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天台疏散楼梯锁闭研究

2021-03-31 02:46刘兴龙四川省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灾调查工程师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1年4期
关键词:疏散楼梯消防法坠物

刘兴龙 四川省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火灾调查工程师

李昀昀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 政治部主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高层建筑大大提高了城市用地效率,也增加了安防、消防等不确定风险。居高不下的高空坠楼、坠物和自杀事件给高层建筑安全防护带来了巨大挑战,原因直指通往楼顶的疏散楼梯没有上锁,导致他人能直接上到天台,或因疏散大意而坠楼,或因蓄意而抛物,或因故意而自杀。有人提出锁闭通往楼顶的疏散楼梯是为了防止他人抛物、坠楼,防止损坏楼顶公共设施,是安防需要;有人提出锁闭通往楼顶的疏散楼梯是为了保持楼梯畅通,发生火灾时有利于群众安全逃生,是消防需要。

1 高层建筑楼顶天台疏散楼梯现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 2.1.1 明确规定,高层建筑是建筑高度大于27 m 的住宅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24 m 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目前,高层建筑楼顶天台疏散楼梯面临怎样的状况,笔者做了一个详细的问卷调查。调查团队在A 市发出了2000 份关于高层建筑楼顶天台疏散楼梯是否锁闭的调查问卷,共收回1680 份,其中有效问卷1640 份,占发放总数82%,涉及小区115 个、高层建筑720 栋。据统计,902 份调查数据显示,所在天台疏散楼梯是锁闭的,占有效问卷的55%。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天台风险较高

坠楼、坠物等事件时有发生,随之而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头顶安全”也就成了人们一直重视和热议的话题。为了“安全起见”,严防“头顶不安全”现象,一把大锁似乎就解决了问题。天台没有了人为活动,当然不会发生天台坠楼、坠物事件。

1.2 设备损坏严重

高层建筑屋顶天台设有电梯机房、通风设备、排烟设备、暖气设备和消防设施等公共设施,部分不知情的业主不经意间对设备进行了破坏,加之查找原因困难、维修周期长,长此以往造成了设施瘫痪,加剧了安全隐患。当然,一些人盗贼盗取天台设施,致使物业遭受损失。关上屋顶天台似乎成了防损防盗的最好选择[1]。

1.3 天台占做他用

城市生活似乎少了一点田园乐趣,许多业主在天台种菜,养鸡鸭鱼兔,过上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一些业主干脆就地取材,搭建了阳光房,或者建起了假山、种上了花草树木,将空旷的天台焕然一新。一些业主在天台开起了茶楼,占用屋顶喝茶聊天、畅谈人生,殊不知占用天台另做他用实属违法、违规行为。

以上几点增加了高层建筑屋顶天台的管理难度,出于安防着想,物业便一把大锁挂在了通往屋顶天台的疏散楼梯门上。虽然管理轻松了,但一旦发生大火,却锁住了业主逃生的希望。

2 高层建筑楼顶天台疏散楼梯不可上锁的原因

高层建筑楼顶天台是否属于消防设施,这是疏散楼梯能否上锁的关键。

2.1 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 5.5.25 规定,建筑高度大于54 m 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建筑高度大于54 m 的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建筑。在实践中,大多数一类高层建筑采用剪刀楼梯间设计,且为防烟楼梯间,每个单元每层都可以通过至少2个安全出口进入梯间。每个楼梯间往下可以直通室外,往上可以直通屋顶天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 5.5.26 规定,建筑高度大于27 m但不大于54 m 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1 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 个安全出口。在实践中,建筑高度大于27 m 但不大于54 m 的二类高层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1 座疏散楼梯且通至屋面,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必须通过屋面进行相连。由此而知,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应直接通往屋顶天台,不能上锁[2]。

2.2 疏散楼梯上锁属于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5.5.25、5.5.26 规定,高层建筑通往天台的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是不能锁闭的。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往下逃生,只能通过疏散楼梯往天台逃生。一方面,可以在屋顶天台避险,等待消防救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单元之间屋面连接的疏散楼梯进行逃生。试想,如果发生火灾,通往天台的疏散楼梯锁闭,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因疏散楼梯、安全出口锁闭造成重大火灾事故不胜枚举,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7 特大火灾事故、洛阳东都商厦12·25 特大火灾事故、深圳舞王俱乐部9·20 特大火灾等。这些前车之鉴,依然发人深省,无时无刻不在告诉大家“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是锁不得的”[3]。

