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管理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021-04-01 06:27李明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航道整治动态

李明

(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天津300456)

1 引言

受长期水流作用的影响,河道泥沙、水流均会产生明显变化,长此以往,势必会对航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定期进行航道整治,全方位了解航道情况,确保航道的设计承载能力不受影响。水运交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开展动态管理,结合航道整治工程实际情况拟订动态管理方案,完善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方案,保证航道承载能力,可以进一步凸显水运交通在运输领域的优势,继续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基于此,本文针对航道整治工程中动态管理的实施展开讨论。

2 航道整治工程动态管理内容

2.1 航道水下地形测量

测量航道水下地形包括如下内容:(1)测量数据绘制全方位水体覆盖地形图,为水上交通发展创造更为理想的条件;(2)根据水下地形测量结果组织水利设施建设,开发海洋资源,达到改善航道航行环境的目的;(3)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采集资料,明确需要用到的技术工艺,随后进行导航定位、确定水体深度、观测水位,整理数据,完善航道整治方案[1]。

2.2 沿岸地形测量

沿岸地形测量工作内容有:(1)采集沿岸地形测量数据,明确其范围、地形、水深等实际情况;(2)经过沿岸地形测量后,技术人员可以着手制订航道整治方案,以免整治工作对沿岸环境带来影响[2]。

2.3 航道维护疏浚

航道疏浚有一般疏浚、爆破疏浚、岩石疏浚3种形式:(1)采用一般疏浚方式时,工作人员需要利用挖河船开挖河道;(2)选择岩石疏浚时,采用碎岩船击碎岩石,再采用挖泥船将碎渣及时清理;(3)运用爆破疏浚方式时,通过爆破法炸碎礁石,再利用泥船将现场碎渣及时清理[3]。除此之外,航道维护疏浚前期,要采集需要的水文信息、水深与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等重要资料,并测量水下地形、计算工程量,作为抛弃泥区、船舶避风锚地选择的依据,最后设置疏浚标志与水尺即可完成该项作业。

3 动态管理的要求

3.1 基本原则

首先,航道整治疏浚项目的动态管理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按照项目实际情况、加强管理的针对性,保证动态管理措施和项目实际相符;其次,为了优化航道整治疏浚动态管理质量,应遵循规范性原则,严格按照航道整治动态管理的规定以及及相关技术标准完善动态管理方案[4];再次,要提升动态管理效率,应遵循简化原则,动态管理的各项流程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与调整,确保工作程序简洁明了,方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操作;最后,应遵循快速反应原则,一旦动态管理面临一些突发性问题,应马上做出反应,根据管理方案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对策。

3.2 方法

实施动态管理期间,要以航道整治疏浚项目为对象,将稳定河势作为动态管理的基本目标,保证稳定地获取航道水深等数据,针对整治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测。另外,航槽疏浚环节中,河势与河床局部变化过程、河槽冲淤变化也应做好监测工作,并通过创建数理模型的方式进行验证。在航道疏浚施工期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动态管理方案与施工计划,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有序进行,并且达到整治目标。具体而言,航道疏浚动态管理具体方法为:

1)构建动态管理结构,其中包括管理方向、框架结构与各部分工作人员的职责。严格按照航道整治动态管理规定构建整体框架,例如,动态监测施工与监理信息记录、航道管理与航道维护、数据整理计划与变更内容调整、分析评估等[5]。

2)明确动态管理标准与工作流程,完善动态管理机制。

3)确定施工顺序。开始动态管理之前,要明确施工顺序,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待施工段的施工流程,保证在预定工期内完成各项作业。

4)对河段河势与航道建筑物需要进行动态监测,在动态管理期间,必须实时采集水流、地形变化与泥沙实际情况。通过航道建筑物施工流程的实时跟踪监测,分析建筑物附近河床冲淤变化以及河床调整成效,例如,是否存在严重冲刷问题[6]。完成最终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明确建筑物状态,采集有价值的动态管理数据。

