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损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21-03-30 07:55胡天山
现代食品 2021年19期
关键词:储粮入库储存

◎ 胡天山

(安徽阜阳三里湾国家粮食储备库,安徽 阜阳 23600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以及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粮食生产购销走向市场化、多元化。粮食仓储管理是我国现代粮食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的粮食仓储管理是我国坚强的经济后盾。除此之外,我国粮食仓储企业是我国粮食生产储存的重要安全经营场所,不合理的仓储管理可能会严重影响粮食仓储企业日常经营运作,增加粮库仓储管理费用就会减少仓储支出,对当前我国农业粮食经营造成极大经济威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粮库的基本仓储结构布局、库存粮食的储存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进行一定的调控。

1 我国粮食仓储技术的建设发展

虽然粮食储存管理不像其他行业仓库管理那么复杂,但它涉及大量基础数据。数据收集和统计涉及一系列过程,在购、销、调、存、加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直接导致仓储信息混乱、数据分散以及许多其他技术问题。为一步加强粮油食品仓储信息化网络建设,原国家粮食局于2012年7月正式批准发布《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指南(试行)》,明确了粮油食品储存生产企业业务信息化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功能,即建设任务目标。目前的主要建设目标原则是在1~2年内基本建成实现部分省级以上粮食食品行政主管相关部门和大型粮油食品储存生产企业的食品仓储物流管理业务信息化;中期建设目标原则是到2023年在大多数省级以上粮食食品行政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基本建立一批电子局域网[1]。电子网络和其他广域网的集成网络综合应用,包括远程仓储监控管理系统、自动化出入库系统、粮情检测、应急管理支持系统和食品仓储物流服务平台等,推进仓储管理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2 粮食损耗的原因

2.1 出入库计量误差的原因

计量管理误差过大是直接导致我国粮食运输出入库这一环节容易产生计量损耗的主要原因。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①计量管理人员工作缺乏职业责任心,操作不科学,计量所用仪器不够精准,承运方擅自随意增加或减少计量活动,这些情况均会使重量出现偏差,加大粮食损耗程度。②在粮食出入库期间,应用粮仓机械入库导致的一些有机生物杂质“风耗”,如秸秆、细糠以及土壤尘土等。③入库期间粮食产生的地面落脚性杂粮也可能会直接引起入库粮食损耗。由此可知,出入库计量误差对于整个粮食仓储损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2 粮食入库时不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质量标准

《关于执行粮油质量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国粮发〔2010〕178号)文件规定:“收购和销售的粮油不符合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的应当整理达到标准,整理后仍未达到标准的,可采取降等、扣量等办法处理”。同时又规定:“入库时检测的粮食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1.0%”[2],也就是超一扣二,但是,粮食入库环节,收购库点由于种种原因,对超水分粮食无法进行整晒,又不按规定标准扣量就直接入库,导致出库时因储存过程中水分减量造成损耗[3]。

2.3 粮食在仓储期间的损耗

2.3.1 粮食自身呼吸作用导致的损耗

粮食储存过程中会发生干物质消耗,在保管过程中,由于每粒粮食是有生命的个体,时刻都在呼吸消耗粮粒内干物质,使整个粮粒的净重减少。

2.3.2 虫害和霉变引发的损耗

粮食污染造成损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储存粮食发生虫害和霉变。粮食霉变的原因主要是入库收购时水分、杂质偏高,后期保管时通风、降湿降温、施药杀虫措施不到位,保管员没按时检查粮情,粮食结露不能及时发现,局部发热时不能及时处理[4]。在粮食储藏过程中储粮害虫危害可以造成明显的粮食数量损失和质量劣变,甚至失去食用价值。

2.3.3 储存时粮食水杂减量的损耗

每年新粮入库后到第二年春季,为了粮食储存安全,经过3次机械通风(入库平整粮面后均温均湿通风,10月第一次降温降水通风,冬季第二次通风将粮温降至15 ℃以下),而通风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粮食水分降低,导致减量[5]。通风是影响损耗的最重要因素,一幢3 000 t的仓,如果水分降低1.0%,重量直接减少30 t。

2.3.4 其他原因造成的损耗

①在人们日常的粮食储存过程中,由于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从而造成一定的损耗。②在粮食出入库的运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抛撒以及运输工具的污染等现象,这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粮食损耗。③由于一些鼠雀取食等无法避免的自然因素,都会造成粮食仓储损耗。

