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以黎族传统民居为原型的民宿景观设计

2021-03-31 01:15邸冠程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9期
关键词:黎族船型民居

邸冠程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曹珺芸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戎钇霖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硕士在读

刘 军 (通信作者) 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我国地广物博,不同地域造就了不一样的文化和风采。我国海南地处热带雨林带,以当地怡人的气候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休闲和娱乐。民宿产业是海南黎族地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打造充满地域特色的居住环境,是海南黎族地区民宿产业的发展重点。

1 民宿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1.1 民宿的起源

关于民宿源起何处,国内外始终没有得出一致的说法。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本文认为民宿应该起源于英国。在1960年初,英国的西南部与中部的人口稀少,农民生活拮据,并且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收益。当地农民便将注意力转向“民宿”。最开始的民宿只是小规模的,以提供床位和餐食为主。其实这种民宿从本质上来说更像家庭招待客人,民宿的发展初具雏形。

1.2 国内民宿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传统的酒店住宿已经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民宿的发展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在2014-2016年的民宿数量分别为30231、42658、53852家[1]。随着时代的发展,民宿已逐步替代家庭旅馆以及农家乐等住宿形式。民宿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谓蒸蒸日上,成为旅游业创新升级的热点。

2 黎族传统民居分析

海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地形复杂,多为丘陵和山地,海南黎族的居住环境也各有不同,出现了沿海平原、台地、山地等类型的居住环境。黎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雅加大岭、黎母岭、五指山、霸王岭以及鹦哥岭等地,此类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南较低,东北较高。黎族人民用番或者抱指代居民点,意为村。黎族中的部分村落为多姓聚居,也有一些为同姓聚聚,村民均树立了同村又同亲的意识。

2.1 传统建筑类型

2.1.1 住宅

传统黎族住宅的特点是以竹木作为构架,将茅草作为顶盖,住宅的样式主要有船型屋与金字形茅屋。黎族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船型茅屋,此类茅屋的主要建筑材料是茅草、红白藤、竹子以及木条等,由竹木构成住宅的整体骨架,相对较为简单。黎族人民创设出了金子型茅屋。金字形茅屋的外形大概为金字形,其檐墙并非由屋顶直至地面。斜梁上并不存在弧度,檐口不与地面贴合,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一般将竹子作为檐墙的构架,并抹上泥巴用于防风、防雨。

2.1.2 隆闺

基于黎族的风俗习惯,黎族家长大概会在儿女13岁左右时,为其单独建设一个小茅屋用于居住,此类小茅屋便称为隆闺,意思是并未设置灶台的小茅屋。

隆闺可以分为姐妹隆闺和兄弟隆闺,其中前者的建造者是女儿的父母,后者的建造者是儿子[2]。大部分隆闺建造于谷仓附近、村后僻静之处或是村头的位置,少数隆闺建造在父母住宅附近。建国以前隆闺属于黎族儿女交往、对歌、婚恋的重要场所,到1990年时,隆闺纯粹是黎族孩子学习、休息的场所。

2.1.3 土地公庙

土地庙在黎族村落中极为常见,一般供奉的一些形状较为奇特的石头。土地庙在黎语中被称为鬼屋,其主要作用是保护村庄与镇村神。土地庙的地板是一块相对较为平整的石块,周围三面石墙的石块并不规整,庙顶也是一块石板,庙中设置的石块便是黎族人民供奉的神灵,也被称为土地公。部分黎族村落会选择3个石块堆砌出人形土地公,也有部分将木偶作为村落的土地公。

2.2 黎族传统民居的现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黎族的生活方式与居住习惯逐渐改变,船型屋在形式上已经不再适合当地人。现以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的白查村、俄查村、那文村为例进行分析。

2.2.1 白查村

白查村保存较为完整,也是目前存有船型屋最多的村落。村民自2008年开始陆续迁出,这一年船型屋的建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东方市对白查村进行初步保护,2015年11月被列为海南第3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村中现存有87间船型茅屋与10间谷仓,环境优美。

2.2.2 俄查村

俄查村相对白查村更具有生活气息。村庄分布于山麓地带,村庄由两条村路将整个地块分为3阶。俄查村规模较大,于2012年6月左右村民已基本迁出,现只有小部分老人不愿离去而留守在村中。村中约有80间船型屋,其中只有10余间有不同程度的受损。但据当地村民说,无人居住的茅草屋经过3~5年就会坍塌。

