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总目次

2021-04-01 07:05
中国海上油气 2021年6期
关键词:深水油气储层

特约报道

低油价背景下中国海油油气勘探进展与发展思考

谢玉洪 1(1)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中生界覆盖型潜山成藏认识与渤中13-2大油田发现

薛永安 李慧勇 许 鹏 刘庆顺 崔海忠 1(13)

深水重力流沉积机理新认识及其在北海G油田发现中的应用

李建平 刘子玉 谢晓军 方 勇 1(23)

黄河口凹陷中洼古近系火山岩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张志军 张笑桀 徐德奎 1(32)

东沙隆起珠江组礁滩相储层主要成岩作用及演化模式

吴婷婷 周小康 张丽丽 1(42)

南海高温高压领域基于传递模式的它源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刘爱群 范彩伟 吴云鹏 李 芳 1(50)

莺-琼盆地纵横波速度特征与AVO响应特征的关系研究

付 琛 廖 键 谢艳华 汪 锐 江 凡 熊剑文 1(56)

丽水凹陷古新统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与预测

刘龙龙 孙中强 张金亮 申雯龙 李德勇 1(64)

测井曲线生成问题的机器学习建模范式——以长宁威远地区页岩井为例

杨 静 陈云天 蒋春碧 1(76)

渤海海域垦利6-1油田的发现与浅层勘探思路的重大转变

薛永安 2(1)

南海西部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新进展与思考

徐长贵 范彩伟 2(13)

渤东低凸起南段中生界火山岩潜山优质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综合预测

黄胜兵 刘丽芳 陈少平 李 楠 沈 朴 郝 婧 耿名扬 2(26)

西湖凹陷中央洼陷带中部花港组岩性油气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张彦振 刘金水 覃 军 唐贤君 李峻颉 刘 洋 2(36)

珠江口盆地东部珠江组碳酸盐岩—碎屑岩共生区层序发育模式

向巧维 丁 琳 芮志锋 龙更生 李小平 张晓钊 李 潇 2(47)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始新统储层特征及主控成因分析

孙 乐 任 艳 齐 宇 于兴河 李胜利 张 辉 高明轩 杨楷乐 2(56)

南海南沙地块新生代层序地层格架及构造演化模式

唐 武 赵志刚 谢晓军 宋 双 王一博 刘世翔 2(67)

南大西洋两岸盆地白垩系森诺曼—土仑阶烃源岩特征差异及其主控因素

韩 嵩 王嗣敏 李 杰 康洪全 逄林安 2(78)

基于超像素的图像智能算法在矿物颗粒分割中的应用

呼 和 岳 翔 白海强 李文倚 李建平 洪 为 2(89)

渤海海域潜山油气运移模式与运聚能力定量评价

牛成民 王飞龙 叶 涛 王广源 崔普媛 3(1)

渤海海域太古界变质岩储层特征与形成控制因素

杜晓峰 刘晓健 张新涛 柳永军 徐燕红 3(15)

渤海海域潜山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富集模式

王粤川 于海波 彭靖淞 陈心路 孙 哲 史梦琪 3(28)

渤海海域辽北潜山中新生代差异演变与形成机制

郭 涛 张江涛 王 鑫 张明升 康 琳 3(39)

渤中凹陷北部中生界火山岩储层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

王晨杰 张新涛 徐春强 孔栓栓 张 藜 3(48)

渤中19-6地区深层油气赋存相态差异性及其成因机制

王飞龙 燕 歌 陈容涛 汤国民 于 倩 3(58)

渤海油田深埋潜山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以渤中19-6潜山为例

周东红 3(69)

变质岩潜山储层裂缝声波测井评价方法及其在渤中19-6气田的应用

秦瑞宝 曹景记 李雄炎 魏 丹 汪 鹏 平海涛 3(77)

中国近海深层碎屑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探讨

谢晓军 蔡露露 熊连桥 张春宇 陈 莹 4(1)

辽东湾地区断层演化特征及其对油气垂向富集的控制

兰 蕾 杨树春 4(14)

渤海西北部古近系东二下段物源分析

赵 梦 杨海风 石文龙 钱 赓 姚 城 4(22)

印度河扇近海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王改云 刘金萍 简晓玲 姚会强 张 振 4(31)

基于变子波反演的透射损失补偿方法

明 君 彭 刚 王建立 王守东 4(39)

海洋宽频地震数据瞬时相位梯度属性计算方法及优势分析

叶云飞 焦振华 陶 杰 4(46)

