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03-31 16:59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东城东城区高质量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尤其是2021年,是一个充分预热年、高点定位年。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城区要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的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要求,立足首都战略定位,坚持“崇文争先”理念,落实“文化+”“教育+”战略,以高水平教育推动“五个东城”建设,努力建设首都教育现代化示范区。

砥砺前行,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一,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命题与根本要求,优先发展教育是指导思想,加快教育现代化是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动力,建设教育强国是历史使命。要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从大到强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需求,建立新的发展观。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现代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东城教育作为全市乃至全国教育改革的先行者,理应成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第二,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重要支撑。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核”,未来要将这“一核”建设成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展示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东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更加突出“崇文争先”理念,不断提高“四个服务”工作水平,着力打造“五个东城”。东城教育作为首都核心区的金名片,理应与城市发展相匹配,成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

第三,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体现。2019年5月24日,东城区教育大会召开,进一步明确东城区“1+5”教育目标任务,是未来3到5年乃至2035年的教育发展方向标。一个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五大任务: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建设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构建新型教育生态;四是为学生终身成长奠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优秀人才。因此,聚焦高质量发展,是深入贯彻全区教育大会的跟进性举措,让发展目标任务更加具象化,更加落实落细。东城教育作为均衡发展的试验田,理应成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

多措并举,推动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东城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紧紧抓住提质量与抓队伍两个关键环节,全面启动实施以教育综合质量提升和队伍质量提升为重点的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以聚焦核心素养、落实五育并举为导向,以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为驱动,谋划构建东城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1.提质量、抓队伍,把握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东城区教育系统继续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方向、质量为先、问题导向、守正创新、统筹兼顾,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强化激励机制,促进质量提升,明确未来三年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即到2023年,“东城品格、首都标准”的教育生态初步显现,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

其一,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开创课程供给新格局。强化“五育并举”,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推进东城区青少年“健康·提升2025工程”,深化东城区青少年“文化·传承2030工程”,落实“心手·相连2035工程”,建设劳动教育示范区;建设市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不断丰富学校优质课程供给,持续提升学校课程整体建设能力;启动名学科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具备影响力的名学科基地,引领区域学科高地建设;做强长链条培养课程体系,打造具备全国影响力的长链条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区校两级培优课程,积极探索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东城区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拔尖培养计划”,打造“强基计划”配套课程。

其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建立高效课堂新标准。实施“课堂质量提升计划”,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坚持教学相长,围绕“上好每一节课”目标,落实“每一节课都优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探索课堂教学新方式,引导学校逐渐形成有特色的课堂文化,推广“互联网+”背景下教与学方式变革;开展聚焦课堂的主题活动,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与教学案例,到2023年,遴选千节多样化学习方式示范课;构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强化课堂视导,加强听课反馈,营造人人关注课堂、研究课堂的良好局面;提高毕业年级课堂质量,重视课堂实效,优化复习课设计,加强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

其三,推进队伍建设创新,形成名师汇聚新动能。实施“四名”工程,每年按比例将区级骨干教师纳入“四名”工程,三年实现全覆盖,培养造就学科专业水平高,学科优势突出的教师团队;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每年將组织多次高质量的学校育人实践研讨会和优秀干部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搭建重点培养对象成长平台;实施“教师专业提升计划”,制定区校两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班主任成长专业培训方案,到2023年,基本实现中青年教师的全覆盖轮训;创新教师培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丰富课程供给;推进百位院士进校园计划,3年邀请100位左右科学家、院士、学者进校园,对接重点学科,指导干部师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其四,推进研修机制改革,打造研修高地新引擎。组建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充分发挥研修对东城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实施“攀峰计划”,每学期将开展高端培训或研讨,激活教研员专业成长;成立名教研员工作站,加大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力度,提升教研员再培训质量,到2023年,着力培养一批在北京市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领航教研员;夯实“下沉教研”,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优质课标准,促进区域课堂质量整体提升;成立初高三工作专班,严把毕业年级教学质量关,提升备考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其五,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建设优质学校新集群。形成“校校不同、校校精彩”的学校发展格局,打造东城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样板,发展学校办学新理念;推进学校办学机制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优化教育生态,建设学校新样态、新面貌,着力打造全市一流品牌校;深入推进教育集团和学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水平,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和教育集团;健全质量提升奖励机制,稳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激发教育治理的新活力;完善教育评价体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逐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素质教育东城模式。