5)航道条件与维护的动态监测,根据河段河势变化的动态分析结果,需要展开河段深槽变化实时跟踪,绘制航道平面图计算疏浚量,减少工程成本投入。为了获取更为有效的动态监测效果,需要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专门负责各项工程资料动态信息采集、管理、分析与利用。

3.3 范围

结合航道整治工程实践可知,动态管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在实践过程中还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点[7],具体管理内容包括:航道整治工程设计变更、施工与管理流程调整、工艺技术优化、现场应急抢险、突发事故维修、专业技术咨询、编制报表与审评、现场施工等。在动态管理中,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流程的相关要求详细划分动态管理工作内容、职责与职能,加强航道整治工程建设体系的有效性以及航道治理工程的质量。

4 航道整治工程动态管理的实践应用建议

4.1 重视准备工作

首先要重点关注前期内容规划,参与航道整治期间,管理人员还要深入现场勘察区域环境,了解现场环境条件后,要制订具体的整治方案、施工流程与工艺技术[8]。其次,明确各施工环节相关规范的要求,着重分析水文情况对航道整治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流速、泥沙含量以及流量的因素。对项整治流程进行优化,保证航道整治工作能够有序展开。

4.2 加大施工方案控制力度

现场所有工作流程确定后,需要提前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方可按照既定要求组织施工。为了规避整治风险,需要在现场严格控制施工方案。例如,某航道整治工程在施工前,由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获取汛期时间,制订现场应急防护工作方案。汛期结束后,及时采集、整理监测数据,并且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专家系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优化与修复。

4.3 完善动态管理制度

4.3.1 完善技术保障机制

航道整治期间,应用动态管理必须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此,需要在整治航道的过程中采集有价值的检测数据,以保证数据检测的准确性,还要落实航道整治环境监测工作,建立航道整治技术保障体系,加大航道整治力度。与此同时,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动态化、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例如,某航道整治工程经过现场勘测,确定全程为30 km,在河道中心位置包括江心洲。分析现有资料总结该河道经常出现船只搁浅问题,经过现场与周围环境勘测发现该航道比较特殊,进行航道治理前期,提高分析了解河流情况得知航道治理工作的难度较大,无法有效控制治理进度与施工效果[9]。因此,项目开展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实时观测航道变化,采集水流变化与泥沙变化数据。提前预测整治期间可能会引发的问题,解决了船只搁浅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航道整治效益最大化,推动了航道整治动态管理信息化建设。

4.3.2 加强项目管理合理性

航道整治的动态管理过程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储备,进行动态管理时,所有工作环节必须安排管理人员,保证整治全过程满足规范要求。为了加强项目管理的合理性,需要提高动态管理方案的灵活性与可行性,既能够严格控制航道的整治质量,又可以杜绝成本浪费。

4.3.3 加强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

航道整治工程的监测与分析数据可以作为动态管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利用监测分析结果,可以对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从而及时发现异常,快速启动问题调整与管理机制。

4.3.4 加强现场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开展动态管理必须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并且由各个参见主体根据处理预案做出响应。例如,测量、施工、监理等人员通过合作讨论后制订问题解决方案,并在动态管理中落实。另外,还要组织建立管理机构,将该机构所有工作人员安排在航道整治工程现场的各个工作岗位,通过快速反应机制获取现场数据,加强动态管理,保证在预设工期内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交通行业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航道整治工程直接关系着水上运输的时效性与安全性。为了改善航道环境、排除水上运输危险因素,应在航道整治过程中应用动态管理,在现场组建动态管理机构,由专人负责各个流程的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各流程存在的问题,并且应用大数据技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等展开实时监测与水下情况变化的分析,调整航道整治施工方案,确保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所有施工任务。与此同时,动态管理的应用也有利于加强航道整治工程整治水平,通过测量水下地形、沿岸地形,组织航道维护疏浚,优化航道航行环境,从而推动水上运输发展。

猜你喜欢
航道整治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国内动态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动态
厦门港航道通过能力建模及应用
新航道
英语高能高分 就上新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