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矿区油砂饱和度测井评价新方法

黄 涛 秦瑞宝 余 杰 魏 丹 4(54)

AdaBoost算法在致密砂岩水淹层识别中的应用

杨明任 申辉林 曲 萨 孙启鹏 章利民 肖淑明 4(62)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圈闭有效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范彩伟 胡 林 李 明 陈 奎 王真真 5(1)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

陈 林 范彩伟 刘新宇 李 明 雷明珠 5(14)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乐东-陵水凹陷梅山组天然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尤 丽 江汝锋 徐守立 詹冶萍 龚 宇 郑 飞 雷 新 5(24)

乌石凹陷“背形负花构造”成因及油气富集规律差异性研究

满 晓 胡德胜 范彩伟 向 飞 吴 洁 5(32)

珠江口盆地陆丰13东洼文二段沉积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贺 勇 张向涛 雷永昌 邱欣卫 谢世文 佘清华 5(40)

开平凹陷文昌组沉积特征及半深湖空间分布

熊连桥 5(51)

根据AVO相对变化识别流体的新方法

付 琛 廖 键 陈殿远 夏竹君 谢艳华 5(62)

地下局部角度域高斯束偏移成像

据彝良县外宣办介绍,此次滑坡塌方量达1万立方米以上,并阻断小河形成堰塞湖;油房小学教学楼全部被掩埋,据初查18名学生被埋在垮塌的教学楼内;学校附近2户农户房舍被掩埋,其中1户农户1家3口全部逃离,另1户1人被掩埋。

黎孝璋 胡 林 任 婷 李 芳 鲁统祥 5(73)

基于电阻率测井的高阶煤层割理孔渗评价方法及效果分析

余 杰 李 利 秦瑞宝 黄 涛 李铭宇 谢 岚 5(80)

大西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区油气藏形成机理与勘探实践

邓运华 贾怀存 刘 琼 6(1)

下刚果盆地Madingo组烃源岩发育控制因素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康洪全 6(11)

东非海岸盆地渐新世浊积体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梁建设 孔令武 邱春光 李 华 何幼斌 贾 屾 6(25)

含盐被动陆缘盆地油气输导体系与成藏模式研究——以墨西哥湾南部Burgos和Sureste盆地为例

蔡文杰 陈 亮 李爱山 张 量 6(34)

桑托斯盆地盐下裂谷系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李明刚 程 涛 蔡文杰 贾怀存 刘 琼 李运振 6(44)

大坎波斯盆地盐下湖相介形虫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贾建忠 康洪全 蔡文杰 贾怀存 李 丹 刘美羽 6(52)

墨西哥Burgos盆地Perdido构造带深浅双层盐分布特征及南北差异构造形变

朱钇同 李爱山 陈 亮 蔺 频 6(62)

北海外马里福斯盆地构造特征与差异演化机制

尹新义 杨松岭 方 勇 马金苹 李培培 贾建忠 6(71)

杜宏宇 方 勇 李建平 赵厚祥 6(78)

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典型深水沉积模式探讨

刘子玉 谢晓军 李建平 吕 栋 6(87)

油气田开发

南海西部海域油气田开发技术进展及发展方向

姜 平 雷 霄 王雯娟 张乔良 王庆帅 鲁瑞彬 黄焕兵 1(85)

水驱气藏动态储量和水侵量计算新方法

闫正和 石军太 秦 峰 洪舒娜 白美丽 1(93)

海上稠油地热水驱提高采收率矿场实践——以珠江口盆地EP油田HJ油藏为例

李 锋 邹信波 王中华 杨 光 程心平 匡腊梅 段 铮 王海宁 李勇锋 1(104)

储层构型单元无网格建模方法

叶小明 刘小鸿 王鹏飞 高振南 宋建芳 1(113)

基于非均质指数的窄河道油藏调剖选井方法

李云鹏 王凤刚 张锋利 王天慧 刘艳涛 1(119)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及其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范廷恩 王海峰 胡光义 宋来明 2(96)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地震响应特征研究

张显文 范廷恩 张晶玉 田 楠 王海峰 肖大坤 2(106)

河流相复合砂体不连续界限等效表征方法探讨

肖大坤 范廷恩 范洪军 张显文 张利军 张晶玉 2(114)

河流相储层不连续界限对剩余油分布及布井策略的影响作用

谭先红 范廷恩 张利军 梁 旭 肖大坤 2(123)

