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探究

2021-03-30 01:18伟,侯
现代盐化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验室育人意识

郑 伟,侯 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2016年,习主席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想政治工作应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专业课授课时,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还要充分发挥各课程的“课程育人”作用。

1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及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

“无机化学”是高职工业分析技术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也是后续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基础。该课程除了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无机化学”课程所学的重要理论外,对提高学生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训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样也对学生科学品质、工作态度、实验习惯等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丰富,如果充分发掘出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巧妙地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引领同向并行,发挥该课程的“课程育人”作用意义重大。

2 课程思政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1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明确培养目标,融入教学设计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作用的充分发挥,是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思政教育,实现教学课堂育人主渠道功能。

2.1.1 激发学生的使命感,树立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职业规范意识

在介绍国内外仪器设备的区别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努力拼搏的精神。通过介绍各类“无机化学”常用仪器的用途和规范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

2.1.2 强化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进实验室前,先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通过一些真实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案例,树立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心,强化学生的危险意识和安全意识,如通过学生由于操作不当造成实验仪器损坏及引发人身安全事故的案例和学生离开实验室通电仪器没有断电的案例,引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和实验设备”的实验室规则;通过强调学生在取用有毒、有害、具腐蚀性试剂时需要穿实验服,佩戴护目镜、手套、口罩等,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细致的科学作风和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应贯穿“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全过程,在教学细节中潜移默化地将安全理念深植学生心中。

2.1.3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专业课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先决条件[3]。“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卫生”的职业习惯,同样是“无机化学实验”课程需要对学生重点培养的思政目标。通过强调实验室、实验台面和玻璃实验仪器清洁、干净对实验结果影响的重要性,引出“实验前后打扫实验台面,洗涤玻璃实验仪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室、实验台面清洁整齐”的实验室规则,要求学生养成课前课后打扫实验台面、课中保证实验台面整洁的良好实验习惯。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重视实验台的整洁、整齐,不时清扫、整顿,并将学生的卫生打扫、保持状况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从制度上督促学生认识到良好实验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2.1.4 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贯穿全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等职业道德:介绍玻璃仪器洗涤干净后用蒸馏水和待装溶液润洗时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培养学生“节约从小事做起”的意识;取用化学试剂或配制实验溶液时,要本着“够用”的原则,不要造成浪费;实验结束后,对所产生的“三废”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1.5 深植“诚信、敬业、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奉公守法[4],将“诚信、敬业、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心中,如强调化验员需对自己填写的实验数据和开具的实验报告单承担责任,引导学生“及时、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务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在介绍“三废”处理相关知识时,强调随意排放实验废弃物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

2.1.6 培养学生的哲学思想

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5]。在介绍实验室废液的处理需要根据废液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时,应根据污物的性质选择不同洗液进行洗涤,引导学生利用对立统一的规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在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实验中,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在水溶液离子平衡实验中,对于分步沉淀及沉淀转化的两个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用量变质变的规律进行解释。

2.1.7 形成认真细致、求真务实的职业态度和良好的职业能力

化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是否严谨规范休戚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实验失败和结果不可信。因此,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练习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良好职业态度的树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例如,在进行减量法称量操作时,手不能直接接触称量瓶,需要借助纸带或手套,称量瓶不能放在实验台面上;当使用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时,定容操作一定要准确,否则会导致标准溶液浓度不准确;使用移液管移液时,溶液放完后要等15 s再移开移液管,否则会导致移液体积不准;使用滴定管滴定前,一定要进行“残液处理”操作,否则会导致滴定体积不准确。这些操作除了强调学生要规范完成外,还要向学生解释进行这步操作的目的及不完成这步操作的后果,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在训练其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求真务实的职业态度。

2.2 改革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2.2.1 根据高职大一学生特点组织教学

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但他们的优点是动手能力较强,但同时缺乏恒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实验项目如验证性实验,主要采取小组教学法,因为这些实验操作难度较低,主要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教学法,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培养其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在实验室安全知识教学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案例,对学生展开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练习则主要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

2.2.2 加大课程思政考核比例,强化育人效果

为了强化“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思政育人效果,需要将课程思政如课前预习完成度和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等纳入课程考核范围,将思政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促使学生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践行各种思政意识。

3 结语

在近几年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初显成效,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辩证思维能力等得到了强化,受到了后续课程教师的普遍认可。但怎样更有效地将各类思政元素巧妙地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更易被学生接受、更好地发挥该课程的育人作用,还需要进一步设计与探索。

猜你喜欢
实验室育人意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