,还有三家店村已经作为北京市重点的历史文化街区得以保护,这其中涵盖了丰富的历史遗存、“非遗”民俗、建筑艺术、商贾文明、“红色”资源等单元,共同在“京西古道”这一文化视野中相辅相成,彼此映照,和谐共融。因此,加强京西古道沿途古村落及其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极为重要而迫切。

二、三家店村地域性特征分析

三家店古文化村落是具有浓厚北方人文特色和传统建筑风貌的院落式居住街区,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北部,位于京西古道的永定河古渡口,是连接京城和西山的京西门户。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有数条古道交汇于此。得益于交通和商贸的三家店村依托于京西古道文化带在众多古村落中熠熠生辉,地理位置的优势也不断助长着三家店商业的发达和村落的壮大,成为门头沟山区物产的集散地,也是山区与平原地区、远郊与城市相互接触交流的西山商业重镇,虽往昔已不再,但也能窥其当年的繁荣景象。

三家店村作为“京西第一村”因为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人们熟知。现如今仍有许多不同方面的研究指向三家店村,鉴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文化村落的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也较多地被提及,一直以来关于京西古道文化村落的研究成果不少,从人类学、社会学、建筑学、规划设计学等不同侧面解析了这一研究领域内的若干问题,也是得益于三家店对传统合院建筑的完美遗存。

1.历史遗存的丰富性

究其三家店村的历史发展渊源,辽代成村,原有三家店铺,便名为三家店。明清时期发展最为繁华,曾是商贾云集的繁华渡口,也是通往山西,陕西,河北,内蒙古的商道起点。作为京外入关的要塞,地处东西大道要冲,由商贸和交通发展起来的三家店村因其险峻的地理位置,再得益于西山以及晋冀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三家店在古时就享有“京西古道第一村”的美誉。古时三家店因运煤干线带动了该地的发展,随着交通形式的不断更新和建设,原有的铁路仍保留原来风貌,但是已不再有实质性作用。虽然“京城煤炭码头”的风光不再,但作为交通枢纽,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商贸活动形式。

村子里仍遗留着很多珍贵的遗迹遗址,是三家店厚重的历史沿革和北方传统院落文化的完美遗存,建筑类型主要是常见的北方合院形制,保留至今的有天利煤厂旧址、龙王庙、山西会馆、白衣观音庵、二郎庙、关帝庙铁锚寺等,还有一些老宅,如中街59号院、东街78号院等都被列为重要保护文物,精美的砖雕、木雕、门廊、石门墩、影壁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村里还留有十余棵挂牌古树,都是三家店村昔日繁荣景象的见证。

2.街巷空间格局的完整性

三家店历史文化街区主要由三家店村西街,中街,东街为主构成的保护范围,中街是其主要核心街道,涵盖两侧的院落群,主要空间形态以线性空间为主,整体呈西北-东南方向的线性布局。大致的街区面貌仍保存完整,道路格局保存着明清以来所形成的最初格局,肌理相对清晰完整,传统建筑有一定的占地规模,有较完整的村貌。

3.优质生态资源的辐射带

三家店村以西紧靠永定河,处于以西山森林资源为主的生态涵养建设区域内,位于长安街西延的城市主轴线上,是首都西部天然生态屏障的前沿。因此,三家店就是由山带和水带交汇而成的城镇。因其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作为首都西部生态屏障,将三家店村建设成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文化旅游产业带,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

4.历史人文景观的活态性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京西古村落的文化特质传承至今仍以物质或非物质的方式得以保留,三家店村作为现仍活跃的传统文化村落,包括建筑物、构筑物还有自然文化要素等都保持了原真的历史风貌,反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延续了传统民俗和生活习惯,体现着京西古村落居民的精神生活。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京西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环境风貌,呈现了传统历史人文景观的发展痕迹,再现了这一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活态景观,传承着独特的民风民俗。

三、三家店村的保护规划设想

1.现状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尤其是经济利益的不断驱使,当前的三家店遗存保护工作呈现出诸多问题。虽然街区整体保存完整,大多建筑遗存尚且良好,但由于“修旧如旧”发展观念的悖向引导,很多老宅由于当地村民对空间的随意拓展,大量的古旧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还频繁出现了许多与整体自然和人文环境不相协调的新建筑。现有居住者多从“重建”的思维方式出发,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村落原有的民居建筑、庙宇等遗存物,并在破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片面想象“重建”古村落,对原有的村容村貌进行了大面积的修缮与改造,如对古建筑进行重新粉刷、老门廊雕刻的人为修葺、老宅地面的人工硬化等,这是对古村落生态原貌的极大破坏,且破坏程度不可逆。同时,旅游资源开发与村落文化保护之间存在矛盾,为响应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单纯以经济为目的的改造便蜂拥至极,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对古村落文化形态的保护,打破了古村落原始的文化形态。

2.规划定位

京西的地域特点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其村落景观的再发展和再设计必须依据其自身的个性条件和地域特征进行挖掘,即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等。三家店的规划发展应依托于以西山为主的森林生态涵养区,并融合于周边浓厚的寺庙文化,将其定位为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小镇,以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原则,经济发展为手段带动整个西部山区的发展水平,依托于古道文化,结合北京市旅游发展定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突出京西文化带,符合整体的生态文化面貌,将其打造为文化旅游的示范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

3.规划设想

传统村落不是固态博物馆,对古村落的保护也不是对遗产资源进行静态保护。对其遗存现状的保护和研究必将这一对象置于京津冀文化圈内的文化遗产,文化生态和文化经济等多重视阈之中。为了保护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村落风貌,其目的就是要还原三家店街区本来的精神面貌,拆除违章建筑和阻碍开放空间形成的建筑,尤其就是要将在册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恢复再现。以三家店中街为主的街区规划,需要在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空间的整合,保留其三家店商贸小镇的特色,开拓旅游资源,以恢复明清时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为幻想,构建现当代的文化商业街。以商业街为中轴线辐射周边院落群,在以旅游小镇定位的基础上,完善其商业职能,依托于天然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一站式服务的文化生态旅游小镇。通过对三家店村保护规划设想的提出,是为了平衡京西古道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地域文化保护,缓解村民利益和村落风貌之间的矛盾,并以此能辐射至整个京西未得到充分保护和开发的传统村落,在维持好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及文化的同时,将建筑文化本身和资源开发兼顾并行,实现双赢。

四、结语

作为一个文化地理概念下的“京西古道”在其独特的历史演进中,与沿途若干古村落渐趋形成了一个价值趋同又风貌多元的文化遗产群落。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不仅呈现为自然生态意义上的村落,而且还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成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艺术审美景观。因此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已经成为学者们不约而同研究的共识,通过对三家店概念性规划设想的提出,不仅对京西古文化村落的研究有所助力,而且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具有实际性的推动意义。

猜你喜欢
京西古村落古道
走古道
我国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初探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古村落“活化石”里的东昌府
培中古村落文化
北京最后一片稻田
杜振东:京西稻守护人
京西稻:皇城根的一把米
“真爱粉”的自我修养!
访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