渤中19-6凝析气田太古界潜山储层地质模式及开发策略

范廷恩 牛 涛 范洪军 王 帅 肖大坤 罗江华 3(85)

基于多尺度融合的巨厚复杂裂缝性储层精细表征

徐 静 霍春亮 叶小明 党胜国 王鹏飞 3(93)

裂缝性潜山气藏产能评价新方法及其应用

康 凯 赵 林 罗宪波 张 雷 吴浩君 3(100)

渤中19-6气田裂缝性低渗巨厚储层立体井网部署研究

谭先红 范廷恩 范洪军 王 帅 牛 涛 3(107)

基于储量有效动用规律确定水平井加密调整策略

陈民锋 屈 丹 秦立峰 付世雄 徐 磊 4(70)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与裂缝时变性的特低渗油藏数值模拟

朱 争 贾自力 刘 滨 杨亚洁 梁卫卫 4(78)

渤中19-6凝析气田太古界潜山储层裂缝特征及低渗主控因素

范洪军 罗江华 牛 涛 范廷恩 肖大坤 马淑芳 4(85)

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叠置演化规律及其在调整井实施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A油田恩平组为例

李 威 居字龙 朱义东 衡立群 刘 振 王要森 4(94)

七参数生产动态测井在注水油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平海涛 秦瑞宝 李雄炎 魏 丹 李长勇 曹景记 4(103)

海上稠油油田热水化学驱油技术研究

张 健 梁 丹 康晓东 徐文江 唐晓旭 黄晓东 华 朝 5(87)

基于液油联合预测的聚合物驱增油效果评价方法

耿站立 高亚军 张贤松 谢晓庆 张 鹏 王守磊 5(94)

定容凝析气藏动储量计算简易新方法

鹿克峰 程超逸 5(100)

大庆油田M2区块致密油藏缝网压裂直井初期产能预测

陈 浩 杨明洋 王 宇 王 刚 李芳芳 杨胜来 5(107)

基于灰色关联的水平井提液效果评价方法——以渤海S油田为例

柴世超 王月杰 徐玉霞 朱元芮 莘怡成 廖鹏翔 5(115)

存在组分梯度的深水挥发性油藏注天然气开发混相机理

杨 莉 杨宝泉 顾文欢 肖 鹏 胡伟岩 6(94)

印尼马都拉海峡上新统抱球虫灰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何 娟 倪军娥 郭丽娜 蒋百召 6(110)

古地貌对伊拉克米桑油田群Mishrif组储层质量的影响

陈培元 6(119)

伊拉克F油田复杂混积碳酸盐岩油藏加密调整方式与对策

唐嘉伟 陈 翰 王 龙 郭 胜 6(130)

钻采工程

深水油气开采重大工艺灾害分析及抗爆减灾研究进展

张红生 朱 渊 杨冬冬 陈国明 1(125)

深水钻井隔水管防台悬挂装置的选型设计

刘 健 张红生 顾纯巍 李梦博 刘正礼 张春杰 王志坤 1(133)

钻井隔水管涡激振动监测装置海上试验

盛磊祥 许亮斌 金学义 刘正礼 田 波 1(140)

海上气井井下油套管泄漏检测与堵漏技术及其工程实践

杨云朋 樊建春 刘书杰 李梦博 王子健 焦田田 1(145)

钻井隔水管柔性悬挂系统试验装置设计及仿真研究

王志坤 张彦廷 许亮斌 刘 健 盛磊祥 1(151)

基于实验研究的油气钻采水平两相流管道泄漏声发射检测

张 源 杜莎莎 顾纯巍 夏 强 刘鹏谦 徐长航 1(158)

海上疏松砂岩油田注水压力优化方法研究

阎洪涛 徐文江 于继飞 姜维东 陈 欢 2(131)

深水气井测试初开井温度和压力模型及其在水合物预测中的应用

刘书杰 孟文波 黄 熠 董 钊 姚 旺 高永海 孙宝江 周有为 2(136)

印度尼西亚M气田泥页岩井壁失稳机理及对策

蒋 凯 2(142)

海上同心管射流泵注采一体化技术研究

白健华 刘义刚 王 通 蒋召平 马增华 赵 宇 甄宝生 2(148)

马鞍塘组裂缝性灰岩地层井壁稳定性研究

刘厚彬 崔 帅 孟英峰 邓 虎 王佳珺 韩正波 2(156)

