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背后的闲趣

2021-04-01 12:14张海涛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

摘 要:老舍先生说:“在北平才能享一点清福”,在老舍先生眼中北平建筑布局处处有空,北平日常生活中花多菜多果子多,北平给老舍带来美好的回忆,正是在这些看似闲趣的描写中寄托着他的家园情思。

关键词:《想北平》 闲趣

老舍先生在《想北平》中多次说自己说不出来,用老舍先生的话说,北平地方大、事情多,自己知道的又少。实际上,在文中,老舍先生不仅表达出了对北平的思念,而且让读者也为之动容。他为我们生动展现了“我的北平”。老舍先生心中的北平已经融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在《想北平》中这样写道:“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一点清福吧。”正因为可以“享清福”,老舍先生才对北平有那么深的感情。老舍先生为什么觉得在北平可以享清福呢?体现在一个闲字上。

一、闲地,北平处处有空

在老舍先生眼中,北平建筑布局是闲的。北平作为他的精神滋养之地,处处显着闲。在老舍先生眼中,哪儿也比不上北平。老舍先生运用对比的手法与伦敦、巴黎、罗马、堪斯坦丁堡等进行比较,他认为巴黎“太热闹”,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巴黎与伦敦、罗马相比匀调,但是和北平比“还差点”,等等,在比较中描写出北平的特点:“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动中有静”,北平“既不挤的慌,又不太僻静”,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是老舍先生对北平充满爱,才会感觉哪儿都比不上北平。在此闲地,老舍先生可以暂时得到诗意的栖居。在老舍先生心中,北平最小的胡同,最空旷的地方也是那样的美。“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城楼、牌楼还可以远观,从视觉上让人觉得有愉悦感,没有高楼林立的紧迫感。接近自然景观,如在街道上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实现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的特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种建筑布局,老舍先生说“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个古城所赐给”。

北平的这种建筑特点,在老舍先生运用比较的描述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作为一个贫寒的人,老舍先生并没有去描写北平的故宫、王府井、长城等代表性的建筑,而是从内心深处来写自己的北平。老舍先生出于自己的生活阅历,选取了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童年记忆以及自己到过的伦敦、巴黎、罗马等,写出了对北平浓浓的感情,所以我们在文中可以看到,老舍先生说,如果定居巴黎,“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一定会”三个字表达出老舍先生的坚定语气和信念,因为北平的许多建筑有着童年的美好记忆。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家园之思也是中国文人的传统。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家始终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特别是远在外地的游子。而此时身在青岛的老舍先生,看到北平已经岌岌可危,回忆起心中的北平,选择可以代表北平特点的建筑,自己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熟悉的老城墙、积水滩、北平的胡同、城楼、牌楼、北山、西山,等等,里面包含着老舍先生对北平的思念。

二、闲物,花多菜多果子多

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北平给老舍先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北平作为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各种书籍和古物,让北平耀眼夺目。但是作为一个“贫寒的人”,与自己的日程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北平的花儿便宜,老舍先生选择描写的花有牵牛、靠山竹、草茉莉等,这些花不但便宜而且好活。因为北平的房子家家有院子,可以种一院子花,这给生活增添了美感,老舍先生认为“到底可爱呀”。老舍先生的爱花,得到家庭的影响,在父亲去世后,父亲留下的花都得到母亲等的精心照顾,在夏天开出许多花儿。以至于后来,老舍对花有特别浓的情感。汪曾祺回忆自己和老舍先生在北京文联共事的情景,在《老舍先生》中写道:“老舍先生爱花,真是到了爱花成性的地步,不是可有可无的了。”花草在装点庭院的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来,老舍先生在《养花》中提出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

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贫寒的人,平日里没有像《红楼梦》中那样的珍禽佳肴,他提到的菜是“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百姓家常吃的蔬菜。但是可以由城外送到家门口,这对平民老舍来说,自然是喜欢的,很新鲜可口。老舍先生用细腻的语言描写出了自己的喜爱,“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形象生动地写出韭菜的新鲜自然。特别是“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为什么普通的蔬菜会有诗一般的美丽,那是因为那么多的红红绿绿的蔬菜,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正符合老舍先生的审美趣味,老舍先生把蔬菜比喻成诗,充分体现了贫民老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北平果子多,沙果、海棠、柿子这些都是附近就有的果子。为了突出北平果子的亲近自然,又用美国包着纸的橘子与北平带着霜的玉李对比,表现北平人生活的自然惬意。在这些瓜果蔬菜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在北平的日常生活。

