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首钢园区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

2021-03-31 01:15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9期
关键词:商业空间首钢厂房

梁 珂 北方工业大学

1 首钢园区的历史概况

首钢拥有近百年历史,其前身是北洋政府创建的钢铁企业,后改建为石景山钢铁公司,是20世纪最大的钢铁工厂。进入21世纪后,首钢积极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率先实施并完成了搬迁,并于2010年底全面停产。首钢搬迁后,闲置的老旧工业厂房、设备并没有拆除,而是以保护利用为基础,作为全国首批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在原址上进行规划和改造。北京市政府组织相关研究人员,针对首钢园区工业厂房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工业核心区的整体改造和使用范围,包含文化创意、商业、金融、博物馆和旅游等产业。

2 首钢园区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案例分析

以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店和香啤坊这两个基于老旧厂房改造的商业空间为例,室内设计在保留原始建筑材料、结构、设备的同时,采用创新的设计手法给顾客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商业空间作为首钢园区主要成为的空间类型之一,通过对其内部空间的合理设计,不仅延续了首钢工业生产的文化历史,还使具有新功能的商业空间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创造价值。

2.1 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店

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店是由原干法除尘器配套的控制室改造而成,改造时主要使用了拆减和提升地坪的空间重构方法。将原3层高的控制室上部分拆除,保留一层框架,同时将建筑的地坪局部抬高。改造后的咖啡馆与干法除尘罐体、检修平台和管道构成了一幅具有浓厚工业美学特征的画卷。身处咖啡馆内,独特的设计风格仿佛带领消费者穿越到狂热又硬朗的机械化工业时代。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店的室内设计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功能分区。设计师根据咖啡馆不同功能分区和人流动线,对原有空间的水平方向做了新的规划,主要有点餐区、候餐区、制作区、就餐区及商品展示区。除此之外,咖啡馆还置入了新体块,如户外休憩平台(局部提升的地坪区域)、绿化内院(原电梯井)等,让空间拥有了丰富的渗透性边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咖啡馆主入口是一条悠缓的捷径坡道,坡道外饰灰色钢条编织网,创造了一个朦胧的半透明界面,柔化了西侧和园区的界面关系。

(2)室内界面设计。建筑室内空间的界面是指天花、地面、墙面及门窗。室内空间各界面的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材料选择等,往往确定了该室内空间的艺术风格与氛围基调[1]。在咖啡馆内,用餐区局部顶面天花和墙面采用与钢铁颜色相呼应的透明亚克力材质,还有一部分墙面运用了与工业文化相关的装饰图案或使用带有圆孔生锈的金属钢板进行空间分隔,地面则注重实用简洁,采用灰色大理石面砖统一铺装。位于就餐区的木质吧台式高脚桌椅、散座、沙发等按照灵活的方式排列,为不同需求的顾客提供了不同选择。卡座区域的皮革和金属桌椅等设计要点的结合,加强了工业氛围,展现出大胆、厚重的工业感,这些工业元素无论是其颜色的选择还是材质的运用,都与咖啡馆的氛围融合的恰到好处。皮革、木材、金属以及亚克力等材质看似在质感上有一定的冲突,但是通过合理的搭配能够实现对空间的二次划分,突出空间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还能提升咖啡馆的商业氛围。

2.2 香啤坊

商业空间通过增加消费者进店消费的次数达到商业营销目的。以香啤坊为例,该餐饮空间紧邻三高炉博物馆,坐拥后工业时代的独特风景。香啤坊的室内设计在充分利用原有的厂房空间结构和风貌的同时,又融合了现代简洁的工业风格,为消费者创造了全新的山—水—工业景观消费场景和沉浸式的餐饮体验,使消费者流连忘返。以下主要从功能分区和室内界面设计两个方面来分析香啤坊的室内设计特点。

(1)功能分区。基于对原有空间的尊重,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功能需求做了相应的调整,主要有门厅、就餐区、包厢、精酿区、展示区和户外休闲露台等空间。设计师将原配套建筑外观改造成工业线条十足的几何样式,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将入口处一侧设计成钝角形状的外墙,屋顶则是具有坡度的垂直绿化,非常具有标识性,能使顾客过目不忘。在入口处设置了一个挂满工具和零件的艺术墙,紧挨入口处是一个精酿储酒展示区,透明玻璃窗内有4个银色储酒罐,罐上还印有首钢创立年份1919的特别标识。接着就是灵活多变的用餐区,以吧台座、沙发座、圆桌座、长方桌座以及室外观景座等组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香啤坊内还设有两个独立的包厢,满足顾客对就餐的空间私密性需求。位于餐厅最里面的是一个舞台区,定期的音乐表演为消费者提供了轻松、愉悦的社交新体验。