涠洲W油田多压力系统储层定向井钻井液优化技术

彭 巍 刘智勤 管 申 徐 超 郑浩鹏 2(164)

中国海油深水钻井技术进展及发展展望

李 中 3(114)

水平井连续封隔体ICD完井生产动态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张俊斌 安永生 汪红霖 熊铭杉 李仟倩 3(121)

深水高温高压油气生产致井口抬升预测研究

郑双进 谢仁军 黄志强 王 超 武治强 徐国贤 3(126)

不同类型油藏注水水平井ICD完井优化设计

罗 伟 王珍峰 刘振涛 陈昌杰 刘全宝 王风英 孙 涛 3(135)

鱼骨型水平分支井在渤海油田的应用研究

刘鹏飞 王昆剑 李 进 刘汉杰 龚 宁 3(147)

应用于含高浓度钙镁离子水配制压裂液的螯合调节剂研究

申金伟 3(153)

中国海油非常规和海上低渗储层压裂技术现状与展望

范白涛 陈峥嵘 姜 浒 吴 怡 李 斌 杨 琦 李 亮 4(112)

我国煤层气压裂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孙晗森 4(120)

爆燃压裂联合酸化技术在陆丰油田古近系储层的应用研究

邹信波 孙 林 匡腊梅 刘成林 任 杨 4(129)

南海东部高聚能脉冲波储层改造技术研究

刘 帅 邹信波 郑春峰 李 昂 匡腊梅 段 铮 4(135)

爆燃压裂技术在筛管完井污染解堵中的应用

孙 林 邹信波 黄 波 吴飞鹏 熊培祺 4(143)

渤海油田疏松砂岩储层深穿透解堵技术研究及应用

张万春 郭布民 敬季昀 邱守美 陈 玲 4(149)

南海超高温高压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可行性评估与关键技术研究

谢仁军 吴 怡 袁俊亮 张兴全 武治强 何 松 邱 浩 5(122)

陵水17-2气田深水钻完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 熠 刘书杰 周建良 刘和兴 孟文波 黄 鑫 柳亚亚 殷启帅 宋 宇 5(130)

中国深水钻井隔水管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金学义 董海涛 何 轲 盛磊祥 许亮斌 王海燕 5(136)

智能井多档位液控阀结构优化设计

薛德栋 晁圣棋 王立苹 张凤辉 郭沛文 詹 敏 张 磊 柴希伟 5(148)

南海北部湾打入式隔水导管承载力CPT设计方法

刘功艳 管 申 刘贤玉 曹 峰 王 腾 5(153)

水平井找水-控水一体化智能完井技术及其应用

崔小江 李海涛 李三喜 蔡 斌 李艳飞 葛俊瑞 王 楠 5(158)

墨西哥超深水盐下钻井技术及实践

何保生 张钦岳 冷雪霜 6(101)

考虑水合物防治的深水气井测试制度优化和产能解释方法研究

李 中 刘书杰 孟文波 黄 熠 余 意 6(147)

海上气井测试放喷地面油嘴流动分析

冯 定 刘统亮 王尔钧 张 崇 孙巧雷 张 红 6(158)

海上长水平井旁通筛管砾石充填技术及应用

孟文波 刘书杰 黄 熠 李 中 董 钊 赵学战 武洪鑫 尹玉超 季 鹏 6(166)

直接液力式智能完井超长距离液压传递特性研究

张 亮 刘景超 杨建义 盛磊祥 李瑞丰 6(174)

海洋工程

我国海洋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进展

谢 彬 曾恒一 1(166)

管线J型铺设下放过程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钟文军 何 宁 王 辉 杨 伟 李少杰 康 庄 1(177)

横摇工况下FLNG绕管式换热器降膜流动换热数值模拟研究

李玉星 刘 亮 王少炜 朱建鲁 韩 辉 孙崇正 1(184)

张力腿平台涡激运动特性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研究

田辰玲 刘明月 王世圣 肖龙飞 1(192)

水下结构油气泄漏检测新需求及多技术融合应用设想

罗 松 庄 瑞 张恩勇 朱春丽 曲 杰 1(201)

海底管道内部流动引起的流致振动问题研究进展

李 焱 李清平 喻西崇 陈海宏 1(208)

横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组块双船浮托安装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研究

李怀亮 于文太 李新超 白晓东 黄俊辉 骆寒冰 2(172)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上输油漂浮软管动力响应分析

