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互联网+”和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021-03-30 09:59徐霄楠
供水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投标互联网+信息

徐霄楠

(天津太合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300402)

1 工程招投标新模式

在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大环境下,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要加快复工复产进度以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互联网思维渗入招投标行业得到发展,加快了“互联网+”对我国工程招投标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加快了从线下传统工程招投标管理到线上电子招投标管理的改革。电子招投标管理模式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电子化技术,其中 BIM 技术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最具国际化、标准化特征的技术,对于我国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接轨国际化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代表性的意义[1]。

2 推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传统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等工作中,时常会出现管理机制不完善、规避招标、违法投标等问题。线下传统工程招投标管理存在市场信息碎片化、投标平台地区化、投标评审标准未统一等问题,导致大多数招投标双方的信息化系统不具备数据共享和交换能力,数据共享交互和跨部门业务协作难,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电子招投标管理新模式不但能加快招投标速度,减少外地开标带来的时间和人员消耗,大大地提升效率[2];而且投标文件电子化既保证了投标文件的机密性,又比传统纸质投标文件节约成本和资源,有利于绿色环保。电子招投标管理新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加强了工程招标投标流程的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提高了招投标的公正性, 顺应了市场信息透明化的需求,规范了招投标市场竞争秩序。

3 电子招投标模式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3.1 互联网安全问题

电子招投标管理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实施,因此在信息认证、传输、加密、储存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遭受黑客、病毒攻击的风险,而信息的泄漏或恶意串改问题将会影响招投标的公平性,不利于招投标市场的良性竞争。对于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实施的各项管理模式,都应处于一个极其安全的网络环境来保障信息数据安全。因此,在招投标双方安装杀毒软件、加强防火墙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加强电子化招标监管制度管理尤为重要。

3.2 招投标电子平台的系统稳定性

电子招投标工作对网站平台系统有较高要求,项目内容分类较多、较细,管理流程繁杂,系统的同期运行量较大,容易出现系统不稳定的问题,严重影响招投标工作。除此之外,我国的电子招投标平台系统存在功能尚不完善、与部分电脑系统和浏览器存在不兼容等问题。因此,招投标电子平台管理单位应该基于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定期加强对平台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定期做好客户基本信息的更新和企业相关资质的筛查[3]。

3.3 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平台的统一问题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统一的电子化招投标管理标准,尚无相关的法律法规,电子化招投标管理模式常因地区、平台、招标方、招标代理等参与方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导致投标单位参与不同地区的项目时常因招投标电子平台不同,需下载不同的投标文件编制软件、购买不同的平台使用费。这种现象一方面会导致投标单位参与项目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不同的投标平台、编制软件还会产生兼容问题,增大投标单位在电子招投标平台、软件上操作的困难程度。应制定并健全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统一设定各地区工程电子招投标的标准,保证各系统之间具有更好的连接, 让信息资源更加开放与共享。

4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招投标

4.1 BIM 技术招投标管理

BIM的定义由三部分组成:①它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它还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②它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并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③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 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4]。

随着BIM模型软件和标准的推出,以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不断应用,BIM 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专业人士的肯定。

4.2 BIM技术的特征

① 可视化

可视化表现为“所见即所得”的形式。设计方与施工监理方等工程项目参与方无需结合多张图纸的组合和想象,而是将平面图纸的信息通过三维模型方式进行呈现,减少工程参与者因平面图纸表现信息不足产生的误解与错误。

② 协调性

BIM的协调性能提前在设计阶段或施工阶段前期及时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对一些综合管网等容易存在交叉、重叠和碰撞问题的部位进行修改和调整,从而尽量避免因设计失误造成的返工或返修,最大程度减少甚至避免建材损耗和浪费。

③ 模拟性

BIM技术的模拟性有能效模型、光照模拟、热工模拟、地形模拟、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模拟,以及 4D(进度管理方面)的模拟、5D(造价管理方面)的模拟[5]。

④ 优化性

BIM技术主要在项目设计方案优化和性能优化两方面,对整个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进行优化处理。