(2)室内界面设计。顶面重复组合的三角形吊顶与裸露的管道交错在一起,搭配以点状光源为主的照明系统,塑造了有工业文化特色的餐饮空间。地面大面积拼贴以及墙面局部使用粗糙具有质感的红砖以塑造怀旧氛围。舞台区以错落的红砖及霓虹灯字母为设计亮点,在空间中用砖红色的钢铁进行包柱,从视觉上增加对大体量柱体的消解。香啤坊为了满足照明需求,给顾客带来更加宽阔的视觉体验,设计师将玻璃元素用到极致,通过黑色窗框与玻璃结合的透明空间,将秀池和工业风貌尽收眼底,并且通过不同界面材质、色彩的对比,使得商业空间更具层次感[2]。

3 首钢园区商业空间室内设计要点和方法

首钢园区商业空间在室内设计方面充分挖掘工业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整体性的设计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功能的需求,在创造商业氛围的同时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不追求夸张的视觉效果。充满个性的设计方式充分体现了首钢园区老旧厂房的原有魅力,避免了因模式化设计导致商业空间风格千篇一律的问题。通过对以上两个设计案例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基于老旧厂房改造的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主要特点,并总结了首钢园区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方法和要点。

(1)在老旧厂房改造的商业空间中,需要根据新的功能需求对内部空间重新规划。常见的空间重构方法有拆减、新建、置入新空间、扩充与利用室外空间等[3],通过这些重构的设计手法使空间变得井然有序。

(2)在空间商业氛围的营造上可以通过室内界面设计和照明系统设计来体现。墙体作为空间的主要展示界面,对空间氛围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理想的商业效果,需要进行重点改造,比较常见的方法是保留墙体原有工业特征,营造具有工业美学的商业环境。通常会保留具有工业复古感的水泥地面,有的面积较大的商业空间会使用不同颜色、材质和图案的设计来划分功能区,还有的空间会使用不同材质在竖向做出多个标高,实现空间的层次变化[4]。一般顶面天花会采用结构管线外露和遮挡的改造方式,并且需要结合丰富的照明系统设计来营造商业氛围。通过配合使用彩色的点光、带光、面光等照明形式在入口和功能区进行重点照明,尤其是夜晚的灯光设计能吸引消费者长时间在此环境逗留,满足其消费体验,提升购物欲。门厅入口处作为出入内外空间的主要界面,在空间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改造时可以采用引入灰色空间和设置凹式入口的方式来增加商业空间的氛围感。

(3)在材料的选择上,由于首钢园区的特殊性,空间中有大量的钢铁建筑构件、机械设备等,因此多选择玻璃、木材、砖和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在商业空间中选择使用通透的玻璃,既具有内部指向性,能吸引顾客驻足消费,又具有外向延伸性,使顾客能欣赏室外工业景观,并且与空间中厚重的工业痕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空间层次。砖和混凝土具有厚重、沧桑的历史感,木材具有宁静、温暖的质朴感,他们共同的特征是都具有一种经历过时间的沧桑感,将这些材质融入到首钢园区的商业空间中,能给消费者带来真实、自然、温暖的感受。

(4)首钢园区是以钢铁重工业为主的特色工业遗址,园区内色彩主要以点、线、面的形式分布,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园内有大量生锈的红褐色机械设备、空中廊道、铁轨等,多数配套的工业厂房也以砖红色、灰色砖墙为主,园区内增加了具有警戒作用的黄色栏杆。因此,在对首钢老旧工厂改造的商业空间中,色彩的选择不仅需要符合消费者对不同商业空间的心理需求,还需要综合考虑老旧厂房自身的背景色。基于以上两个原则合理配比新旧两部分的色彩关系,在保持背景色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也可以根据室内风格的不同,采取特殊的处理手法,同时恰当运用重点色,以形成内部空间的亮点[5]。

(5)在首钢园区工业遗址商业空间的改造设计中,工业元素的应用多以工业材料、工业构筑物、建筑结构等的保留或改造再利用为主,结合了新功能的工业元素通过合理的设计方式以一种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不但满足了现代的使用需求,还充分保留了工业遗址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对工业元素的应用会让人们感受到钢铁不再是冷冰的金属,会拉近工业遗址与人们的距离感,影响身在工业遗产中的人们的心理,对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首钢智选假日酒店内的餐厅中,3组巨大的返矿仓金属料斗与检修楼梯被完整保留在全日餐厅内部,料斗下部出料口改造为就餐空间的空调风口与照明光源,上方料斗的内部被别出心裁地改造为酒吧廊,客人穿行其间,能够获得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4 结语

首钢园区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秉承着对首钢钢铁精神的致敬,充分尊重既有的空间,因地制宜地使用整体性设计改造手法,创造出具有工业文化特色,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商业氛围。给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消费体验的同时,增加了消费者重复进店消费的次数,收获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尝试在首钢园区中探索基于老旧厂房改造的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成功之处,归纳总结了影响商业氛围营造的因素和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要点与方法,以供参考。

猜你喜欢
商业空间首钢厂房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基于光环境下的新商业空间光氛围研究——概念书店照明设计
硅基互联时代文化在商业空间景观设计中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