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中影响安全管理的因素分析

2021-03-31 09:14师军军吕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西吕梁033000
砖瓦 2021年8期
关键词:工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师军军 (吕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山西 吕梁 033000)

在近几年的社会发展中,建筑业发展迅猛。在施工质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我们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做好紧急方案和应急措施,做好安全事故突发的准备,将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危害降到最小[1]。基于此,本文对如何进行施工项目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

1 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及重要性

通过分析近几年频发的安全事故,可以发现许多事故提前可以通过安全管理避免或降低风险。为了降低损失,工程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管理措施执行工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

1.1 施工安全管理的内涵

施工安全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手段管理,提前将事故多发点规避,将可避免的事故尽可能避免。施工安全管理者应根据以往频发的事故,总结经验,根据该施工地点的特点,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1.2 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若施工现场发生意外事故,会导致工期延误,施工成本增加,严重的话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2];施工安全管理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控制好施工安全管理,可以使工人在安全的环境中作业,有利于提高现场工人的工作效率,工作完成得更快。

2 建设工工程影响施工安全管理的因素

2.1 现场工作人员因素

在施工现场,主要聚集的人员有项目的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的施工人员,其中,施工人员占大部分。想要确保安全管理顺利实施,必须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努力。其中应重点关注对施工人员,由于施工人员主要以农民工群体为主,整体自身安全意识较低,所以很多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建筑安全培训,意识不到安全事故达到严重性,导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较麻烦[3]。

另外,一些建筑单位没有设置专业的培训,工人的作业操作不够专业,加之安全意识淡薄,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一些负责安全监察的安全员,由于自身不够专业,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规避危险,这样导致安全管理措施成为空谈,使可避免的事故发生,增加工人工作了风险。

2.2 施工环境影响因素

在工程施工现场,除人为因素,现场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现场施工环境杂乱无章,无疑会加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的施工发生原因就是由于施工现场的建设材料随意摆放,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作用,增加了工人出错的概率[4]。

另外,恶劣的气候因素也是导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需要高空作业的工人,如遇到狂风或暴雨气候,如果施工人员强行继续作业,他们的生命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大幅提高。

2.3 设备因素

目前,我国科技发展迅猛提升,很多施工作业已经由机器设备取代人工。机器设备的推广,不仅节约了人力资源,也使工作效率很大程度得以提升。但与此同时,先进的设备往往需要更高技术的操作人员,操作难度更高,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也就更高。所以在施工现场,不管是租赁还是购买的设备,都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使用过程规范进行,保证机器正常平稳的运行,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停止使用并上报。只有做到规范使用、合理操作,才能保障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另外,大部分施工现场都是高强度作业,甚至存在日夜人员倒班、机器不停的现象,对此,一定要做好机器的维修工作,如果机器长期处于高负荷作业,没有得到定期保养和维修,那么机器设备迟早会出现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影响建设工程的工作进度,甚至还会导致高空作业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 保障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制定严格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岗前培训,保护专业知识培训以及事故突发的安全教育。在项目工程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和心理检测,同时保障施工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5]。为了保障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应保障工人具有应急事故发生的紧急处理能力,一旦事故发生可以降低损害。

另外每一个施工点都有设立单独的监管机构,对现场发生的任何情况及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对于工作态度严谨,处理问题积极,并且很少发生状况的工人,进行奖励或晋升;而对于业务能力低下,且长期没有长进,或者粗心大意造成错误的工人,给出处罚或辞退,尤其是在安全方面,切勿模糊处置。通过这样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有可以有效改善工人不重视的情况,调度工人对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必须建立一套合理的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并选择具有专业安全知识和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监管员。负责及时排查现场的安全隐患,规范工人的安全行为,为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2 提高监管人员综合素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合格的监管人员会对施工工作起到良性的推进作用,所以施工单位应选择合适的人来担任监管员并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试。施工单位可以通过让监管员参加座谈会议、观看教育视频、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等方法,来提升监管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随时让监管员接触新的知识理念。建筑施工单位在正式施工开始前,应让监察员与项目设计师进行对接,检查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另外,工程监察员要及时对各施工点的安全管理情况摸查记录,制定考核表并定期考核。监管人员不仅要进行现场检查,还要和施工工人进行交流,了解最真实的信息,做到避免一切可以预防的事故[6]。例如在施工正式开始以前,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任务量,将安全责任明确分给各个部门,协调好各部位的工作,从施工方案开始到材料购买以及人员管理,保证每一步按照规定有机会的进行,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使工作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

此外,建设单位要以国家建筑工程安全质量法规为依据,结合各施工点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一套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建筑工程安全规章制度。施工正式开始以后,监管人员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购买和贮存等工作,以及安全防范和施工流程的管理,制定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制度。同时,项目监管人员要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检索,了解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风水、气候等因素,制定最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作用。

3.3 设立安全监督机构

设计安全监督机构是建设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之一。

首先,法律具有强制力,任何中国公民都应该遵守,建设施工的安全性影响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更应遵纪守法。在法律对监督机构的严格管理下,确保监督机构工作合格。

其次,将专项资金管理机制透明化、规范化。完善建筑企业招投标环节,明确投入的资金属于成本资金,并非利润。需要构建专业的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建筑工程的每一笔资金动向,使得每一笔流动资金都有账可查,同时也为安全管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最后,监管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工作时,不仅要依靠专业知识,更要基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监管流程。在发现违规操作或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并给出相应的惩罚,消除隐患,确保施工现场的危险程度降到最低。

3.4 管控现场环境

在施工现场,想要高效率、有规划的开展施工作业,首先应该把现场环境处理妥善,监管人员要对现场进行风险评估并给出合理的规划,对现场存放的各类物资进行分类,给出合理的贮存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存放的物品属性、运输方式、使用时间进行合理的规划,井然有序地放置在不影响施工作业的地方,对于每次使用的物品名称、数量、规格进行详细的记录,施工完成以后,将剩下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或者按规定销毁。另外,施工现场多会用电,监管人员应提前进行线路的设计,做到安全用电,避免出现电泄露等事故,造成危害。

4 结语

想要彻底落实建筑工程中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到位,监管人员不仅要对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项目培训,同时也要对施工的环境、材料以及设备等方方面面进行考察,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另外,任何施工的企事业单位要定期为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安全知识科普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以及避免重大事故的风险安全意识。同时,各单位都应提前做好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应对重大事故的应急措施,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工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关于火电厂焊接生产的安全技术研究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