安 晨 魏代锋 杨 莹 郁金红 张 毅 李忠利 2(180)

筋腱断裂后张力腿平台-筋腱-立管耦合系统响应分析

张慎颜 刘秀全 畅元江 陈国明 李朝玮 2(187)

浮体进水状态下半潜式平台总体强度分析

刘 坤 刘 俊 周 佳 王 璞 2(194)

集合预报在深水钻井平台避台气象保障中的可行性探讨

简 俊 王 旭 王 衡 申洪臣 刘和兴 2(200)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朱海山 李 达 3(160)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立柱储油关键技术

李 达 易 丛 白雪平 苏云龙 静玉晓 胡忠前 3(170)

陵水17-2气田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工程设计关键技术

李清平 孙 钦 程 兵 刘国锋 姚海元 王 军 刘永飞 秦 蕊 崔月红 田 佳 余晓毅 3(180)

国产聚酯缆性能评估及其在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的适用性研究

蔡元浪 张广磊 杨小龙 李俊汲 赵晶瑞 3(189)

大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桁架组块设计关键技术——以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陈邦敏 王忠畅 张 晖 赵 阔 文志飞 王 娟 3(193)

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全时在位腐蚀防控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以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余晓毅 常 炜 贾 旭 苏云龙 于 湉 3(201)

深水油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双管输送流动安全研究——以流花21-2油田为例

刘培林 刘飞龙 4(156)

深水SDPSO平台油水置换储卸油系统排出水含油量研究

刘东喜 雷丽君 王 晋 韩盼盼 尤云祥 刘巍巍 王春升 陈国龙 石 云 4(164)

基于K-Spice的三相分离器液位设定分析及优化

马晨波 黄 喆 刘向东 杨泽军 胡 冬 4(172)

长江内河LNG接收中转站BOG处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李恩道 刘淼儿 曾伟平 4(179)

广东地区LNG调峰对海气供应用户气质波动的影响分析

杨宏伟 刘 方 黄洁馨 4(186)

海上平台临时避难所独立式空气供给系统设计——以“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李艳华 许晓丽 祝皎琳 覃柳莎 吴 磊 4(190)

“深海一号”能源站钢悬链立管总体方案研究

贾 旭 贾鲁生 黄 俊 刘 毅 李 达 李 刚 易 丛 5(165)

不同系泊缆组合对FLNG单点系泊系统特性的影响

张 鼎 徐阳光 5(175)

含腐蚀缺陷海底管道压溃压力计算方法

陈严飞 侯富恒 郎一鸣 高莫狄 张 晔 夏通璟 张恩勇 5(182)

新型干树半潜式平台运动性能研究

韩旭亮 谢文会 邓小康 武 旭 5(189)

浓缩式漩涡撇油器回收特性研究

安 伟 张庆范 赵建平 靳卫卫 李建伟 宋莎莎 刘 硕 5(195)

南海两腿三桩导管架平台拆除方案设计与应用——以涠洲11-4 C平台为例

刘建峰 王彦多 杜 颖 武斌斌 韩敬艳 姜宇飞 5(202)

超大型FPSO远洋拖航安全关键技术研究

徐田甜 6(138)

考虑胶凝作用的油包水乳状液管流蜡沉积模型研究

李清平 陈海宏 王 玮 杨居衡 6(179)

LNG船对船过驳BOG生成量计算及回收建议

李方遒 李恩道 程 昊 李欣欣 刘淼儿 张晓慧 6(185)

硅树脂基复合泡沫在水下多相流量计保温中的适用性分析

胡晓明 王海兵 石 磊 潘艳芝 张大为 赵月前 曹 曼 6(191)

能源转型专题

天然气发电在中国能源转型期的定位与发展路径建议

单彤文 2(205)

中国海油应对能源转型的低碳发展策略与实践

张俊峰 3(207)

专家介绍

海上油田开发与开采专家 闫正和

1(216)

海洋油气勘探专家 杜晓峰

3(214)

海洋油气勘探专家 秦瑞宝

3(215)

海上油气田钻完井专家 张俊斌

3(216)

综合信息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系统的海洋能源勘探开发工程创新技术实验平台

5(157)

《中国海上油气》2022年征订启示

5(210)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总目次

6(198)

猜你喜欢
深水油气储层
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基于边界探测技术的储层识别与追踪
识人需要“涉深水”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海上低渗储层防水锁强封堵钻井液技术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深水油气何时能够走出“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