其六,融合智慧教育实践,涵养质量提升新生态。落实东城区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建成一个数据大脑和七项示范工程,完善教育资源新供给,形成智慧教育新生态,打造智慧教育未来学校;打造“三个课堂”,空中课堂、双师课堂和融合课堂;优化高中课程管理,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形成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推进大数据赋能精准教学,开展“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与诊断项目”,继续深入探索大数据在学情分析、精准教学、决策支撑、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实施“教师信息化素养2.0行动计划”,开设智慧教育校长高研班,加强智慧教育培训,培育百名智慧教育领航教师。

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全面提升队伍建设质量。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东城区教育系统立足区域实际,坚持“东城品格、首都标准”,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干部教师群体。

其一,坚持深化改革,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启动试点工作,通过“一三”联动(东城区联动顺义区、怀柔区、延庆区)、“五五”模式(5所市级试点学校、5所区级试点学校)和课题引领,紧紧围绕试验区的工作任务,重点做好党组织、书记、校长的职责分工,以及修订学校章程和议事决策运行机制等工作;推进基层党委设置,制定《东城区学校党委管理办法(试行)》,分期分批开展试点,党员人数百名以上的基层党组织成立党委,建立符合实际的组织形式、决策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教育集团及大规模单位党委的干部配备、校区运转方式、议事规则、管理办法等,提高党组织领导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强化班子配备,提前布局干部配备,逐步提高“一肩挑”比例,加大正职副书记和专职副书记的选配力度,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建立“一校一册”分析研判机制,结合班子现状和发展需求,通过年度述职考核、下校专项调研、访谈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班子和干部情况;推进内设党支部建设,坚持把党组织建在年级组、教研组等教书育人一线,选拔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双强型”党员干部教师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试点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兼任党支部书记,持续深化“双培养”工作,重点做好思想政治课等业务骨干教师的发展工作,探索在学区、教育集团建立党员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其二,坚持人才强教,建设“双强型”干部教师队伍。实施“四名”工程,在名校长(书记)、名教师“双名”工程基础上,启动名学科基地和名教研员工作站建设,将“优秀班主任工作室”纳入“名教师工作室”管理体系,培养造就学科专业水平高,学科优势突出的教师团队,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坚强保障;实施领军人才联盟工程,按照高端、专业、引领的定位,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主体,建立东城区教育系统领军人才联盟,推出一批政治过硬、专业突出的高端领军人才,并充分发挥“联”的互补、互促优势和“盟”的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全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重点人才培养工程,搭建重点培养对象成长平台,促进干部、教师成名、成家,扩大东城区名师的数量和影响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加大高端教育人才引进力度,面向双一流大学的综合学科,每年引进一定比例的博士研究生,并逐年递增,同时,探索引进国内高端基础教育人才,改善干部供给结构;实施高校战略合作工程,持续深化拓展与高校干部教师专业培训项目的合作,三年建成10个优质的高校干部教师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推进思政教师“双营员”“双基地”培养项目,坚持高校专业导师联系学校制度,并与高校合作试点,培养在职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提升新时代干部教师学历层次、专业素养、研究能力。

