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贾玲的成功不可复制

2021-03-30 04:41
时代邮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你好,李焕英出众皮衣

受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好评如潮的口碑影响,我对这部影片也抱着极高的期待。整部影片像一本贾玲写下的私人日志,记载了她沉甸甸的爱与思念、遗憾和悲痛,足够真诚和坦诚,让我们愿意掏钱“大哭”。

贾玲曾说:“我不是为了当导演才去拍电影,是为了拍李焕英才去当导演。”对观众而言,我们并不是想看李焕英去的电影院,而是想看贾玲去的电影院。至于故事是否好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想看。

贾玲的妈妈李焕英,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妈妈一样,把一生交付给了儿女和家庭,将一切苦难都默默扛在肩上,从没为自己活过。唯一一次看中一件皮衣,她试了半天,却说:“那件皮衣,要是再绿一点就更好看了。”成年后的我们都知道,妈妈们的这种挑剔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太喜欢,却又舍不得,只得用虚张声势的挑剔劝说自己放弃。

这样一个含辛茹苦的妈妈,在贾玲考上中戏一个月后,终于有机会歇口气并为自己活一回的时候,却被命运无情地从两米多高的草垛上抛了下来。后来,挤在北京不到十平方米的地下室、就着咸菜啃馒头的贾玲熬出头了,她买得起妈妈想要的冰箱和喜欢的皮衣,也成为好多人喜欢的喜剧演员,可是妈妈却永远看不到了。过得越好,贾玲心里的遗憾就越沉重;她的快乐,也永远缺了一角。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以旁白的形式,出现在影片结尾处的字幕上,闪烁着点点泪光。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细节加持和小品形式的提前预告,让我们观影时有了强大且必要的代入感和熟悉度,从而轻巧地跟上剧情节奏,或捧腹大笑,或涕泗滂沱。

是的,这是一部很难从技术角度客观地为它打分的影片,就像我们看到贾玲就会忍不住嘴角上扬一样“先哈为敬”。有了贾玲的加持,这部情节简单、情感上容易陷入卖惨嫌疑的影片,变得有了余韵。初为导演的贾玲没有过度消费亲情这一话题,也没有强推笑点包袱,而是完全以简单动人、质朴诚恳的表达来充实电影的情节与人物。最难得的是,她把自己身上那种破裂和痛哭之后重新缝补起来的浑然而豁朗的快乐感,那种“笑着活下去”的乐天姿态、苦大却不仇深的温暖善意渗透在电影里,让整部影片充满了哀而不伤的亲切和治愈感,既感动了观众,也弥补了其在故事延展性和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不足。

除了导演力,贾玲也是高情商的救场王。她一路披荆斩棘,还不忘行侠仗义,她是光芒万丈的好姑娘,也是可爱可亲的年画娃娃。豆瓣网友曾发起一个最喜爱女明星排行榜,她打败众多女神和当红小花,稳居排行榜第一名。

我们喜欢贾玲,还在于她像极了一个个平凡的我们。家世不出众,颜值不出众,身材不出众,才华也得靠后天拼了命地学习才能获得。从她身上,我们总能找到乐观生活的勇气,始终相信努力和坚持的意义。

男女通吃,老少皆宜,放眼整个娱乐圈,恐怕唯有贾玲一人。这样的贾玲,我们想看她的故事,想沉醉在她的私人告白里,更想看到她与自己和解,收获不再缺角的快乐与心安理得的幸福—— 这是我们对自己真心喜欢的人的最大善意。这部电影票房上的成功,是被贾玲成就的,不可捍动,也不可复制。

猜你喜欢
你好,李焕英出众皮衣
走进《你好,李焕英》襄阳取景地
《你好,李焕英》 定档大年初一讲述贾玲和母亲的故事
鱼皮衣,赫哲族努力传承千年技艺
服务上万名养殖户!一个单品销量100万,这位经销商为何如此出众?
动物狂想曲
SUPER YOUTH
穿对皮衣做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