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工职业标准指导下模具CADCAM 技术课程研究*

2021-04-01 09:42孙贵斌李坤淑纪兴华吕昕晖李元宝
南方农机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课程内容模具

孙贵斌,陈 军,李坤淑,纪兴华,吕昕晖,李元宝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莱芜 271100)

模具作为现在社会大规模、高速度生产的特殊工艺装备,有高效益、高附加值、低成本和低消耗的特点,模具制品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1]。因此,模具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阻碍我国模具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专业的技能人才数量不足及结构不合理[2]。2020 年9 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在“1+x”证书制度试点第四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目录中,设置了注塑模具模流分析及工艺调试、拉延模具数字化设计等职业技能。基于此,要想使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适应当前的岗位要求,就要根据职业标准对相关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3]。

1 模具职业标准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的重要指导

1.1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9 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内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但是也面临一些困难,如证书含金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严格的规范,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甄选出用人单位需要的证书类型[4]。

根据当前社会的需求,该专业对接相关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需与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找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工作岗位,对岗位进行分析、分解,得出相应的岗位要求、职业能力、岗位目标等,并根据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业务,确立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1.2 课程内容的遴选

确定了教学内容后,需要组织教学,职业标准内有严格且明确的知识、技能要求,注塑模具模流分析及工艺调试岗位需要对产品进行建模,对产品模具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知识进行教学,最新的职业标准要求学生对零件的成型原料及成型工艺有较好的认识,并对模具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有较为清楚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遴选丰富的相关教学内容。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将新规范、新技术、新要求、新工艺等融入教学过程,将碎片类的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与真实工作过程的对接,实现教学由理论知识的传授向企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进而实现学生的上岗就业和企业的真实生产。

2 职业标准对课程建设的指导

2.1 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职业标准高度精炼了岗位的专业技能,学生要在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中获得较好的发展,就要注意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扩展。

由于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快,学生受限于个人精力与学时的限制,比如对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进行选择,职业标准对于模具制造加工的要求有所减少,对注塑模具重点进行设计及分析时应强化注塑模具注塑原理方面的知识。在知识体系中,还应减少讲解模具零件加工的理论课时,解决办法主要是将加工工艺内容整合到数控加工工艺中。同时,借助仿真平台模拟仿真真实场景,对学生进行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素养、思政要素、人文修养等融入相关要求中。

2.2 提高实践能力

职业标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生产管理方面的要求,对学生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专业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更新的标准。但是在实践的实习活动中,学校网络管理平台呈现出管理分散的趋势,而且企业为学生指定的实习教师水平不一,实践教学效果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如何保证学生在实践实习期间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成为新问题,既需要将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又需要将企业交付的工作任务完成,以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夯实专业岗位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便学生拥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技术的发展对模具的质量要求更高,不仅对模具的精密度和交货周期有更高的要求,还需要对模具设计、生产、装配、试模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企业要快速、准确地优化模具的设计、生产环节,调整模具结构,减少模具在设计、生产中再次建模、改模的时间。

因此,模具在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装配工序、试模步骤以及修模等过程,都要实现数字化管理,方便后期的回收、利用,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智能化制造,需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政策,重复再利用模具生产资源,推动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而,在课程内容的重构中,应将学生提升的重点放在数字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引进最新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先进理念,促进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使得他们更好地应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2.3 提升综合素质

职业标准要求新的教学模式变革具体内容如下。

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形成学有所用、学有所成的知识体系;以适用、够用为原则,课程内容的提炼、整合、重组的目的是贴近生产实际。校本教材的编写以服务当地经济为主,教学方法要多样、多变,注意新时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培养的学生能力要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要求接轨,既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又能解决当地的“用工荒”问题。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专业的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把职业标准资格认证内容有机地融进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生产环节要完整地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实现标准化作业,减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影响。

2)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根本。优化课程的结构及教学内容,将主要内容调整为和职业能力培养相关的部分,注重职业素养及思政元素的融入。根据知识的认知规律以及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原则安排,将职业能力训练分段设置,分段执行,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3)以职业资格的获得为保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将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结合重构知识体系,使专业知识技能与行业的标准要求一致,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相衔接,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互补、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提供保障。

3 职业标准对课程诊断改进的指导

课程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诊改,有的学校在课程层面的诊改主要有课程标准修订和课堂教学过程两个方面[5]。文章根据职业标准,结合学院的文件要求,设置了课程建设诊改和课程实施诊改两个关键要素,相互嵌套,构成8 字螺旋改进,如图1 所示。

图1 职业标准对课程诊断流程图

4 教学成果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行职业标准,并对课程教学进行诊断指导后,学生的实践学习水平得到了提升,也获得了企业的好评。学生在参加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如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赛项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其他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学生申请的科研课题及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数量都有所增加。这些教学成果表明,将职业标准与课程诊断相结合,能够实现教学、实践、考证、竞赛的融合。职业标准指导课程诊断以后,学生在技能大赛及科研活动中的对比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学生技能大赛及科研活动新旧情况对比表

5 结束语

在最新的职业资格标准的指导下,以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为基准,通过课程诊改的方式,对模具CAD/CAM 技术这一门课程进行重构跟诊改,对课程的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衔接进行调整,并且对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教学进行诊断改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另外,还设置了课程诊断的诊断因素,从学校及教师层面来看,可以获取较多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数据,为课程的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与参考。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课程内容模具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欢迎订购2020年《模具制造》合订本
《模具制造》月刊征稿启事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asiamo1d2021广州国际模具展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熔断型端子压接模具研究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幼儿园艺术课程内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