2.2.3 那文村

那文村是3村中受损最严重的村子。由于该村四周山脉环绕,村域地势低平,因此很容易出现积水的问题。那文村的船型屋一般都非常低矮,屋顶的形状大概为半圆形,覆盖于屋顶的茅草与地面极为接近,并在内部铺设了木板,能够起到防潮的作用。那文村共有90余个房屋,完全坍塌以及受损的房屋数量分别为20间与30间。与另外两村相比,该村的传统民居极为陈旧,很早以前当地的村民便已迁出,由于积水严重同时无人看管,因此该村的黎族传统民居可能很快便会消失在时代洪流中。

3 黎族乡村民宿景观的设计策略

以黎族区的传统民居为设计原型,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民生产活动,对民宿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绿篱、栅栏、花坛、园路等进行设计,从而使前往此地的游客可以体验本土的乡村特色民宿服务。

3.1 民宿景观设计方向

万物皆可为“乡愁”,或为田园、山水,或为廊架、小品,或为纹理、色彩,亦或为韵味、风情。

3.1.1 体验乡农

在规划设计民宿景观的过程中,要体现区域文化性与乡土性,将黎族的传统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中,确保可以体现当地资源的原真性,创设出乡村意象。对于乡村文化生活而言,农耕、纺织、神话传说、生活习俗以及民族歌舞也是极为重要的构成元素,可以体现黎族文化,合理利用此类内容能够提高民宿的文化性与乡土性,更好地向游客展现当地的地域文化[3]。

3.1.2 和谐氛围

基于整体设计规划民宿景观,从而使当地生态和旅游功能能够协调统一,整体优化利用当地的自然以及文化资源。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植物的配置也需要基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整体氛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3.1.3 乡愁记忆

游客可以通过民宿景观体验农村生活与乡村气息,这是民宿景观最为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规划民宿景观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农村特征以及原有景观的保护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创设出具有原真性的乡村农场。

3.2 民宿景观设计分析

黎族传统民居空间改造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合理选择设计的主材质。传统黎族民居主要用木材与竹材建造,以茅草为屋顶,所以设计中也应以竹、木配以茅草为主,使传统建筑材料得以传承和创新。第二,对传统民居功能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将区域分为住宿区、休闲区、农耕体验区和景观展示区。

3.2.1 设计空间注重层次

对纵向空间进行设计时,可通过灌木以及乔木等划分纵向空间,建立多层次的景观,纵向空间大致可分为4层,从下至上分别为地面铺装、地被植物及景石、灌木及小品、小乔木及建筑物,种植密度上疏下密,使阳光的利用率达到最大。

在设计横向空间的过程中,各个功能区间相互联系、井井有条,对于需要荫蔽的区域应适当增加乔木密度或选择叶茂的乔木;对于需要阳光的区域应减少乔木的密度;如需要一定私密性的休闲区,则适量增加小型乔木和灌木的密度;通过小品、道路以及花木与花架的组合,创设舒适的景观展示区。各个要素应尽量避免规则排列,以体现黎族乡村景观的自然之美[4]。

3.2.2 设计空间注重功能

在对乡村民宿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多种功能的需要,如锄头的摆放、晒谷架的布置、家禽与家畜的活动空间等,同时还应考虑风水宜忌问题。对功能进行深入考究之后,才能依据功能设计出完美的形式,对于中等乔木,可以用来乘凉,可以作为晾晒粮食的支架,也可以用来扯晾衣绳[5]。由于黎族地区的炎热气候,可在民宿庭院中向阳方种植中小型乔木用以遮阳,可以选择芒果树、杨桃树、莲雾等果树,以提高实用性与经济效益。

3.2.3 设计空间注重实用

乡村民宿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其实用性,忌华而不实。其次是形式,要实现视觉感受和客观景观的统一与和谐。最后是美观自然,还需要使设计出的景观具有外观美,能够使游客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

4 结语

不同的区域人文与自然环境不同,所用的民宿景观设计手法与设计理念也会存在差异。民宿景观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同时还应从当地居民与游客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灵活运用,以满足多方需求。设计师应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以黎族传统民居为原型的民宿景观设计,是推进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样也是挖掘、宣传黎族地域文化的重要渠道。

猜你喜欢
黎族船型民居
黎族小伙闯“深海”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黎族母亲》等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
——福船
中国古代著名的海船船型—广船
Anti-ageing effects of a new Dimethylaminoethanol-based formulation on DGalactose induced skin ageing model of r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