⑤ 可出图性

BIM的可出图性体现在综合管线图、综合结构留洞图和碰撞检测报告等,能在设计、建造信息模型后,通过其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和优化得出图纸资料[6]。

⑥ 一体化性

BIM技术在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营的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也是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管理的核心。

⑦ 参数化性

BIM 技术通过参数信息进行建模,不同于CAD需要通过绘画、修改各种不同视图的图纸,来完善建筑物信息,应用BIM 技术只需调整参数就可以实现组成各种不同的构件,构建出整体模型。

⑧ 信息完备性

BIM 技术的出现,为避免和减少信息流失提供了可能,通过信息的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支持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合作。因此,BIM的关键是信息交换过程,利用网络将各自独立的、分布于各处的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起来,有效共享资源并协同工作[7]。

4.3 应用 BIM 技术对电子招投标新模式的价值

对于招投标管理,应用 BIM 技术的电子化招投标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为不同的参与方带来价值,使企业更好地发挥核心竞争力,做好主营业务:①提高建设单位的招标与定标水平;②提升承包单位的投标决策水平;③评标专家委员会通过 BIM 技术提高评标效率;④招标代理和前期咨询单位使用 BIM技术,服务更加快捷、精准;⑤招标行政监管主管部门通过 BIM技术提升监督水平。

4.4 BIM技术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对于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应用BIM技术可以从决策、设计、施工、运营阶段全方位为项目管理提供价值。

4.4.1 决策阶段

应用 BIM 5D虚拟模拟在决策阶段进行可视化的虚拟施工模拟,不消耗施工人力、设备、材料资源便可实现直观的方案展示,为项目可行性计划增加可信度,为决策方案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4.4.2 设计阶段

EPC 模式下,BIM可实现工程项目的正向设计[8]。BIM 软件方便设计人员对建筑局部进行剖面观察,保证设计位置的准确性[9]。BIM技术还可以通过日常采光和日照时间、水循环系统和雨水积蓄的模拟,形成可视化效果,形象生动地展示工程成果。

4.4.3 施工阶段

如果在钢筋深化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返工或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施工停滞。通过建立BIM数据模型,可以调出与拟建工程基本相似项目的施工造价数据,并获取区域范围内材料、机械、设备费用等信息,为拟建工程造价估算提供参考数据,同时估算材料的使用量,集中采购,降低因其他因素波动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风险。

4.4.4 运营阶段与保修期

BIM可视化效果的呈现,对运行期间的设备状态做到实时监控,精确定位设备的损坏点,做到即时维修[10]。

5 BIM 在工程项目给排水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的 CAD 制图中,对于管道的绘制通常是通过不同的图层表达不同的管道。作为一种以参数化设计为理念的设计软件,BIM 技术的相关应用软件通过应用BIM技术修改软件中的工作集、过滤器以及部分族的参数修改,可以让工程项目的给排水平面图实现标准化表达。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生动、形象地看到设备安装的位置及与真实大小一致的需要安装的设备尺寸,极大地降低了安装工人的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与设计图纸的一致性。此外,应用BIM技术还能在给水排水平面图绘制的过程中一次生成样图,很好地节省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实施BIM管线综合时不仅需要考虑安装顺序,同时要考虑管线施工规范,如管道保温层、支吊架形式、管道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安装流程等。通过对BIM技术的优化性能的应用,可以在施工前发现并消除潜在的施工碰撞,同时通过对综合管线支架的设计和安排,有效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安装成本[11]。

6 结语

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推动,传统化的招投标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发展需求,电子招投标管理应用以BIM技术为主导的电子化招投标新模式成为主流。在工程招标投标管理中,积极、充分应用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信息共享、信息集成管理等优势,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应用BIM技术,可以全方位地优化项目管理,从决策设计到施工运营阶段为整个项目的各个参与方提供信息、图纸等准确、完善的资料,从而减少传统项目管理中的信息不及时、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必要的损失,简化了项目管理的途径和方式。

猜你喜欢
投标互联网+信息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浅析投标预算风险的防范
军工企业招标投标管理实践及探讨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