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作业服装用的相变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1-04-02 04:57高永强左新斌柴立华王文成苏梓铭
粘接 2021年3期
关键词:高温作业烷烃防护服

高永强,左新斌,柴立华,王文成,郑 昱,苏梓铭

(1.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东营 257000;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 250000;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74)

在户外作业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到温度的影响如果温度过高,则要求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进行处理,降低高温对作业的不利影响。其中,气流(V)、气温(Ta)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对于高温的界定。通常情况下,Ta 高于32℃时即认为是高温,或者是Ta高于30℃、相对湿度(RH)高于80%也属于高温。在此环境下的户外作业都被认为是高温作业的范畴。如果电力工人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不仅会导致机体调节的机能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中暑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相关的疾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力野外高温作业过程中需要采用可靠的降温措施,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影响到工人的健康,同时也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在电力高温作业服装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其中一种是穿戴成熟的调温服装,此类服装可以结合外部温度变化来自动调整服装内的温度,一般利用特殊的相变材料制作而成,由此能够起到降温的效果,此类型的服装逐步应用到了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本文主要设计了一种电力相变服装,使其能够有效地应用到电力高温作业环境中,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保护作用,同时保证工作的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PCM相变材料选择

1.1.1 相变材料温度试验方案

要制备电力作业用的相变服装,首先分析PCM的相变温度能否达到使用的要求,即需先确定是否能够达到高温防护服的性能需求。对此,为解决该问题,首先对电力作业服装的温度需求进行分析。

由于高温防护服主要用于户外作业人员身上,需根据人体的热舒适性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所以采用试验的方式对材料带来的热舒适性进行分析。室内平均湿度和温度一般在37.4RH%和11.3℃,而结合高温作业工人的穿着习惯,在日常作业过程中一般穿着棉外套、T恤以及高温防护服等。由此,测试对象选择普通身材的作业人员,其体重、身高分别是65kg、175cm,在身体前、后各设置三个测试点,各个测试点的测试次数为1,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人体温度测试点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human body temperature test points

让测试对象保持静坐20min,整个身体处于放松状态,保持正常的热生理特征。然后对各个层的温度传感器进行设置,在将高温防护服穿好之后对各个层间的温度变化进行测试,此过程中测试对象仍然保持静坐,总计持续10min。

1.1.2 确定相变温度

在确定相变温度时,需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即先计算各层数据的平均值,然后对各层的10 个数据计算平均结果。由此得到对应的服装层间温度分布数据,具体如下图2所示。

图2 服装层间温度分布特征图Fig.2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layers of clothing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人体表面到外部环境的温度分别是34.0℃、31.6℃、24.2℃、14.9℃。在不同的季节高温防护服的穿着部位是不同的,其中在夏季主要是在T恤的外层部位,而对于其他的季节则主要是在热防护服、外套之间的位置。因此比较合适的相变温度范围是15-32℃,由此可以满足高温防护的要求。

1.1.3 PCM材料选择

根据以上结果看出,选择最佳的材料应该是有机物石蜡烷烃类的PCM,这种材料可满足固-液相变、储热容量较大、常温相变温度等。经过详细对比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偶数正构烷烃作为高温防护服用PCM。因此,在本次实验中采用了天津试剂研究所提供的PCM 材料,主要有正十六烷(AR)、正十八烷(AR)、正二十烷(AR)、正二十二烷(AR)。

1.2 试验主要仪器

试验仪器为:DHG-9241A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圣欣仪器公司),工作温度范围0~300℃;EL204 分析天平(昆山顺诺公司),精度可达0.01g,测量范围是0~600g。

1.3 相变材料制备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将1.1.3选择的PCM材料根据合适比例混合,以此形成复合PCM。这种方式可弥补单一PCM的不足,确保相变温度满足使用要求。在本文中主要根据理想溶液模型进行设计,具体的过程如下:

1.3.1 复合PCM的制备

先对理论摩尔分数之比进行计算,具体使用施罗德公式得到制备复合PCM 样品所需的准确数据;然后对对样品进行DSC测试,获得对应的热焓值、相变温度信息;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最佳复合PCM 的配比参数,以保证达到要求的相变温度,同时热焓值达到较高的要求。

1)复合PCM 的理论配比:在本次研究中,利用MATLAB软件绘制最低共熔点图。具体结合施罗德公式将两种PCM 的参数输入软件中,然后绘制达到二者最低共熔点的图,即为图3 中所示。根据图3 可知,如果A、B 复合配比是MA:MB=0.89:0.11,可达到最低共熔点276.5K(3.35℃)。按照相同的方式可以将正二十二烷、正二十烷等两两复合,具体配比信息如表1中所示。

图3 2种材料的低共熔点图Fig.3 Low eutectic point diagram of two materials

表1 复合PCM的理论配比信息表Tab.1 Theoretical proportioning information of composite PCM

2)复合PCM的制备:复合PCM的制备需要满足一定的环境条件。本次制备主要在实验室中完成,设定平均湿度和温度分别是53.4%、18.4℃。具体步骤为:首先对试管进行干燥,编号为1#~6#,然后置于试管架上;设置恒温干燥箱温度为60℃,备好其他的材料和仪器,检测仪器的功能以及精度等是否达到要求。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根据表1的配比制备复合PCM。首先制备1#复合PCM(正十六烷、正十八烷),具体的制备过程为:分别称取正十六烷、正十八烷4g、1.7g,然后添加到1#试管中进行封闭,然后置于恒温箱内,调节温度为60℃;在全部PCM 变为液体后,即说明二者已经混合均匀。此时取出试管置于冰箱内,温度设置为-10℃;待PCM 变为固体后即得到复合PCM。按照上述方式可以完成对其他复合PCM样品的制备。

2 结果与分析

2.1 复合PCM的实际最优配比

基于DSC 测试方法对复合PCM 的最优配比参数进行确定,由此可以获得最优配比的复合PCM。各种复合PCM 的DSC 曲线如图4 所示。根据图4 可知,4#~6#存在两个波峰,即在温度增大的过程中,正十八烷、正二十烷,正二十二烷、正二十烷形成的复合PCM 存在两次相变,而这与复合PCM 的最低共熔点特性并不相符。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参与复合配比的烷烃存在两个大小不同的相变温度点,从而分别对应复合PCM和烷烃本身的相变温度。

图4 6种复合PCM的DSC曲线Fig.4 DSC curves of six kinds of composite PCM

2.2 电力高温防护服用复合PCM确定

为了保证PCM 有较好的热防护作用,需要保证其吸热,因此需要考虑到在PCM 升温时的参数设置。根据图4 的结果可知,1#~6#的相变温度分别是19.29℃、 17.16℃、 16.80℃、 31.31℃、 28.96℃、38.06℃,即仅有4#、5#复合PCM 与高温防护服用PCM 的需求相变温度基本一致,而其他复合PCM 的相变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进一步根据相变温度范围进行判断,4#、5#复合PCM 的相变温度范围分别对应着17.56~34.37℃、13.09~32.12℃,因此选择4#复合PCM 作为高温防护服用PCM 是比较合适的,此时的摩尔分数比值是M(C18H38):M(C20H42)=0.69:0.31。

3 结语

文章主要对电力作业服装使用的相变材料制备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确定了服装中使用复合PCM 的相变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了对应的烷烃类PCM,即在复合配比高温防护服用的PCM样品中主要采用正十八烷+正二十烷进行制备,可保证电力野外作业服装达到应用的要求,从而为电力工人提供更为舒适的作业环境。

猜你喜欢
高温作业烷烃防护服
集成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独具IP魅力的防护服时装秀
基于高温防护服设计的数学模型研究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苯原料油烷烃异构化的MAX-ISOM技术
公路工程高温条件下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探究
高温作业人员心电图检查研究
烷烃中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