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声乐理论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2021-04-02 22:02毛淑颢
牡丹 2021年4期
关键词:声乐戏曲民族

戏曲与民族声乐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民族声乐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戏曲声乐理论的影响,两者相辅相成,却又各自独立。民族声乐吸收了我国优秀戏曲的曲调以及发声技巧,也是艺术工作者在歌曲创作领域以及民间歌曲领域不断进行探索的结果。民族声乐艺术者需要对演唱方法和艺术技巧等元素进行分析,对戏曲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进行探索,并进一步提升和完善,通过作品表达醉人声音、动人声韵和真挚的情感,由此促进民族声乐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述我国戏曲和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提出两者的异同之处,着重分析戏曲声乐理论对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戏曲以及民族声乐的发展

(一)戏曲发展

民族表演艺术大多是精致、高雅、独一无二的,可以将民族精神以及心声深刻体现出来。戏曲是我国的高雅音乐,早期的表演形式主要有歌舞戏、歌舞大曲、参军戏、宗教音乐以及地方民歌,后期发展成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等,并且由此衍生出地方戏和四大声腔,目前的戏曲是由多种艺术构成的。我国戏曲集合了各类舞台艺术,并且融入了许多表现手段以及艺术成分,形成了以歌舞这一形式来演绎故事的声腔表演艺术,通过唱腔、服装、化妆、脸谱、表演等展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戏曲表演中有四种艺术手段,即唱、念、做、打,并配合身体表演体制,形成了四大行当,分别为生、旦、净、丑。我国戏曲发展的历史悠久,种类越来越丰富,并且有各种各样的流派,目前已有三百余个剧种。

(二)民族声乐的发展

我国民族声乐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艺术形式,远古时代至隋朝时期是其启蒙期,在宋、元、明、清时期得到了开发,后衍生出号子、山歌及小调,并融入了一些西方特色,现阶段已经形成了一种音乐体系。民族声乐在广义上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而现阶段的民歌声乐很少涉及戏曲和曲艺,更多是指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歌唱是民族声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继承了戏曲、曲艺等声乐精髓,是经过长期实践后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可体现出我国人民的审美意识以及欣赏习惯。

二、戏曲和民族声乐异同之处

(一)表现手法异同

民族声乐与戏曲唱腔都属于声乐领域,演唱过程中对声音有很高的要求,如吐字清晰、字正腔圆,演唱者要气沉丹田、充满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情绪,确保听众可以有效接收并产生共鸣。在演唱风格上,民族声乐与戏曲都属于民族风格,有着明亮的音质以及优美的音色,能够呈现出质朴、自然的情感。尽管两者都属于舞台表演,但民族声乐更注重演唱技巧,在演唱中加入民族情趣,凸显民族风格;戏曲则重视基本功,需要结合文学剧本传达人物情感,表达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思想。

(二)类别异同

我国戏曲于宋朝时期萌芽,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剧种,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音乐以及技术表现形式,如京剧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还能够进行细致划分。戏曲表演中,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特征,这使京剧表演艺术更加丰富。根据演唱人员的音域以及生理条件,民族声乐可划分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女低音等,并且可进一步细化这些类别。不同的类别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性格及社会身份,具有较大差异,凸显了角色魅力。

(三)表演风格异同

受到民族以及地域的影响,戏曲和声乐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语言差异,即表演者运用地方语言进行声乐表演或戏曲表演。声乐表演能够突出民族风格特征,表演服装具有民族色彩,可用普通话表演,也可用少数民族语言表演,理解起来较为容易。戏曲表演的地域性特点更加凸显,大多使用地方方言。

三、戏曲声乐理论对于民族声乐发展产生的影响

(一)咬字

戏曲演唱对于语言表达有着严格的要求,注重每句、每字的轻重缓急以及抑扬顿挫的合理性,以准确、鲜明的语言表情、节奏和声韵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与性格特征。声乐艺术是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相结合的音乐表演形式,可以结合戏曲理论与戏曲的咬字方式提升民族声乐的表达技巧,演唱人员要研究戏曲语言的发音规律,提升咬字准确率,从而更好地进行演唱。

(二)表演手法

戏曲对于韵的表达比较重视,戏曲的韵律美通过合理收放语调以及吞吐、呼吸等技巧来体现。民族声乐中也有相似的内容,演唱人员需要准确掌控自己的呼吸、行腔以及发声,并对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以此获得相应的感悟。戏曲表演能够有效地进行情绪刻画以及形体动作表演,有着比较固定的表演程序以及技术标准。这些内容值得民族声乐的演唱人员学习和借鉴。

(三)肢体语言

戏曲唱腔和形体表演有着紧密的联系。戏曲表演中有许多成套的动作以及表现方式,其动作特点是夸张以及固定。戏曲演员可以通过表演手段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民族声乐的演唱人员可以通过模拟戏曲表演方式,并配合形体动作生动、准确地表达情感,使声乐表演具备较强的感染力。

(四)发展基础

通过研究我国早期的歌剧作品以及后来改编的民族歌剧,人们发现改编的民族歌剧作品具有一定的传统戏曲元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突破了传统戏曲的固有内容,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很多代表作品和唱段流传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多戏曲理论得到传承和升华,出现了更多经典声乐曲目,其优美旋律出自戏曲音乐。由此可知,现代民族声乐能够传承和弘扬传统戏曲理论,戏曲理论可为民族声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共鸣及呼吸

声乐表演中,呼吸、发声、共鸣作为有机结合体同时出现。民族声乐的演唱人员需要对自己的呼吸进行控制和调节,顺利完成表演。戏曲表演時应注意气沉丹田,并具备持久、饱满的气息。民族声乐应该学习和借鉴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有效调整演唱人员的呼吸,学习戏曲表演中气沉丹田的呼吸方式,保障演唱时的呼吸稳定。

四、结语

我国的戏曲和民族声乐都是声乐艺术文化的成果,这两种表演在形式上存在较大不同,然而这两种表演的内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尽管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水平很高,但还应该学习、借鉴并传承我国戏曲艺术的精髓,以此促进民族声乐的繁荣发展。

(郑州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毛淑颢(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声乐、戏剧。

猜你喜欢
声乐戏曲民族
我们的民族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多元民族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声乐诊疗室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