老舍先生说:“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老舍先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中学退学考了公费的师范学校,并且在教书之余,继续学习英语,所以才可以到英国伦敦大学教书。因此不好学显然是自谦之词。没钱买古物,确实如此,但这并不影响老舍先生发现生活之美,在韭菜叶、菜摊子上依然发现了诗意之美。为了进一步证明北平的好,从里面与“伦敦的成天冒烟的工厂”进行比较,显示出北平的接近自然,而且从外面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正是在这样一个接近自然的环境中实现了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无我之境。这是出于对北平浓浓的爱,在此老舍先生才说“在北平才能享一点清福吧”。

三、闲人,无所求也无可怕

作为一个在北平生活了二十七年的人来说,老舍先生在这儿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北平的许多地方留下了老舍先生美好的童年回忆。北平有“红酸枣的老城墙”“小蝌蚪”“嫩蜻蜓”等等,正是在这儿,老舍先生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他对北平有深厚的感情,但是在《想北平》中却多次说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老舍先生原来的生活条件应该还是可以的,在门当户对的情况下,大姐和二姐嫁入的人家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老舍先生的父亲在八国联军进北平时以身殉国,失去了经济来源。母亲为了孩子们长大成人,吃尽了苦头。老舍先生作为一个贫寒的人,九岁在宗月大师的帮助下才入学堂学习。在《我的母亲》中他说母亲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为了挣钱,母亲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服,这是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正是因为如此,老舍先生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他从母亲身上学到了很多。在老舍先生看来,母亲虽然不识字,虽然给不了孩子富贵的生活,却给了他们一个温暖的家。

老舍先生借爱母亲来写爱北平,这充分体现了老舍先生对北平的爱。在此点上,我们知道为什么作者在文中一直念叨,只是说不出而已。“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1936年老舍先生应《宇宙风》杂志的约稿,写下了这篇思念北平的佳作。而此时的北平却危如累卵,老舍先生只能独自默默地落泪,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作为一个身在青岛的游子,老舍先生想表达的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从什刹海的蜻蜓到玉泉山的塔影,老舍先生愿做一只杜鹃,“啼出北平的俊伟”。面对北平的岌岌可危,此时此刻作为一名爱国的知识分子,老舍先生的心可想而知。而此时北平危急,他的情感一时无法表达,在此文中才会说自己说不出来,有种欲语泪先流的情感在里面。正是在貌似说不出的写作中,道出了老舍对北平的挚爱,老舍先生写出了“我的北平”,字字饱含深情。在老舍先生心中,北平给他安全感,因为在北平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享一点清福”。

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1937年之前,老舍先生笔下写的散文多是诗境中济南的冬天、大明湖、趵突泉、小麻雀、小動物们等日常生活中的美景,而到了国家危急时刻,他的文风大转,开始关注抗战。正如发表在1936年山东大学《二五年刊》的《青岛与山大》,老舍先生看到沿海上停靠着各国的军舰,不禁发问:“此地的经济权在谁之手?”北平的危急,让老舍先生对青岛也产生了担忧:“这些——还有许多别的呢——时时刻刻刺激着我们,警告着我们,我们的外表朴素,我们的生活单纯,我们却有颗火热的心。”体现的是老舍先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家国之思,老舍先生希望靠自己的笔写出“最后胜利的欢呼与狂舞”,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成就了我们的人民艺术家。

参考文献:

[1]汪曾祺.人间草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8.

[2]老舍.人老舍不得[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9.

作 者: 张海涛,教育硕士,江苏省丰县宋楼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创意写作。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
南行通信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遥想右北平(散文)
我写我的
北平的零食小贩
我写我的
“对话”小伙伴老舍
解放军进北平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