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城市节水潜力及对策分析

2021-03-31 13:08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12期
关键词:金昌市管网节水

陈 利

(金昌市建设工程招投标服务中心,甘肃 金昌 737100)

0 引言

金昌市是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和13个资源型缺水城市之一,水资源严重不足是该市的基本特征,节约用水一直是金昌市的重大课题。经多年努力,金昌在节水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本身的自然属性及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缺水问题依旧严重。2020年,金昌市用水总量为6.569 6亿m3,其中,地表水 3.942 3 亿 m3、地下水 2.346 8 亿 m3、其他水源0.280 5亿m3,分别占全市总供水量的60%,35.7%和4.3%,存在超采地下水的情况。

未来,在国家不断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恢复的前提下,金昌市缺水问题只能依靠新建、扩建蓄水工程和外调水工程解决。否则,全市水资源将无法满足后续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当前,在短期无法解决“开源”问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进一步加强“节流”来缓解用水矛盾。

1 城市节水现状及问题

据多年来同期水量和近期水量,结合往年各行业用水情况,2021水利年度金昌全市安排用水65 700万m3(地表水42 000万m3,地下水23 700万m3)。其中,城镇生活用水4 621万 m3,占 7.03%;工业用水 8 048万 m3,占 12.25%;农业灌溉用水49 606万m3,占75.51%;城市生态用水3 425万m3,占5.21%。虽从各行业用水结构上看,城市生活及生态绿化用水在全市各行业用水中占较小,但因金昌市特殊性,夏季工业、农业、生态绿化、居民生活等用水高峰相互叠加,水资源间歇性供需矛盾极突出。在夏季最炎热的时期,人们对缺水的感受也更为直观。因此,在加强农业节水的同时,城市节水也不容忽视。

1.1 节水现状

现阶段,金昌市城市用水主要包括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绿化用水。2020年,金昌市城区供水系统用水人口约20万人,综合生产能力30万m3/d,供水总量2177.85万m3。其中,居民生活用水669.35万m3,约占30.73%;公共服务用水350.95万m3,约占16.11%;工业生产用水 343.59万m3,约占15.78%;其他用水量642.31万m3,约占29.50%。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居民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用水总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城市公共供水管网257.76km,管网漏损率随着老旧管网改造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为10.98%,2020年为9.94%。

1)再生水利用 2020年金昌市再生水厂处理量1 322万m3,再利用量908万m3,利用率68.68%。

2)雨水利用 目前市区已建成3座雨水收集池(总容积800m3),雨水收集管网9.4km,部分路口设计了雨水导流系统,将雨水导入西干渠、景观河道等。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浪费现象仍存在

因城市居民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民众认知欠缺,节水意识不够强,存在浪费现象。另外,在传统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仍有部分人对水资源用之不竭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水是自己掏钱买的,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导致生活中浪费现象频发。再者,一些服务行业浪费严重,如洗车过量用水;因宾馆建设或装修时热水循环系统不完善,宾客在洗浴时长时间放不出热水,导致大量的清洁水流失等。

1.2.2 管网漏损有待解决

由于部分供水管网建设年代久远,管材腐蚀严重、运行超限,跑冒滴漏问题有待解决;城市市政工程建设(如道路扩建、绿化建设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管网稳定运行;还有部分小区内部配套管网质量较差,爆管漏水事件频发等。以上问题不仅增加了城市供水成本,而且造成水资源浪费。

1.2.3 非常规水源利用缓慢

截至2020年年底,金昌市共建成中水管网47.4km,主要用于城市周边绿化及部分市政杂用,管网的敷设率和再生水利用范围十分有限。另外,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进展也较缓慢,虽在市政工程、绿化工程实施时,考虑到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雨水导流等设施的建设,但总体上占比较小,效果不明显。

2 城市节水潜力分析

2.1 供水网

2020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金昌市市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94%,刚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要求的漏损率≤10%,但相较发达国家,管网漏损率仍较高。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和老旧小区改造,老旧管网逐步被替换后,漏损率将存在下降空间。同时,通过加强管理,加大管网维护力度,不断提升管网运行稳定性,也可进一步降低漏损。