3 减少粮食耗损的基本手段

3.1 严把入库粮食质量关

入库粮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储存过程中水分减量和自然损耗的多少。高水分、高杂质粮食聚集的微生物多,易感染虫害、易霉变,通风、熏蒸易形成死角,严重影响储粮安全。所以入库过程应严格遵照国家粮油质量标准,严把入库质量关,杜绝不合格高水分、杂质大的粮食入库。储藏期间的粮食水分要控制在当地安全储藏水分以内,超过安全储藏水分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通风,从而确保储存粮食的安全保存,尽可能降低储存粮食的代谢作用,防止储存粮食因水分超标出现霉变情况[6]。

3.2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粮仓的仓储性能

良好的仓储设施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要同时满足3个性能方面的要求,即隔热性、防潮性、气密性,这3种性能对长期粮食的储存损耗效率都会造成一定的直接影响。粮食储存仓房如果具有良好的通风隔热性、防潮性和气密性,那么粮食的储存损耗就一定会非常低。仓储单位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仓储条件。①应配备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等必要的仓储设施,确保能够顺利、有效进行仓储作业,确保储粮安全。②提高防渗漏、防雨湿功能,防止岀现雨湿坏粮、霉粮损失。③增强仓房保温、隔热、密闭功能,三防设施齐全,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危害、降低保管自然损耗。并定期对汽车衡进行计量认证,减小计量误差。

3.3 降低粮食呼吸作用造成的损耗

粮食发生呼吸代谢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直接影响,包括粮食水分、温度以及粮食营养成分等多种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高水分粮食自身呼吸旺盛,消耗干物质多,粮食储藏过程中的水分含量越高,其发生呼吸代谢强度就越大,损耗的程度也更加严重。因此在进行储存时就需要对储存粮食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有效合理地控制,储藏期间的粮食水分要控制在当地安全储藏水分以内,超过安全储藏水分的粮食要及时晾晒、烘干、通风,尽最大限度减少呼吸作用损耗。减少呼吸作用损耗主要措施是及时降温与通风,控制粮堆温、湿度,粮食的呼吸作用也会降低,从而利于粮食的存储,减少损耗[7]。

3.4 加强害虫防治工作

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下,认真执行各项粮情检查制度,按时检查粮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方面可以使用防护杀虫剂,如惰性粉,马拉硫磷等,延长仓内害虫的大量产生和害虫蔓延持续时间;另一方面对于虫粮现象比较多的粮库,根据粮温进行有效的熏蒸杀虫作业,积极采用“双低”、充氮气调等科学、绿色储粮新技术,减少粮食在仓储过程中产生损耗。

3.5 科学通风降低损耗

通风作业要科学、适时、合理,避免过量通风,通风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或用小功率轴流风机、排气扇微气流通风,保水降温;粮食出库前,进行保水通风,减少储粮损耗,提高经济效益。

3.6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仓储技术

环境温度和水分是影响粮食新陈代谢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相互作用,所以合理调控粮堆环境温度和水分是做到安全储粮、降低粮食仓储损失的重要基础。在气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先减少储粮含水量,使储粮的含水量限制在安全含水量以内,然后再按照本地气象特征选择最适宜的粮食储存技术。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干燥低温,所以应当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适时通气和密封。新粮在入库期间和入库后,适时通气,以减少粮堆内各个部位的温度差,待环境温度降到最低点时,合理通气,降低粮温,天气恢复期间适时进行密封和压盖。南方区域高温高湿,所以先要进行储粮仓房的隔热和防水,然后使用空调机环流通风的方式进行迅速降温,以减轻由于高温、高湿所引起的仓储粮油霉变和病害滋生,从而尽可能减少粮食仓储损失。也可以在低氧浓度环境中进行粮食仓储降耗,因为在低氧环境中可以有效减少其新陈代谢。此外,将智能通风与移动风管通风有机地结合,还可以增加通风的灵敏度和通气效率,而空气调节机的使用还可调节仓内环境温度,从而减小外部高热环境对仓内粮温的影响。

4 结语

粮油仓储管理是我国粮食产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而随着我国现代化粮食企业仓储设备系统体系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仓储设备系统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随着我国粮食仓储企业仓储设备作业系统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就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由此也会尽可能地减少由于粮食仓储损耗所带来的各种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储粮入库储存
重磅!广东省“三旧”改造标图入库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②
中国食品品牌库入库企业信息公示①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身临其境探究竟 主动思考完任务——《仓储与配送实务》入库作业之“入库订单处理”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