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021-03-31 02:07江苏联辰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3期
关键词:建材管控工程项目

颜 雄 江苏联辰置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当前,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之一,建筑物是民众工作、生活的关键场所。一旦建设项目施工作业中由于技术运用存在偏差或者工地现场管控水平不高,继而诱发品质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功用性,降低其使用性能,严重的可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致使人员伤亡。为此,确保施工作业技术的运用成效,保证工地现场施工管控水平,成为施工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准则

1.1 合理化准则

施工场地和施工技术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因此,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之前,务必要编制合理化的施工规范标准,用以约束施工人员的工作行为,助力工程场地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1.2 经济化准则

所谓经济化准则,指的是投入最少的资源成本,得到最多的资金收益。因而,唯有建筑企业认识到管理工作对于资金收益方面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加大施工场地的管理力度,才可以减少各类施工问题产生的次数,从而缩减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原动力。

1.3 规范化准则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进场施工阶段落实施工管理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应严加遵从相应的规程标准,以此规范施工行为,杜绝或降低各类施工问题的产生,用以维系施工场地的秩序,保障场地人员安全,从而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开工,提升施工品质、施工效率,促使工程项目的整体建造效果达到预期。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意义

以前,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由于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性,所以没有在项目筹划设计阶段编制完整的管理制度,致使企业没有针对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内容划分岗位职责,导致工程管理效果普遍较差。然而,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企业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顺应时代的进步需求,摈弃老旧的管理模式,通过更新管理模式、技术手段,强化施工场地的管理效果,继而保证施工品质、施工安全达到工程设计标准。与此同时,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不论是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还是工程场地的管理水平,都会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应认识到施工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在此基础上为施工管理人员分配责任制,以此规范施工管理行为,做到随时发现施工问题,及时要求场地工人及时更正施工行为,以免小问题变大事故,危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一旦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会拖慢施工进度,进而增加各类资源成本的投放量,最终影响工程品质,这对于建筑企业资金收益、市场形象、社会效益的提升均会起到阻碍作用。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产生,建筑企业应加大施工场地管理力度,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施工场地管理工作,以此提升企业的各方面效益,增强企业的总体实力。

3 建筑工程项目中常用施工技术

3.1 软土地基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项目软土地基结构施工中,建筑企业应参照工程场地的实际地质情况,从多个维度做出分析与思考,以此编制出实效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确保施工品质达到工程设计标准的同时,强化软土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因此,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参照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与商讨,继而选用置换法、夯实法处理软土地基结构,用以增强地基结构的稳固能力,继而保障建筑结构的施工品质[1]。

3.2 电气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活品质有了显著提升,加之科技水平的提升,各类电子产品、电器产品出现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提出了全新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应选用实效性强的电气施工技术,强化建筑项目的使用功能,以此提升电气工程品质,促使各类电器产品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性能够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人们的用电安全,以免产生安全事故,危及入住者的安全[2]。

3.3 土石方施工技术

通常,建筑企业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会通过使用土石方施工技术增强施工效果。土石方施工技术是建筑项目经常使用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实际运用此项技术时,土石方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继而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延长建筑物的总体可用时间[3]。

为此,在工程项目实际开展期间,建筑企业应委派专人到工程场地做好实地调研工作,以此搜集土石方施工相关的资料,预测出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继而编写出应急处理方案,用以提升土石方施工品质。

3.4 框架剪力墙技术

事实上,现今框架剪力墙结构已被普遍运用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业内一般将框架剪力墙结构称作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指的是,在建筑结构中用于承载水平方向荷载作用力、竖直方向荷载作用力的墙体。可见,此项施工技术的运用能扩展使用空间,并且确保建筑物的强度、稳固性达到设计标准。

与此同时,对于楼层的上部结构来讲,剪力墙通常具备向外侧移动的趋势,而框架结构具有向内侧收紧的趋势,所以二者结合便可保障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固性。并且,框架剪力墙技术的灵活性、便捷性、抗震性优势更为明显,因而值得建筑行业推广与使用。

4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4.1 严加管控施工建材

建筑企业要想提升工程场地的施工管理水平,应在优化施工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对施工建材实行严加管控。施工建材的管理工作主要涵盖施工建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使用管理等方面。

在采购管理方面,建筑企业选购施工建材时,应在确保建材品质的前提下选购性价比高的施工建材,并且建材运送进场之前应委派专人抽检建材品质,以防止供应商为了谋取私利使用次品建材取代正品建材。一旦发现所抽检的建材质量不达标,则整个批次的建材都不允许进入工程场地,同时应追究建材供应商的法律责任[4]。

在库存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在抽检施工建材以后,如果施工建材的品质达到了合同签署的标准范围,那么企业应委派专人将其整齐地摆放在工程场地的指定位置。在此期间,企业应核实好建材的规格、尺寸,以及数量是否与采购协议相吻合。而且需要对全部的施工建材做好防护工作,以免建材遭受污染而失去效用。

在使用管理方面,建筑企业应严加遵从工程合同上所签署的建材领用标准,并且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健全施工建材的领用机制,委派专人做好建材支取的记录,以此防止建材产生丢失或者无用耗损的情况。

4.2 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建筑企业应首先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落实提供参考根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可以做到随时察觉施工人员的错误行为,及时要求其规范行为,进而杜绝或降低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可能性,确保施工技术的使用效果,助力于施工品质的提升[5]。此外,建筑企业应定期为施工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以此强化其责任意识,提升施工管理效果。

4.3 加大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力度

为了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水平,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应将施工图纸的审查核实工作做到位。唯有如此,才可以使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明晰设计目标、设计意图,继而在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掌握施工节奏,避免各类质量安全问题的产生,以此提升工程项目的施工品质,促使建筑企业的各方面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5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设工程项目的构造变得愈加繁杂,规模也有增大趋势。在此背景下,建设项目的施工管控工作难度大大增加,技术运用要求不断提升,致使其中出现隐患的概率大大增多。

因此,建设企业务必要明晰技术及现场施工管控的关键意义,继而从合理化准则、经济化准则、规范化准则出发,在未来的施工管控工作中加大对软土地基结构技术、电气技术、土方石技术等诸多施工作业技术的管控力度,并且做好施工现场的建材、人员监管,同时制订健全的管控条例,坚决落实责任人机制,以确保建设项目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控制的品质,进而提升建筑施工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建材管控工程项目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昊星建材
微生物建材诞生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