2.3 疏散楼梯上锁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单位违法,责令改正,处5000 元以上5 万元以下罚款,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个人违法,处警告或者500 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如果发现通往屋顶天台疏散楼梯被占用、堵塞或者安全出口被锁闭,甚至是作为疏散通道的屋顶天台被占用的违法行为,可以拨打96119 予以投诉,消防救援机构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予以处理,违法行为最高可面临5 万元的行政处罚。

由此可见,不管是从国家标准还是从国家法律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通往屋顶天台的疏散楼梯,包括屋顶天台是作为消防设施使用的,既不能锁闭,更要做好经常性维护管理,不允许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出现[4]。

3 高层建筑楼顶天台疏散楼梯管理办法

3.1 实施源头防范

一是要建立源头防控工作机制。验收部门要实地严格检查疏散楼梯及天台管理情况,有必要签订相关责任状,设定相关标识标牌,对不符合技术规范和设置标准的一律不予验收通过。二是要加强“四个能力”建设。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前,住建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督促物业严格开展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只有这样,物业部门才能第一时间发现如疏散楼梯、天台占用、堵塞等违法行为。三是要加强天台安防措施。天台围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要求,存续时间长、有危险的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固处理。

3.2 加强人防措施

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要求。为了保持疏散楼梯畅通,结合消防法相关规定,需要物业公司或者承担物业职能的组织、团体加强高层建筑巡逻,既能确保疏散楼梯无锁闭、堵塞、占用等现象,又能及时发现天台不安全行为。对于占用天台搭建违章建筑,尤其是采用聚氨酯泡沫夹芯板等易燃材料搭建的违章建筑,一经发现应立即拆除。当然,种菜、养花、养鸟,甚至开展棋牌游戏活动,也是不被允许的。至于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我国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法已经做了明确规定,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不能用锁闭疏散楼梯这一违法行为为另一个违法行为埋单。

3.3 引入技防措施

一是安装监控系统,既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天台疏散楼梯状况,又可以第一时间劝阻消防违法行为,减轻违法行为纠治成本。同时,可以追根溯源,不需要担心天台公共实施被蓄意破坏而找不到肇事人。当然,可以及时发现天台抛物、坠物、游戏、打闹等事件,及时劝阻避免悲剧发生。二是安装门禁系统。通常,疏散门处于关闭状态,在室内方向安装火警开关或者加装一套逃生锁(消防锁、通道锁、报警锁),供紧急状况开启疏散门。三是安装遇火灾快速开启疏散门。这个是设置单独的模块连接报警线和电源线连接防火门门磁释放器或者疏散门控制器,一旦发生火灾,可以自动触发疏散门开启[5]。

3.4 强化宣传措施

疏散楼梯是典型的消防设施,不能堵塞、占用,更不能锁闭,天台作为疏散场地不能另做他用,这是法律和国家规范明确要求的。消防救援机构、住建部门、街道办、居委会和物业等责任主体要大力开展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尤其是加强隐患自我排查能力建设,层层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制作消防安全公约,号召群众参与消防工作,与消防违法行为做斗争。尤其是占用生命通道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曝光一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形成高压态势,让潜在的违法行为人不敢犯、不能犯、不愿犯,从根源上杜绝该类消防违法行为。高空抛物、坠物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要广而告之,造成他人轻伤或者财产损失,属于民法、行政法调整范围,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或者行政处罚;造成他人重伤、死亡,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4 结语

安防十分重要,消防也很重要,不能因为安防而牺牲消防,要以事实为依据、法律为准绳,要严格消防法之规定,严禁占用、堵塞、封闭高层建筑天台的疏散楼梯。否则,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将会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疏散楼梯消防法坠物
海底光电复合缆受坠物撞击损伤分析
高空坠物
法律中高空抛物坠物行为的责任承担
简述医院建筑中疏散楼梯的精细化设计
遏制高空坠物要惩防并举
《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标准及危险品管理适用规范探讨
住宅地下疏散楼梯间防烟设施设置的分析
探讨消防法律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对策
关于现行《消防法》修订的几点思考
疏散楼梯间施工切记采光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