2.2 生活用水

金昌市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节水意识,让节水理念深入人心,让节水行动付诸实践。通过改变生活陋习、替换节水器具、及时维修漏损,节约珍惜每滴水。同时,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也需通过价格杠杆体现。目前,金昌市区的供水价格为居民生活用水1.7元/m3,行政事业用水2.6元/m3,经营服务用水3.5元/m3,特种行业用水10.0元/m3。该水价自2009年起至今,已10多年未进行调整,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人民收入水平已不匹配,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价格方面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倒逼机制还未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居民节水意识。总之,虽生活用水在总用水量中占比低,但考虑到人口体量及社会因素,大力提倡居民生活节水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

2.3 绿化生态用水

目前,金昌市再生水利用覆盖范围非常有限,主要分布于北部防护林、东环路及机场路周边绿化区域,城市核心区大多数生态绿地仍使用自来水浇灌。由于金昌市区地处戈壁,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夏季用水高峰期人树(草)争水矛盾加剧,季节性缺水和用水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虽目前已施行夏季错峰用水机制,但用水高峰期水压不足或间歇性断水现象经常出现。因此,在再生水利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

2.4 工业用水

通过强化节水监督管理,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各企业大力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效应明显、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节水技术改造项目,以金川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各二级厂矿和子公司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重点工业企业加大工业水循环使用力度,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总体上工业节水潜力已不大,下一步需主要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和新投产项目的节水工艺改进。

3 城市节水对策分析

针对金昌市用水节水现状和存在问题,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做好节水工作。

3.1 加强节水宣传

积极拓宽节水宣传面,加大节约用水知识和本地水情形势的宣传力度,引导民众认清本地区水资源基本形势,让“水资源有限、水资源有价”深入人心,摒弃传统不良认知。教育民众明白节水的重要性,引导群众自发节约用水。通过各部门联动、全社会行动,形成浓厚的全民节水氛围和良好的节水风气。这是后续各项节水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3.2 减少淡水消耗

减少淡水消耗主要从生态绿化方面着手。除进一步扩大中水管网覆盖范围外,还可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纳入微型雨污水收集系统建设。考虑到金昌市年降水量较小,建设单独的雨水蓄积设施经济效益不高,可利用现有地形,选择合适位置,结合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绿化园林改造项目,多建设小的储水设施(如水窖、水柜等),收集雨水,经沉淀后用于绿化浇灌。并将其与市政供水或中水管网连通,通过联合运行,缓解夏季高峰期人树(草)争水矛盾。同时,视情况多建设下沉式绿地,就地收纳雨水,起到浇灌植被和涵养地下水的作用。此外,在新建或改造管网系统时,可适当考虑低质水独立收集回用设施建设,将低质水经过沉淀和其他措施处理后,用于洗车、园林灌溉以及道路保洁等,以减少淡水的消耗。

3.3 推广节水器具和节水工艺

目前金昌市市区老旧小区较多,一些老的用水器具不具备节水功能,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节水需求,亟须进行节水器具替换改造。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节水器具的替换和老旧管网的改造,同步更新城市末级供水管网和用水终端,以减少末端漏损,强化节水效果。同时,要积极推广或强制宾馆洗浴行业在新建装修时设置有效的热水循环系统,避免因不能及时放出热水而导致大量清洁冷水白白流失,减少水资源浪费。

3.4 合理调整水价格

长期的低水价政策导致部分民众节水意识淡薄,过量用水、随意浪费等现象不断发生,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升级。因此,物价部门在充分考虑民众承受能力的前提下,结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水价进行合理调整,通过价格来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首先,按照用水性质的不同,进一步细化优化分类分档的阶梯水价制度及水价标准,并加大执行力度。其次,进一步提高供水精细化管理水平,结合城市老旧小区改造等,逐步推行使用高精度智能水表,并加大供水的精准调度,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以保民生、控浪费为基本原则,通过合理的水价机制倒逼节水器具、节水工艺使用及节水意识形成,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氛围。

4 结语

现阶段,金昌市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夏季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已影响到民众的生活质量,如若继续发展,将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为进一步推动节水行动,有效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应重视对城市自身节水潜能的挖掘,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调整水价、提高重复利用率、推广节水器具及节水工艺等措施,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将节约用水行为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环节。通过“节流”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城市供水系统乃至全市水生态环境能以良性循环的态势长久发展,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金昌市管网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喵?我能听懂你说话!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小兔子不倒翁
金昌市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