其三,坚持精准培训,全面提升干部教师育人能力。推进干部政治领导力提升计划,在区级干部培训层面首提“政治领导力”,系统设计干部政治领导力提升课程,促进干部在治校理政、办学实践中提高政治本领;推进教师课程思政引领计划,筑牢课堂教学意识形态主阵地,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推进实施教师思政“三个一”工程,并探索向全体教师拓展,同时,通过开展三个“百课”(“百节思政课”“百节学科课”“百节班队会”)和三个“百人”(“百名身边党员榜样”“百名优秀班主任”“百名师德标兵”)“双三百”活动,提高全体教师政治专业素养;推进干部“压茬”培养计划,制定《教育系统人才分层培养“压茬”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改革方案》,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注重提拔有党务工作经历的干部,着重培养年轻干部,实现干部横向跨校际、纵向跨学段交流轮岗;推进青年成長营计划,分期分批遴选优秀年轻后备人才,入库、入训、入队,通过3年左右的培养,进一步夯实学员理论功底、凝练教育观、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治理能力,保证干部供给基础的充足、优质和可持续;推进百位院士进校园计划,3年邀请100位左右科学家、院士、学者进校园,对接重点学科,指导干部师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其四,激励导向,健全队伍建设保障机制。健全人才专项评价机制,健全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并纳入教育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提高人才评价科学化水平;健全校长职级评审机制,进一步科学优化评价标准,完善绩效奖励机制,推动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评先激励机制,继续开展好教育系统的“双杰”评选工作,并做好东城区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专家、区优秀青年人才的推荐工作;建立干部教师身心健康档案,并通过沙龙、俱乐部、心理咨询以及开放区内免费场所等途径,缓解干部教师身心压力;健全人才公寓住房机制,解决年轻教师的后顾之忧,吸引和留住优秀高端人才。

2.凝心聚力、彰显特色,开启东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一是坚持全面优质助推特色发展。东城教育有良好的改革基础,有丰厚的文化根基,有优秀的教育队伍,有可以引领改革的优质学校群。未来,东城教育将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教育人才队伍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文化·传承2030工程”“健康·提升2025工程”“心手·相连2035工程”六个路径,破立并举,精准施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增强质量提升行动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全链条、综合性、多元化的学业成就评价等,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扩大优秀学生群规模,提高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学校发展活力,优质学校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教育格局。

二是智慧教育推动新优质教育启航。在“教育+”的机制下,教育要积极寻找科技创新带来的智慧红利,让更多人享受教育的过程和成果。东城区教育系统制订了《东城区智慧教育三年发展规划(2020-2022)》,在全面落实完成教育部提出的“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及“智慧教育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先行实现智慧教育助力教育现代化创新示范,引领东城区教育现代化的新突破,促进区域教育质量发展和教育治理水平整体跃升。

三是培养“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之下,我们将不断升级文化教育的目标和文化传承的形式,通过教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教育的根基,为基础教育固本铸魂,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东城教育提供精神指引。

四是“健康·提升2025工程”奠定身心健康基础。面向未来,东城区教育系统要在总结“健康·成長2020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启动“健康·提升2025工程”,以智慧体育、科学防近、营养膳食、阳光心理为抓手,让“健康第一”理念成为师生和家庭的自觉行动,使每个学生熟练掌握2项体育技能,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

五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模式。教育是一个“场”,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元素综合作用的集合。东城一直在探索“学习场”教育的效果,关注不同学习场中的影响因素,营造全面育人的新场域。

两个“自觉”,推动东城教育新发展

一是登高望远,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首先,把握新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推进基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内容,攻克难题、补齐短板,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其次,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始终坚持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再次,构建新发展格局。树立“全局是目标、变局是环境、格局是战略、布局是配置、破局是动力”的理念,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推动高水平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从而为“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后,谋化基础教育高质量体系。系统推进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教师配备、教师能力等内涵发展问题。

二是脚踏实地,增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明确责任抓落实,各学校都要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立足本校实际,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切实将质量责任转化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凝聚智慧,积聚力量;在质量管理上,要用重力、巧力,学会借力发力,在工作中敢于动真格、啃骨头、拔钉子、破难题;强化监督出成效,切实提高全区教育质量。

刊中刊编辑 _ 王雪莉   汤灏   张晓震   于萍   汪倩   李刚刚

猜你喜欢
东城东城区高质量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掀起热潮 学深悟透 奋勇争先 东城区总工会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券游东城
大庆市东城区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分析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